2025年5月7日,湖南華容縣——今日凌晨1時許,日軍「慰安婦」制度受害倖存者小瑞奶奶(化名)在湖南華容縣去世,享年96歲。上海師範大學中國「慰安婦」問題研究中心證實了這一消息。至此,中國大陸地區登記在冊的日軍「慰安婦」制度受害倖存者僅剩7人。
13歲的噩夢與70年的沉默
小瑞奶奶1930年出生於湖南華容。1943年春夏之交,日軍侵佔華容縣並設立據點,年僅13歲的她在村中被日軍擄走,與其他婦女一同囚禁於據點內,遭受了長達數月的性奴役。這段經歷不僅摧殘了她的身體,更成為她一生難以癒合的心理創傷。
其父為救回女兒,變賣家產通過維持會打點日軍,終將她贖回。歸家後,父親反覆叮囑她「不可將遭遇告知他人」,這一秘密被深埋心底長達70餘年,直至2021年當地誌願者偶然發現線索。
遲來的訴說與身份確認
2021年5月20日,在養兒媳的陪伴下,小瑞奶奶首次向中國「慰安婦」問題研究中心湖南調研小組講述了這段歷史。研究中心通過口述、實地調查及查閱縣誌等資料,最終確認了她的受害倖存者身份。回憶往事時,她因陳麗菲教授一句「您是清清白白的人」而泣不成聲,連呼「有青天」,壓抑多年的痛苦終得釋放。
倖存者凋零與歷史正義的缺失
近年來,倖存者數量持續減少。2024年8月,研究中心新確認兩名倖存者,總數一度增至9人;同年12月,湖南平江縣的湘奶奶(化名)去世,倖存者減至8人;隨着小瑞奶奶的離世,這一數字進一步降至7人。
儘管晚年生活寧靜,小瑞奶奶始終抱憾:「日方從未道歉,也未賠償。」這一遺憾亦是所有倖存者的共同心聲。她們在生命最後歲月里,仍在等待日本政府正視歷史、承擔責任。
國際呼籲與日本的態度
國際社會長期呼籲日本政府解決「慰安婦」問題。2015年韓日曾達成協議,日方承諾道歉並提供資金,但被批評為「政治交易」,未獲受害者廣泛接受。而日本右翼勢力持續否認強征事實,甚至聲稱「慰安婦制度是戰時常態」,加劇了倖存者及家屬的憤慨。
上海師範大學中國「慰安婦」問題研究中心指出,倖存者的凋零使歷史證據日益稀缺,但研究中心將持續推進口述史整理、檔案建立等工作,為歷史留存證言。
小瑞奶奶的逝世,再次敲響歷史警鐘。她的故事不僅是個人悲劇,更是戰爭暴行的縮影。倖存者的生命終將消逝,但對真相的追尋與正義的呼聲永不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