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宗棠曾國藩李鴻章三人之間的關係

2019年10月17日22:15:13 歷史 1234

左宗棠曾國藩李鴻章三人之間的關係 - 天天要聞

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三人同為中興名臣、洋務重臣、晚清封疆大吏,是晚清漢臣政治勢力中最重要的三人。三人一生交織糾葛無數,互相欣賞、傾慕、忌恨、背叛、傾軋,跌宕起伏百轉千回。下面說說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三人之間的關係。

一、左宗棠與曾國藩

曾國藩一生儒雅智慧,心胸坦蕩,能識人用人,不計前嫌,大局為重,不報私仇,是中國歷史上公認的完美聖人,被譽為最後一位精神領袖。而左宗堂恃才傲物,自負狹隘,飛揚跋扈,雖為曾國藩提拔才青雲直上,但得勢之後立馬自立門戶, 和曾國藩翻臉處處為難使絆子。兩人同為清廷的股肱之臣,齟齬多年卻又惺惺相惜。

曾左二人是湖南老鄉。曾比左年長一歲,科舉順利,仕途坦蕩。而左懷才不遇,會試三考三敗,一氣之下放棄科舉回鄉教書。但左宗棠才幹早已聲名遠播,地方官員也願意結交他,兩江總督陶澍請左宗棠為家庭教師,並和左宗棠結為親家。這樣左宗棠就進了政治圈。胡林翼是陶家的女婿,通過陶家,左宗棠與胡林翼結識。通過胡林翼牽線,左宗棠成為兩任湖南巡撫的首席幕僚。

在此期間,咸豐二年,曾左相識。當時正是剿滅太平天國最艱辛時期,胡林翼也一直向曾國藩舉薦左宗棠。咸豐四年,曾國藩向朝廷舉薦左宗棠破格當知府,可是左嫌官小,不幹。他說「若真以藍頂加於綸巾之上者,吾當披髮入山,誓不復出矣」,意思就是拿這麼個破官忽悠我出來,我還不如歸隱山林呢。於是此事擱置。

直到咸豐十年1860年,太平軍形勢迫在眉睫,曾國藩終於啟用左宗棠,自此左宗棠的軍事才能得到充分發揮。曾國藩用人不疑,一旦啟用就放手讓左宗棠獨當一面,並把一部分湘軍劃歸左宗棠全權支配,左宗棠遂迅速崛起。攻克杭州後,通過曾國藩舉薦,左宗棠擔任浙江巡撫。

太平天國被剿滅以後,曾左二人開始交惡。事情起因是關於洪秀全幼子洪天貴福的下落,天京攻陷後,曾國藩接部下彙報說洪天貴亂戰中已死,遂轉報朝廷。但這時候左宗棠卻不厚道了,站出來反戈一擊說洪天貴福在逃,並攻擊曾國藩欺君瞞上,個人道德有問題。要知道欺君瞞上可是殺頭大罪。

曾國藩一生光明磊落道德完人最重口碑聲譽,最恨別人說自己誠信道德有問題。 因此兩人一時爭執不下。(後來證明部下彙報給曾國藩的消息是假的,曾國藩誤信因此上報。但因曾國藩在此事中並無私心,朝廷也不予追究。)

後來一直到晚年,左宗棠都依然不依不饒死不認錯,說因這事交惡主要錯在曾國藩,自己只是小錯,是他太小心眼。

自此交惡之後,兩人再也沒有書信往來,也基本不見面。左宗棠人前人後罵了曾國藩一輩子,隔三差五上個摺子攻擊一下。

以曾國藩的智慧涵養,從不計較,以大局為重,不公報私仇。左宗棠能立下平定陝甘以及晚年帶棺材平定新疆兩件大功,主要依靠的都是曾國藩前後大力支持。曾國藩不但把湘軍松山老營送給左宗棠,還在後方盡心儘力籌集糧餉。而左宗棠的回報則是人前人後辱罵,有事沒事上摺子攻擊。他連他自己的親家也不放過,背後下黑手。

曾國藩死後,左宗棠獻上一副輓聯:知人之明謀國之忠自愧不如元輔;同心若金攻錯若石相期無負平生。一句自愧不如,算是為兩人一生的爭鬥畫上了一個句號。

曾國藩曾感嘆「論兵戰,吾不如左宗棠」,左平定疆土的軍事才幹確實在曾之上。但是同為同治中興大臣,曾國藩不管是聲譽地位還是綜合貢獻都遠超左宗棠。以左宗棠的性格,如果遇到的不是曾國藩,早就被人幹掉了。左宗棠的風雲一時,全賴曾國藩的賞識提拔和厚德載物不計前嫌的無私支持。曾國藩死後,左宗棠也開始盛極而衰。

二、曾國藩與李鴻章

曾國藩和李鴻章的關係則大不同。李鴻章是一生都以曾國藩的學生自居,對曾國藩敬佩有加,繼承了曾國藩的衣缽。

曾國藩與李鴻章之父李文安是同年進士,所以輩分上曾國藩高李鴻章一輩。李鴻章科舉以後就投到了曾國藩門下做幕僚,二人情同父子,李鴻章在曾國藩的敲打指點下青雲直上。

李鴻章為人聰明絕頂,才幹超群,為給大清續命真可謂鞠躬敬萃死而後已。性格上也是左右逢源八面玲瓏門生遍布天下,不像左宗棠那樣自負跋扈。但他跟老師曾國藩之間也曾有過矛盾。

