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成功的老闆身後都有一個拎包的人,這是真正的高手,和珅就是乾隆身後的拎包人。
看看馬雲,世界級的成功企業家,身後的人就有拎包人的特質,信任與可靠。
馬雲
和珅一生的所作所為當屬徹頭徹尾的政客。
政客的定義 ,就是以政治活動為職業,為了本集團或個人某種政治需要而搞政治投機、玩弄政治權術的人。
和珅的政客之路
和珅生於官宦世家,但自幼父母雙亡而至家道敗落,十多歲的和珅生活貧窮靠親屬救濟度日,但和珅天性成熟,骨子裡浸透着志氣,完全不同於當時八旗子弟的紈絝不化。
在八旗子弟皆不屑讀書的背景下,和珅與其弟和琳卻深知讀書的重要性,認識到讀書是讓他們擺脫當前處境的唯一出路,在腐化盛行的少兒入學考試中,年幼卻無依無靠的倆兄弟憑真才實學考入當時皇家宮辦的咸安宮官學,並很快成為官學學員中的佼佼者,獲得老師及某些官員的賞識。
和珅的抱負和成熟是寫在骨子裡的,在咸安宮官學求學期間,就開始對乾隆皇帝的詩作爛熟於心,通過詩作風格揣摩皇帝的觀點、性格和愛好,凡有機會看到皇宮中的詩賦、字畫都默記於心,別忘了,當時他只是個十多歲的孩子。
和珅
和珅
功夫不負有心人,在機會成熟一旦來臨之時,和珅立刻獲得了皇帝的注意並很快垂愛有加,短短一年光景就得以火箭式提拔,速度之快,和珅自己都揣測不到。這就叫靠對了人、選對了行。
和珅生得高大魁梧且面目清秀,而乾隆恰恰是個顏值控。單從外在形象上就是乾隆喜歡的菜。
和珅精通漢滿蒙藏四種文字,這種有備而來和遠見,在朝中大臣中極其少見,乾隆六十壽辰之前提前到熱河行宮,當時西藏班禪遞呈的一紙藏語公文無人能看懂,引起乾隆盛怒,親自召遠在京城的和珅來翻譯公文,事後誇獎和珅為難得之能臣。
和珅在乾隆面前處處表現的就是一個「忠」字,無微不至地忠心為主。他口齒伶俐、思維活躍、擅長揣摩聖意,遇事沉着,即便遇到對自己不利的事件亦能分清主次、巧言善辯,加上乾隆發自心底由衷的偏袒,都能化險為夷,反敗為勝。
乾隆
乾隆
乾隆皇帝好大喜功,喜排場,要面子,樂於獲得恭維,貪求玩樂享受,口頭上不忘節儉,內心卻容不得半點不體面,和珅徹底摸透了乾隆的心思,凡事逢迎、安排妥帖、極盡豪華隆重之能事,乾隆下江南巡視、皇帝的萬壽宴、千叟宴,都令乾隆百般歡心。
和珅興盛於乾隆晚期,那時乾隆在位已四十年,已入花甲之年,越到後期,朝中老臣皆去世或告老歸隱,年輕臣子都敬畏皇帝,每日戰戰兢兢,乾隆無法同他們進行公事之外的思想交流,加之子女都長大,乾隆有種高處不勝寒的孤單寂寞,這時候,和珅的心領神悟、鶴立雞群正當時。
乾隆一生風流好色,包括朝中大臣在乾隆年間多是英俊瀟洒、風流倜儻的美男子,而和珅也正是當時有名的美男子,得皇上盛眷這也是原因之一。流傳的劉墉劉羅鍋純屬文學藝術,毫無歷史根源。
及至乾隆晚年,和珅對乾隆的關懷更甚於奴僕及兒女、宮妃,達到心靈和身體無微不至的體貼和細心,乾隆已經離不開和珅了。老年的乾隆性格脾氣古怪,大臣及太子都摸不準,臨終之前的一段時間,都聽不懂他的言語表達,唯有和珅能深刻領會皇帝的聖意,這時的和珅完全成為了乾隆的代言人,和珅的權力地位也達到了最高峰。
說和珅是乾隆的拎包人一點不為過,將包讓和珅拿着,絕對放心。可見,和珅是大才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