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申君傳奇隻身的趕赴 兇險的咸陽近在眼前

2025年05月07日15:30:21 歷史 7671
春申君傳奇隻身的趕赴 兇險的咸陽近在眼前 - 天天要聞
隻身的趕赴 兇險的咸陽近在眼前

——《春申君傳奇》

沈國冰

1

按照楚國王室傳統,太子傅不僅要教授太子詩書禮樂,還教導太子騎射武藝。一般,太子傅很難文武兼備。

但是頃襄王為太子熊完所選定的太子傅黃歇,卻是文武雙全。

楚人尚武,作為楚國王室的傳人,每一個被立為太子的王子都要文武兼修。

翻身上馬,可以馳騁戰場。立於朝堂,可以縱論諸子百家。

這是先王,春秋霸主之一楚莊王的遺訓。

春申君傳奇隻身的趕赴 兇險的咸陽近在眼前 - 天天要聞

陳城南郊的獵場,新任太子黃歇,第一次去見太子熊完。

暮春清晨霧氣未散,黃歇早早來到獵場等候。

忽然聽見馬蹄聲急,一匹駿馬破霧而出。

馬背上的少年皮膚黢黑,未戴冠冕,只簡單束着發,手持長弓,青銅劍在腰間晃動。

披着一身晨霧的英武少年,勒馬停在黃歇面前,銳利的目光,掃遍黃歇全身上下。

少年的炯炯目光,如同兩道閃電,盯視着黃歇的眼睛,厲聲問道:「先生就是父王給我找的新師傅嗎?看起來,先生不像能拉得開本太子的這張

少年居高臨下,目光銳利,逼視着黃歇。

少年強大的氣場,讓黃歇心跳得厲害,不由得往後趔趄了幾步。

這完全顛覆了黃歇心裏對太子形象的構想。

曾經在無數次的想像里,太子熊完都不是眼前他所見到的這般模樣。

他以為,他只是一個弱不禁風、養在深宮、不諳世事的少年。

誰曾想,少年太子,劍眉星目,身形俊朗,矯健硬氣。自帶王者霸氣。

黃歇後來才知道,自從郢都陷落,太子熊完追頃襄王一路東遷,途中經歷過數次秦軍追擊,歷經多次兇險,目睹過城破家亡,見識過血流成河。

早已不是深宮長大的嬌貴王子。

太子以為,治國需要什麼樣的才能?」黃歇接過勇士來的弓,試了試弓弦的力道

太子不假思索:自然是武力!秦國不就是憑藉武力讓列國俯首的嗎

黃歇輕舒雙臂,張弓搭箭,一箭射中百步外的靶心

少年太子的眼神中閃過一絲意外。

他們雙方的初見,彼此都有太多意外。

箭能中的,是因為知道目標在哪裡。治理國家,也是如此」黃歇指着遠處田野里早起耕作的農人真正的力量,來自於他們」。

那次談話後,少年太子開始用全新的眼光看待這個老師。而黃歇,也看到了這位少年太子眼中閃爍的光芒。

黃歇日夜伴讀,和少年太子研讀《詩》《書》和兵書探討七國形勢。

黃歇少年太子講解張儀蘇秦的縱橫之術,分析秦國自商鞅變法後的崛起之路,也並不迴避自宣威盛世之後楚國國運的急轉直下。

春申君傳奇隻身的趕赴 兇險的咸陽近在眼前 - 天天要聞
2

陳城太廟的晨光穿過雕花窗欞,在青磚地上投下斑駁光影。

太子傅黃歇親手解下少年太子腰間青銅劍,劍身與劍鞘相擊的清音讓少年太子猛然抬頭

先生要教劍術?

臣要教殿下如何看劍。

黃歇指尖撫過劍脊上的雲雷紋,此劍鑄於庄王三年,隨軍出征三十餘次,銘文鎮四方至今清晰可辨。

少年太子湊近細看,忽然發現劍刃處細密裂紋既已殘損,為何不重鑄?