1860年曾國藩把大營移到安徽祁門,李鴻章認為不妥不同意,兩人心生嫌隙。接着曾國藩要彈劾李元度一事則更是火上澆油。李元度是曾國藩的老部下,但他的作為讓曾國藩難以容忍,決定彈劾制裁。李鴻章堅決反對,威脅說你要是彈劾李遠度,那我也不幹了。結果曾國藩真的彈劾了,李鴻章也真走了。

但曾李二人終歸於好。後來曾國藩發現學生說的對,把大營搬了;李鴻章也發現自己離開曾國藩混不下去,又回來了,最終繼承曾國藩衣缽,從曾府發達,成為晚清曾國藩之後第一名臣。

三、李鴻章與左宗棠

左宗棠和李鴻章同為曾國藩提拔髮達, 後來都成為封疆大吏,並成慈禧太后倚重的洋務派,但他們之間沒有師徒情分,所以他倆鬧得挺凶。

左宗棠很瞧不起李鴻章,認為他不會帶兵打仗,對列強太軟弱。李鴻章也不喜歡左宗棠,他給左宗棠起個外號叫「破天荒相公」,諷刺他一個舉人功名水平太低居然做了軍機大臣。

1874年末的「塞防」與「海防」之爭,參與官員眾多,左宗棠和李鴻章分別成為兩派的領袖人物。後來清廷各安其事,塞防海防並舉。左宗棠遂以65歲高齡帶棺西征,而李鴻章也得以籌建北洋水軍。結果是左宗棠為大清保住了新疆,而李鴻章苦心經營二十年的北洋水師卻因種種客觀原因在甲午海戰中全軍覆沒。

李鴻章作為曾國藩的學生,在二人爭鬥中對左宗棠就沒曾國藩那麼客氣了,左宗棠在與李鴻章的交鋒中處處下風,沒了厚德載物的曾國藩,左宗棠開始由盛轉衰,慘淡收場。

值得一提的是,晚清兩大商人胡雪岩和盛宣懷分別支持左宗棠和李鴻章,但是胡雪岩選錯隊,在左李二人爭鬥中,胡雪岩作為墊背工具慘淡收場,而盛宣懷的產業勢力直到民國時期都興盛不倒。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賴清德稱台灣和日本的感情「像家人一樣」,國台辦:背叛民族,令人不齒 - 天天要聞

賴清德稱台灣和日本的感情「像家人一樣」,國台辦:背叛民族,令人不齒

5月14日,國台辦舉行例行新聞發佈會,發言人陳斌華就近期兩岸熱點問題回答記者提問。陳斌華資料圖記者提問:賴清德日前在台南參加八田與一紀念會時稱,台灣與日本的感情不是只像朋友一樣,是像家人一樣。島內輿論抨擊其對日本殖民時期屠戮台灣民眾的慘痛過去選擇性失憶。對此有何評論?陳斌華:今年是日本侵佔台灣130周年,...
遼金時代博物館揭開千年古城黃龍府神秘面紗 - 天天要聞

遼金時代博物館揭開千年古城黃龍府神秘面紗

在吉林省農安縣前崗鄉遼金時代文化園(以下簡稱文化園)內,吉林印記遼金時代博物館(以下簡稱博物館)靜靜佇立。博物館以文物搜集、整理、保護和展覽為主線,依託獨特的自然地理環境與深厚人文歷史,融合青銅文化、遼金文化與民俗文化,自2012年開館以來,持續為遊客揭開千年古城黃龍府的神秘面紗,展現其悠久歷史與燦爛文...
我國古代的四斗如今再度復興 - 天天要聞

我國古代的四斗如今再度復興

我國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5000年歷史積澱出中華文明,一脈相承,是地球上至今唯一保持下來的文明。在數千年文明積澱中,也有些民間遊戲代代相傳,包括一些博彩的遊戲。其中有鬥雞、斗狗、走馬、鬥蟋蟀、鬥鵪鶉等比較流行,而且產生了許多相關的成語、
東晉「王與馬共天下」,王敦為何「清君側」起兵? - 天天要聞

東晉「王與馬共天下」,王敦為何「清君側」起兵?

王敦其人王敦,字處仲,出生於公元 266 年,琅琊臨沂(今山東費縣)人 ,是東晉時期極為重要的大臣與丞相,同時也是晉武帝司馬炎的女婿,治書侍御史王基之子,司徒王導的堂兄。他出身於頂級士族琅琊王氏,這個家族在當時的政治和社會中擁有着極高的地位
賴清德粉飾美化日本殖民統治,國台辦批:背叛民族,令人不齒 - 天天要聞

賴清德粉飾美化日本殖民統治,國台辦批:背叛民族,令人不齒

國務院台灣事務辦公室14日午舉行例行新聞發佈會,國台辦發言人陳斌華主持本次新聞發佈會。環球網記者:賴清德日前在台南參加八田與一紀念會時稱,台灣與日本的感情不是只像朋友一樣,是像家人一樣。島內輿論抨擊其對日本殖民時期屠戮台灣民眾的慘痛過去選擇
八路軍被日軍囚於木籠,解手睡覺都在籠里,戰士傳奇越獄 - 天天要聞

八路軍被日軍囚於木籠,解手睡覺都在籠里,戰士傳奇越獄

閱讀此文前,誠邀您點擊一下「關注」按鈕,方便以後第一時間為您推送新的文章,同時也便於您進行討論與分享,您的支持是我堅持創作的動力~文|六六鱗編輯|六六鱗前言1942年2月的一個漆黑夜晚,河北平西某日軍戰俘營內,一名被囚禁在不足兩平方米木籠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