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時有個正直的官員趕夜路,遇上個說官話的鬼向他求助,另有隱情

2025年05月10日18:32:12 歷史 1954

耿正背着包袱走在山路上,月亮被烏雲遮得嚴嚴實實,他手裡的燈籠晃得厲害。這荒郊野嶺的,連個蟲鳴都沒有,靜得能聽見自己"咚咚"的心跳聲。

"這位兄台,借個火可好?"

突然從背後傳來的聲音嚇得耿正一哆嗦,燈籠"啪"地掉在地上。他戰戰兢兢回頭,看見個穿長衫的書生站在三步外,臉色白得像刷了層石灰。

"你、你是人是鬼?"耿正往後退了半步,後腰抵上了路邊歪脖子樹。

書生作了個揖:"在下王德祥,確實已經作古三年了。"他說話文縐縐的,袖口還沾着墨漬,"兄台莫怕,我生前是個候補知縣,死後在陰司補了個文書缺,今日是來陽間辦差的。"

耿正咽了口唾沫。他爹說過,鬼怕活人陽氣,只要不露怯就沒事。他強撐着挺直腰板:"你...你要借什麼火?"

古時有個正直的官員趕夜路,遇上個說官話的鬼向他求助,另有隱情 - 天天要聞

鬼書生指了指熄滅的燈籠:"陰司給的引魂燈半路滅了,勞煩兄台幫忙點上。按規矩我得在天亮前帶七個新魂回去,如今才收了五個。"

耿正手抖得厲害,火石打了三四次才擦出火星。燈籠亮起的瞬間,他看見書生腳底下空蕩蕩的——真沒影子!

"多謝兄台。"鬼書生接過燈籠,突然"咦"了一聲,"兄台額間有官紋,莫非在衙門當差?"

耿正摸摸額頭:"在縣衙當個跑腿的。"他說完就後悔了,跟鬼搭什麼話!

"巧了!"鬼書生一拍手,"我正要去縣衙收魂。兄台行個方便,帶我進衙門可好?鬼差不能擅入官署,得有活人引路。"

耿正頭搖得像撥浪鼓:"使不得!讓縣太爺知道我帶鬼進衙門,非打斷我的腿!"

鬼書生突然哭起來,眼淚吧嗒吧嗒往下掉,落在地上變成灰燼:"實不相瞞,要收的魂是我生前同僚。他剋扣賑災糧款,害得我頂罪冤死。今日他陽壽已盡,我若不能親手勾魂,這口怨氣..."話沒說完就咳出黑血。

古時有個正直的官員趕夜路,遇上個說官話的鬼向他求助,另有隱情 - 天天要聞

耿正心軟了。去年發大水時,他親眼見過衙役往粥里摻沙子。猶豫再三,他跺跺腳:"我帶你去,但天亮前必須走!"

二更天的縣衙靜悄悄的。耿正溜進角門,鬼書生飄在他身後。穿過迴廊時,月光突然亮起來,耿正回頭一看——書生官袍補子上的白鷳變成了血淋淋的骷髏!

"你補服怎麼..."

"噓!"書生捂住他的嘴,"那是陰司官服的變化。"他袖子一抖,補子又恢復成尋常紋樣。

公堂上黑魆魆的,耿正剛摸到門框,就聽見裏面傳來打鼾聲。鬼書生突然挺直腰板,官腔拿得十足:"李大人,別來無恙啊!"

鼾聲戛然而止。油燈"噗"地自燃,照見個肥頭大耳的官員從案牘上抬頭,臉色瞬間慘白:"王...王兄?"

"托您的福,在陰間當了三年苦差。"鬼書生冷笑,"今日特來請大人同去對質。"他說著從袖中抖出鐵鏈,嘩啦啦響得人心顫。

縣令癱在太師椅上直哆嗦:"當年是上峰指使...我分你家產就是!"他突然瞥見耿正,像抓住救命稻草,"這衙役給你多少好處?我出十倍!"

耿正還沒反應過來,鬼書生突然暴喝:"放肆!"整個公堂陰風大作,案卷滿天飛,"當著本官的面行賄?按《大明律》該當何罪!"

