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宰相晏殊身世傳奇

2022年07月14日11:01:15 歷史 1428

晏殊,字同叔,北宋宰相,政治家、文學家、著名詞人。晏殊,生於宋太宗淳化二年(991年),撫州臨川(現進賢縣)文港沙河晏家村人,十四歲以神童入仕,賜同進士出身,命為秘書省正字,官至右諫議大夫、集賢殿學士、同平章事兼樞密使、禮部刑部尚書、觀文殿大學士知永興軍、兵部尚書,公元1038年 48歲的晏殊拜相,宋仁宗至和二年(1055年)病逝於京中享年65歲,封臨淄公,謚號元獻,世稱晏元獻,被譽為太平宰相。

北宋宰相晏殊身世傳奇 - 天天要聞

圖為:玉浪壋下晏氏祠堂祖公畫像,晏殊公為左二


白鶴池中舞,仙人下象棋

公元907,延昌公學識淵博,精通地理輿志,熟知風水在當地頗為建樹。他遵照父親墉公許意,曾幾度雲遊四海,跋山涉水,遍歷華夏名山大川,尋繁衍之地。某日,尋至文港沙河天色已晚,夜幕降臨,遠眺波光十色的撫河水面,一邊是漁舟唱晚,一邊是歸鳥翻飛。由於遊歷奔波,勞累疲憊,就下塌文港晚息忽得一夢,夢曰:「白鶴池中舞,仙人下象棋,有人遇此地,世代着朝衣。」

北宋宰相晏殊身世傳奇 - 天天要聞

玉浪壋下晏氏族譜中的延昌祖公

次日晨曦,睡眼惺忪,延昌祖公還在惦記着昨夜的夢,用涼水洗臉後匆匆吃了一些早點打算繼續趕路,走着走着,不知不覺竟然來到了「門家港」堤岸(現在的文港),歸臨川管轄,現屬進賢範圍。文港地處撫河中下游,水陸交通非常便利,迎來過往的行人商賈絡繹不絕,是上南昌撫州的必經之地。

祖公延昌公延昌公站在撫河堤壩之上,只見兩隻白鷺在文港河的水面上嬉戲蹦跳,又看見兩個頭上扎着丫髻的放牛娃坐在河堤洲上下着石棋玩耍。忽然想起,這不是昨夜夢境里的鏡頭嗎?莫非這是應驗?這裡就是我要找的那個歸宿地?


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功夫


延昌公喜出望外,立即取出隨身攜帶的羅盤左勘察右,來回測來測去,竟然發現堤外的油榨房就是風水寶地的中心點。

北宋宰相晏殊身世傳奇 - 天天要聞

撫河沙洲

延昌公頓時閉目疑神再仔細地察看油榨房,居然驚奇地發現,油榨房前一口水塘,旁邊兩個蓄水池,水塘、蓄水池與文港河相通。油榨房身後四、五里遠的丘陵地帶,正好有五座山峰與油榨房相對峙。這不正應驗了東晉風水專家郭璞所說的「前有三坳水,後有五峰望,秀水入明塘,後代出卿相」嗎?延昌公心想,此乃風水寶地,乃天賜我也。

天機不可泄露。延昌公經多方打聽後,原來這棟油榨房是文港附近張羅村張員外的房子。延昌公通過深入了解,得知張員外家有良田千畝,萬貫家財,是當地有名的大富人。張員外且是位樂善好施,修橋補路,他之所以建這棟油榨房為的是免費為附近村民提供幫助的,是遠近聞名的大好人。

油榨房是風水寶地的中心點,張員外值得擁有。延昌公私下琢磨,怎樣才能得到這棟油榨房?用錢恐怕是買不到的。

北宋宰相晏殊身世傳奇 - 天天要聞

撫河堤岸之下的晏殊宰相村(遠景圖)

就在延昌公十分為難,不知所措之時,一個貌若天仙的女子款款走了過來,她一見眼前的延昌公不知不覺地停下了腳步,只見延昌公正值風華正茂,長得眉清目秀,相貌堂堂,舉止文質彬彬,真可謂是一表人材,心是歡喜似乎有一種一見鍾情渴望。

延昌公,也連忙向那女子走去,只見女子長得身材苗條,柳葉眉,丹鳳眼,櫻桃小嘴,皮膚白裡透紅,情竇初開,心裏好不喜歡。

倆人面面相覷,大有一見如故,相見恨晚之感。說來也巧,這位漂亮的女子原來就是張員外的掌上明珠。這位千金小姐年方十八,在此之前,前來求親說媒的人不計其數,一個個都被她拒之門外。今天相見,愛慕之心油然而生,竟互贈禮物私定終身。

