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熱土上接續奮鬥慰英烈

2021年05月11日23:11:16 歷史 1200

紅色熱土上接續奮鬥慰英烈 - 天天要聞


在撫順市北郊,今天的順城區河北鄉蓮島村南嶺,有一處英烈長眠之地,安葬着在蓮島灣阻擊戰、解放撫順以及社會主義建設時期英勇犧牲的90位烈士的遺骨,2014年這裡建成了順城區烈士陵園。日前,我們跟隨順城區河北鄉的黨員幹部們來到這座烈士陵園,憑弔英烈,重溫那段無法忘卻的紅色記憶。


紅色熱土上接續奮鬥慰英烈 - 天天要聞


當日,白色花崗岩、黑色大理石映襯下的順城區烈士陵園格外莊嚴、肅穆,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高聳挺立的蓮島灣阻擊戰烈士紀念碑,在紀念碑下邊兩側有4組栩栩如生的大型浮雕,這幾組大型浮雕不僅生動還原了當時戰鬥的場景,更將我們的思緒帶到了那個烽火硝煙的年代。


紅色熱土上接續奮鬥慰英烈 - 天天要聞


蓮島灣阻擊戰發生於解放戰爭初期。1946年3月,駐紮在瀋陽東北部滿堂村一帶的國民黨第五十二軍進攻撫順。3月20日,為確保我黨政機關安全轉移,同時抓住有利時機消滅敵人的有生力量,東北民主聯軍第七縱隊司令萬毅指揮一師和七縱十九旅、二十旅及保三旅的十個團,進入撫順西北的蓮島灣、滴台、肥牛屯(今友愛)一帶設伏阻擊敵人。一師師長梁興初率部在胡家溝、觀音閣、肥牛屯一帶設伏,十九旅在方曉東溝、蓮島灣、碾盤溝、下黃金一帶設伏,警備三師彭龍飛率部在滴台、葛布北溝設伏。


是日9點鐘左右,各戰場戰鬥相繼打響,萬毅的指揮所就設在當時的蓮島灣後山坳的村民家中。各戰場戰鬥異常激烈,由於我軍武器裝備簡陋,彈藥不足,在陣地爭奪中頻繁發生白刃戰。戰鬥持續到次日下午4點半左右,我軍給敵人以重創,殲敵千餘人,阻止了敵人的進攻,取得了阻擊戰的勝利。同時,我軍也付出了慘烈代價,在蓮島灣作戰的十九旅中一個連原有百餘人,最後僅剩6個人,而且全部負傷。


紅色熱土上接續奮鬥慰英烈 - 天天要聞


在一天的激戰中,各村民眾冒着槍林彈雨為民主聯軍送彈藥、抬擔架、搶救傷員,踴躍支前,並將28名民主聯軍烈士遺體安葬在會元鄉上黃村南溝。從此,當地民眾稱之為「八路溝」,年年憑弔,歲歲祭奠。


蓮島灣阻擊戰是解放戰爭中國共雙方在撫順地區的第一場大戰,也是我黨政軍實施由城市向農村戰略轉移的一個重要轉折點。蓮島灣阻擊戰成功地掩護了中共中央東北局彭真等領導同志及我黨政機關的安全轉移;成功地消滅了敵軍有生力量,狠剎敵軍的囂張氣焰;進一步擴大了共產黨和人民軍隊的影響;同時也培養了民眾愛黨、擁軍、支前的意識。



為了永遠銘記這段歷史,2014年,順城區決定在這片烈士們用鮮血染紅的土地上修建烈士陵園,以進一步激勵人們發憤圖強,教育人們珍惜今天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該陵園目前是撫順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已成為進行愛國主義、革命英雄主義、革命傳統教育的重要基地之一。


紅色熱土上接續奮鬥慰英烈 - 天天要聞

如今,蓮島村黨員幹部和人民群眾在這片紅色熱土上接續奮鬥,正在大力發展以種植綠色有機農業為主的集體經濟,基本形成了農家院、有機水稻種植、玉米秸桿利用等多元化產業結構,不斷創造着更加美好的未來!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統一後,台灣叫什麼名?台84歲老將王建煊給出答案 - 天天要聞

統一後,台灣叫什麼名?台84歲老將王建煊給出答案

兩岸關係一直是個敏感話題,尤其是「統一」這事兒一提起來,大家的耳朵都豎得老高。對此,台灣省84歲的前「監察院長」王建煊跳出來,拋出了一些關於統一後台灣叫啥名的看法,搞得網上網下議論紛紛。歷史咋回事兒?台灣跟中國大陸的關係,不是一天兩天的事兒
董小姐們最憎恨的人,是他 - 天天要聞

董小姐們最憎恨的人,是他

改革開放後,商鞅、秦國遭到了全方位的抹黑,好事者甚至發明了「秦制」這個概念。在他們看來,中國落後的根源就是商鞅,就是秦制。秦制反民主、反自由,所以導致了落後,商鞅罪大惡極,竟然還寫了個《商君書》,提出「馭民術」,教君主們怎麼進行愚民,簡直十
世界最長壽老人去世!百歲長壽老人往往有這些特點 - 天天要聞

世界最長壽老人去世!百歲長壽老人往往有這些特點

據法新社5月1日報道,世界上最長壽的人、巴西的伊娜·卡納巴羅·盧卡斯4月30日去世,享年116歲。美國老年醫學研究組織和「追求長壽」組織稱,現在世界上最長壽的人是115歲的英國薩里居民埃塞爾·卡特勒姆。「活到100歲,健康又長壽」,這是許多人嚮往的目標。長壽不僅取決於基因,更與健康的生活方式密切相關。大量研究已...
曹縣莘冢集村 - 天天要聞

曹縣莘冢集村

宣統二年地圖莘冢集村位於曹縣城西北8.2公里處。聚落呈正方形,東西、南北長約500米。全村總面積約為10平方公里,耕地面積253公頃,總人口6000餘人。屬青菏辦事處。莘冢集村有夏莘國莘仲君墓,明朝初年,名為伊尹耕莘太平寨。明朝中期成集,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