古時有個正直的官員趕夜路,遇上個說官話的鬼向他求助,另有隱情 - 天天要聞

縣令褲襠濕了一片。鬼書生轉頭對耿正苦笑:"瞧見沒?我活着時要是敢這麼說話,早被他們整死了。"鐵鏈"咔嗒"鎖住縣令脖子時,耿正看清書生後腦有個血窟窿——分明是生前被鈍器所傷!

五更梆子響時,耿正癱坐在衙門口。鬼書生牽着七個渾渾噩噩的鬼魂走來,其中縣令的魂魄最亮,像盞慘白的燈籠。

"耿兄大恩,這個送你。"書生遞來塊墨黑玉佩,"日後若有鬼魅糾纏,亮出此物便說'按陰司條例第三款'。"

雞叫頭遍,鬼影漸漸淡去。耿正突然喊住他:"王大人,您到底怎麼死的?"

晨霧裡傳來輕笑:"他們說我寫公文總用白話...可百姓聽得懂的,怎麼就不算官話呢?"

玉佩在耿正手心發燙。第二天全縣都在傳,縣令半夜突發惡疾死了,而耿正後來升了典史——據說他斷案時說的白話,連鄉下婆子都聽得明明白白。#民間故事##發優質內容享分成#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泰王的二兒子又剃頭髮,弟弟跟他不一樣,虔誠跪拜提幫功的畫像 - 天天要聞

泰王的二兒子又剃頭髮,弟弟跟他不一樣,虔誠跪拜提幫功的畫像

泰王可真是個香餑餑!后妃們年輕貌美,都為了得到他的寵愛。他的孩子們也是用盡方法,希望得到他的注意。比如說,泰王的二兒子又剃髮出家了!泰國王室有一項傳統習俗,就是國王或者王儲得剃髮短暫修行一段時間。當年的普密蓬;在加冕過後剃髮出家了一陣子。那
老巷擠400人,政府樓堂停建,市長落淚改政策 - 天天要聞

老巷擠400人,政府樓堂停建,市長落淚改政策

1961年廣州有個副市長叫梁湘,去城裡的小巷檢查工作。回來就讓政府停建新大樓,把錢省下來給窮人蓋房子。當時沒人明白為啥突然變卦,後來才知道梁湘在起義路的小巷裡看見了啥。那天梁湘走進一條窄巷,看見破舊大屋裡擠了60多戶人家,400多人。
玉林新發現一位抗戰老兵,今年已百歲! - 天天要聞

玉林新發現一位抗戰老兵,今年已百歲!

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在這具有重大歷史意義的年份,我市志願者經調查核實,於5月7日確認一位新發現的抗戰老兵——百歲高齡的王光誠老人的身份。王光誠老人的事迹,為我市抗戰歷史增添珍貴的一頁。
原曲龍王廟不讓進,謊稱裏面跑水才來開門,獻殿是最大亮點 - 天天要聞

原曲龍王廟不讓進,謊稱裏面跑水才來開門,獻殿是最大亮點

原曲大廟又叫「龍王廟」,位於原曲村西券門內。由於此行是從東邊的234國道開車進入的,原曲村是古村落,裏面的路很窄,還是石板路,車開不進去。問路時遇到了熱心大姐,帶着筆者一路參觀,最後到原曲大廟,只見大門緊鎖,她又借口廟內自來水跑水,讓文物看
圖集︱「中國排面」威武亮相 - 天天要聞

圖集︱「中國排面」威武亮相

據新華社報道,當地時間5月9日上午,俄羅斯舉行盛大慶典,紀念蘇聯偉大衛國戰爭勝利80周年。在慶典上,來自中國人民解放軍儀仗司禮大隊的102名隊員亮相莫斯科紅場。
肖峰讀《從塞北到西域》︱拉鐵摩爾的駱駝 - 天天要聞

肖峰讀《從塞北到西域》︱拉鐵摩爾的駱駝

[美]歐文·拉鐵摩爾著,王敬譯,上海人民出版社︱光啟書局2024年5月出版,414頁,108.00元歷史學家理乍得·布利特在其著《駱駝與輪子》思考了一個問題:在漫長的歷史中,為何駱駝幾乎完全取代了有輪車,成為運輸的標準方式?回答這個看似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