北宋宰相晏殊身世傳奇 - 天天要聞

晏殊村前波光波光粼粼無不透出沉厚的文化底蘊

如此這般奇遇,好像是老天有意安排的。延昌祖於是決定娶張員外的千金小姐為妻,在文港這塊風水寶地上結婚生子,安家落戶。

經得雙方大人同意,擇定黃道吉日,準備迎娶新娘。結婚那天,張員外的女兒金不要,銀不要,哭着不肯出嫁。

張員外問其原因,她說,延昌公雖是官宦子弟,但畢竟是個外鄉人,上無片瓦,下無寸土。我捨不得離開父母,跟他飄落在外面,我只想要那棟油榨房作為嫁妝陪嫁,只求今後在文港有個安身落腳的地方。

面對愛女兒的要求,張員外是個爽快的人,女兒就是提出更出格的要求,張員外也不會委屈愛女,於是就毫不猶豫地答應了女兒的要求。併當場立字為據,把那棟油榨房送給了女兒。

延昌祖公如願得到了油榨房,並在附近置田耕種,安居樂業,生活過得舒心快樂。

『頭戴鐵帽,魚上樹,馬騎人』

時間過得真快,轉眼間,一晃三十多年過去了,延昌公已經是垂暮的老人了。在他臨終的時候,把大兒子叫到跟前,說:「我死了之後,把我葬在我睡的床底下,挖到青石板不要再挖了,一定要看到有『頭戴鐵帽,魚上樹,馬騎人』的人從此經過,才可以下葬。以後這個地方就是我的墓地,這裡不要再住了,離這裡四、五里遠的撫河邊,有個蘆葦洲,那裡有沙有河,是個建房安家定居的好地方,以後就叫『沙河』吧。不出三代,我們晏家就會子孫興旺,榮華富貴,世代着朝衣。」延昌公叮囑再三,安然閉目仙逝。

在破土挖穴安葬的那天,請來八仙安葬。八仙挖呀挖,居然挖到了二條白鱔。白鱔是稀世之物,世間少有。八仙不小心,一條被鋤鍬弄傷了,另一條被抓起放入附近的水潭中,這就是後來傳說的「白鱔潭」的來歷。

北宋宰相晏殊身世傳奇 - 天天要聞

晏氏古井

「白鱔潭」的位置就在現在文港中學裏面。八仙繼續挖,在挖到有13層梯高的時候,果然挖到了一塊青石板,按照囑咐不要再挖了,要等的就是棺木下葬。時間快到午時,仍然沒有看到"頭戴鐵帽,魚上樹,馬騎人"的人來呢?

八仙等着等着,已經等得不耐煩了。出於好奇,八仙偷着撬起那塊青石板。沒想到剛剛撬開一條縫,就見青石板下面石窖內神光萬道,炫人眼目,剎那間,一道寒光好像閃電一般射向天空,「嘣」 的一聲,一隻白鶴飛上了藍天。

八仙再用力撬起青石板,突見裏面還有二隻白鶴,八仙驚恐萬分,嚇得連忙蓋上青石板,不巧把正又要起飛的第二隻白鶴壓傷了,所慶幸的是還有一隻在窖內完好無損。

應驗了,後來傳說第一隻白鶴是王安石,第二隻受傷後白鶴是晏頴,第三隻沒飛出去的白鶴是晏殊。還差點時間,就要到午時了,如果再這樣等下去,恐怕就會錯過下葬的時辰。

誰知,就在八仙準備下葬的剎那間,恰好,有個買鍋的漢子,頭上頂着一口鐵鍋;接着,又一個賣魚的小夥子,手撐着掛着乾魚的樹丫;緊接着,又一個木匠師傅,肩上扛着一隻木馬,由遠而近走了過來。就在正午的這個時刻,天上突然雷聲巨響,延昌公的墓不知不覺填土合上了。

北宋宰相晏殊身世傳奇 - 天天要聞

沙河晏殊村村牌

按照囑咐,晏殊的爺爺郜公,字乾夫,從此就帶着家人遷往文港沙河建房定居。沙河,確實是個好地方,原來是撫河邊上天生的一個堆滿了泥沙的蘆葦洲,形狀像一隻大排,吊在撫河岸邊,撫河水像一個「之」字繞洲而流。

白鱔轉世,白鶴再生

60年後,即公元991年臘月二十一,一隻白鶴飛到晏固家中屋頂之上,任家人如何追趕白鶴也不走。就在當天半夜亥時,天上又一雷聲巨響,晏殊出生了,那隻白鶴也神奇般地不見了。

晏殊父親晏固,字伯堅,贈太師中書令追封楚國公,生四子融、殊、穎、寧,均為進士效命朝庭。

北宋宰相晏殊身世傳奇 - 天天要聞

晏殊賓館前在小河流水

晏殊出生三年多,不會說話,也不會走路。身材雖然瘦小,但眼睛卻炯炯有神。整天要家人抱着。這樣一來,累壞了一家人,也愁得一家子人長噓短嘆,好不煩心。

後來聽從了算命先生的話,以為是前世作孽今生來討債的,為了消災免難,父親晏固痛下決心, 要把三歲不語的晏殊拋棄到撫河之中,聽天由命,讓其自生自滅。

父親晏固心痛不已,最終還是橫下心忍着劇痛,背着晏殊往撫河走去,當行至撫河沙洲上時,父親晏固心裏流血心情沉重,內心連連不舍,於是就停下來歇一歇再看看可憐的兒子最後一眼。