殿下請看裂紋走向。

黃歇將劍身傾斜,陽光在裂紋間折射出奇異光暈,這些裂痕繞過銘文,恰似江河繞過山嶽。預示着楚國國運傳續不竭。

「太子,您的肩上肩負着中興楚國的重任!」

宮門外驟起的馬蹄聲打斷授課。

少年太子看清來使黑袍上的玄鳥紋飾時,掌心滲出冷汗

黃歇注意到竹簡背面隱約透出墨跡,忽然想起三日前從越地傳來的密報。

他上前兩步,藉著整理衣襟的動作看清那些排列奇特的墨點——正是墨家傳訊用的暗語。

少年太子神色大變。

黃歇預感到國家將有不測之危難,也清晰地預感到頃襄王一定會將國之重任交付於他。

「殿下,請等臣歸來!」

三天之後,太子傅以楚國使臣身份出使秦國。

黃歇以一封諫言書情動楚昭襄王。

其雄辯之才震動秦國朝堂,給秦昭襄王留下至為深刻印象。

秦昭襄王退兵,楚國避免了一場傾覆之災。

歸來,立下大功的黃歇被公認為舉國英雄。

頃襄王擢升太子傅黃歇為左徒,領太子傅。

春申君傳奇隻身的趕赴 兇險的咸陽近在眼前 - 天天要聞
3

楚頃襄王二十七年(公元前272年)春,秦國使節抵達陳城,帶來秦昭襄王的一封國書。

朝堂之上,氣氛壓抑凝重。

頃襄王展開帛書,臉色逐漸陰沉。

秦王何意?」頃襄王沉聲問道。

秦使昂首答道:我王欲請太子入咸陽遊學,以示楚國誠意秦楚兩國方可正式簽署盟約。

朝堂一片嘩然。

所謂「請太子入咸陽遊學」,不過是要太子到秦國做質子

這是戰國時期常見的政治手段,強國常要求弱國派遣公子或重臣為人質,以確保其忠誠。

太子為質非同小可,幾乎等同於將國家未來交於敵手。

頃襄王強壓怒火:秦王美意,寡人心領。然太子年幼,不宜遠行。不如遣其他公子......」

秦使冷笑:我王指名要太子入秦。若楚國無意,不僅兩國友好盟約難以締結,我大秦三十萬大軍已集結南陽,不日可東進。

太子入秦,這是秦昭襄王退兵並和楚國締結友好盟約的前置條件。

秦昭襄王給予楚頃襄王的並非多選題,而是單選題。

太子必須入秦為質。

秦使說:「大王,臣就在陳城等候。」三日後,我和楚國太子一起回秦國。

春申君傳奇隻身的趕赴 兇險的咸陽近在眼前 - 天天要聞
4

三日,時間如此緊迫。

但在挑選陪同太子入秦的人選上,又一次陷入僵局。

大臣們心知肚明,此去咸陽,凶多吉少。

何時歸來,生命安全,都是未知數。甚至,有去無回。

朝堂上一片死寂。

此時,一個清朗的聲音響起:臣願陪同太子入秦。

眾人循聲望去,正是太子傅、左徒黃歇。

黃歇穩步走到殿中,向熊橫深施一禮

大王,臣願隨太子入秦,誓死護太子周全,待時機成熟,再謀歸國。

黃歇坦然道:為國盡忠,臣子本分。臣在,太子在。臣不在,太子仍然在!

太子熊完站在父王身側,堅定地說:父王,兒臣願往。有老師在,兒臣不怕。

春申君傳奇隻身的趕赴 兇險的咸陽近在眼前 - 天天要聞
5

出發前夜,黃歇獨坐書房,仔細檢視行裝。除了必要的衣物、簡牘,他還秘密準備了幾份空白帛書和一方小印——這是為緊急情況下傳遞消息所用。

老師還未休息?」太子熊完推門而入,身後跟着兩名侍從,捧着酒食。

黃歇微笑起身:太子殿下。

熊完示意侍從退下,親自為黃歇斟酒:明日就要啟程,學生特來與老師話別……不,是一準備。

黃歇接過青銅爵,看着這個自己教導四年的青年太子太子已褪去稚氣,眉宇間有了儲君的氣度,但此刻他的眼睛裏都是流露出對未知前途的憂慮。

殿下不必過慮。黃歇我們此去,雖然為質,實則為秦、楚兩國橋樑。太子和臣,都肩負大王的重託,維繫着楚國的國運!

熊完秦王殘暴,萬一……」

因為秦王殘暴,才更需要殿下這樣的明理之人了解秦國。黃歇壓低聲音,況且,臣已安排妥當。我們在咸陽不會孤立無援。

黃歇從袖中取出一枚精緻的玉佩遞給熊完:這是臣家傳之物,請殿下隨身攜帶。若有緊急情況,出示此物,自會有人相助。

熊完鄭重接過,收入懷中:老師為我楚國之忠臣,父王沒有看錯。

春申君傳奇隻身的趕赴 兇險的咸陽近在眼前 - 天天要聞
6

公元前272年,早春的清晨,陳城。

楚國太子熊完,楚國左徒、太子傅黃歇所率領的入秦車隊出發了。

車百乘,隨員300人。

頃襄王出陳城十里,為太子送行

頃襄王將象徵楚國權力的楚王劍賜予熊完,又將一枚虎符交給黃歇

黃卿,太子就託付給你了

黃歇膝跪地,雙手接過虎符:臣以性命擔保,必護太子周全。」停頓了一下,黃歇似乎感覺到自己沒有表達清楚,補充說:「大王,臣不能和太子同年同日生,願和太子同年同月死。臣終生效忠於大王和太子,至死不渝!」

頃襄王伸出雙手,愛憐地撫摸着太子,舐犢之情,溢於言表。他擦拭掉太子眼角的淚水,眼中滿是一個父親的愛意。

頃襄王深情地緊緊地擁抱着自己的兒子。

「父親等着你,你的母親等着你,楚國等着你!」

這是頃襄王給予兒子,親情與權位的雙重承諾。

春申君傳奇隻身的趕赴 兇險的咸陽近在眼前 - 天天要聞

車隊緩緩西行,陳城漸行漸遠

黃歇與熊完同乘一車,望逐漸消失在地平線上的陳城,兩人心中各有思緒萬千

老師,我們何時能回楚國?熊完忍不住問道。

黃歇眺望着遠方連綿的山:時機成熟之時。也許是三年,也許是五年,也許更久。但請殿下記住,無論身在何處,您都是楚國的未來。

熊完點頭,眼中已沒有昨日的彷徨。

細雨春風。

雨點敲打車頂的聲音里,黃歇好似聽見命運之輪開始轉動。

前方是未知的咸陽,是無盡的兇險。

黃歇,將在這盤兇險的棋局中,和太子一起,為楚國走出一條生路。咸陽,近在眼前。

來源:淮南日報
春申君傳奇隻身的趕赴 兇險的咸陽近在眼前 - 天天要聞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痛別!她走了,僅剩7人…… - 天天要聞

痛別!她走了,僅剩7人……

5月7日記者從上海師範大學中國「慰安婦」問題研究中心獲悉5月7日凌晨1時許日軍「慰安婦」制度受害倖存者小瑞奶奶(化名)在湖南華容縣去世享年96歲小瑞奶奶1930年生於湖南華容1943年春夏之交13歲的她不幸被進村日軍抓獲日軍將擄掠而來的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