就在這時,三歲的晏殊看到沙洲上有很多鳥的腳印,大聲地喊:「爸爸,爸爸,你看,這裡有好多好多『個』,於是吟誦起來:「個個個,兒子在爸爸背上駝,子把父當馬,父願子成龍。」

北宋宰相晏殊身世傳奇 - 天天要聞

撫河岸邊留倩影

這時的晏殊邊喊邊從爸爸背上跳下來,跑着去數『個』字。父親看着晏殊突然會走路奔跑說話,並且出口成詩,驚喜萬分,拉着晏殊的小手一口氣跑回家中。連聲道:「祖宗有福,祖宗有福。」一家人高興得不亦樂乎。還特地給晏殊取了個大名叫晏殊。希望他長大以後不同凡響,將來能成大器,光宗耀祖。

「神童」兄弟失一臂,晏殊援筆立就

晏殊天資聰穎,三歲時開口說話就誦詩,五歲題詩作對。至今還留傳着《題所居道傍白塔》詩:「白塔青松古道西,塔高松矮不能齊,時人莫訝青松小,他日松高塔又低。」七歲的時候,已博覽群書,「知學問,能文章」,琴棋詩畫,樣樣精通。由於他智慧早發,詩、賦、論無所不通。

北宋宰相晏殊身世傳奇 - 天天要聞

圖來自網絡

晏殊十四歲的那年,張知白在江南做官的時候,得知他和他的弟弟晏穎聰穎過人,才思敏捷,能通經作詩賦,並且還有着過目不忘超群的記憶。認為以後定是國家棟樑之才,極力推薦給朝廷,並與進士千餘人一起參加宮廷的考試,晏殊「神氣不懾,援筆立就」,晏穎作《宮沼瑞蓮賦》「大見稱賞」。他倆兄弟脫穎而出,得到皇帝的嘉賞,登神童科,賜同進士出身。

可惜的是,比晏殊小五歲的弟弟晏穎還沒有來得及報效國家,發揮才能,在十八歲的那年,在家中留下《臨蛻遺詩》:「江外三千里,人間十八年。此行誰復見,一鶴上遼天。」就溘()然長逝。也許是那隻受傷的白鱔歸西,白鶴上天了吧!後來傳說晏殊兄弟倆是白鱔轉世,白鶴再生。

晏殊從十四歲那年起,離開了家鄉,從此走上了仕途的道路,最後當上了宋仁宗皇帝時期的宰相。他寫的《珠玉詞》,妙如珠璣,和婉而明麗,膾炙人口,千古流傳,為歷代文人所稱頌。


玉浪壋下晏氏墉祖卅六世、賡公卅世孫 晏松華,字斯敏 整理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多爾袞的人生很失敗嗎? - 天天要聞

多爾袞的人生很失敗嗎?

在某乎上看到一個答案,說的是為什麼多爾袞被後人捧得那麼高?這答案給我看樂了!說多爾袞有一項功勞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為中華民族乃至全人類做了一個偉大的實驗。他以開國皇帝之實力,挫骨揚灰的悲慘結果,告訴了後世:帶着孩子的盤不能接,別人的兒子養
逝者 | 113歲新四軍老戰士施平在滬逝世!系施一公祖父 - 天天要聞

逝者 | 113歲新四軍老戰士施平在滬逝世!系施一公祖父

新四軍老戰士、上海市人大常委會原副主任施平同志,因病醫治無效,於2024年6月29日在上海逝世,享年113歲。施平是中國科學院院士、西湖大學校長施一公的祖父。今重刊舊文《施平:一隻理想主義的「土撥鼠」》(原載於2015年4月11日《文匯報》),以饗讀者。百歲施平,攝於2010年9月。「我是一隻土撥鼠。」施平在自傳里這樣寫...
1949年之前,毛主席的這些罕見留影,平時很難見到,極其珍貴! - 天天要聞

1949年之前,毛主席的這些罕見留影,平時很難見到,極其珍貴!

一張老照片,珍貴的鏡頭,溫馨的畫面,永恆的記憶。拍攝於1947年,拍攝地點在陝北小河村,這是毛主席與機要科人員留下的彌足珍貴的合影和罕見的鏡頭,溫馨的畫面,永恆的記憶,此時的毛主席和其他同志一樣蹲在地上,也沒有站在核心位置,但是並不影響他的
遭遇地頭蛇,兇悍的土司、拚命的阻擊,徹底斷了石達開的生門! - 天天要聞

遭遇地頭蛇,兇悍的土司、拚命的阻擊,徹底斷了石達開的生門!

哥走的是懷念,還有傷感兵駐慶遠期間爆發的「萬里回朝」事件,對石達開的打擊是致命的,除了太平軍精銳損失慘重,更嚴重的是此事帶來的感情傷害。石達開沒有料到自己竟然會落得個眾叛親離下場,那些曾經無限擁戴自己的兄弟們,為什麼都會選擇離我而去,難道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