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廠煙囪不冒煙,酒槽不見影,生產的白酒是純糧的嗎?答案很意外
以前,每一個村子,幾乎都有一根大大的煙囪,每到中午時分,煙囪就會冒出不少釀酒的煙,孩子們一路追着跑着,簡直比神仙還快樂。
現在,村子裏的酒廠大都沒了,就算還在釀酒,中午時分的煙囪,也沒有煙冒出來,酒廠門口更是沒有堆成一堆的酒槽,真是奇怪了?
酒廠這一奇怪的行為,讓不少人開始疑惑:酒廠煙囪不冒煙,酒槽不見影,生產的白酒是純糧的嗎?
老實說,我自己也很迷糊,於是,酒桌上請教了村裡當年在酒廠工作過的一個長輩,幾杯酒下肚,長輩一五一十告訴了我答案:是的!老實說,答案很意外。
我們都知道,白酒是由糧食蒸煮發酵而成的,在這蒸煮發酵過程中,少不了要用到煤炭,這煤炭一燒煙囪怎麼不冒煙呢?再說了,這釀酒所剩下的酒槽去哪了?
長輩告訴我,時代再變,釀酒技術也在與時俱進,之所以現如今酒廠煙囪不冒煙,酒槽不見影子,一切都是因為下面3個原因,快來看看。
一:酒廠很少燒煤炭了
以前,酒廠燒的都是煤炭,每次一開爐,滾滾濃煙立馬飄散出去。
不過,煤炭雖然好,可也有一個弊端,那就是污染空氣,所以,80年代開始,酒廠大都從燒煤變成燒電、燒蒸汽,這些新型燃料燃燒速度快,還不會污染空氣,很快成為了酒廠的香餑餑。
時至今日,酒廠幾乎沒有燒煤炭的了,平日里就算釀酒,煙囪也沒有煙,甚至有的酒廠,乾脆直接把煙囪給拆除了,又哪裡還有以前的光景呢?
二:釀酒工藝提升了
俗話說:量變引起質變,釀酒也是一樣的道理。
以前,酒廠工藝設備不行,為了提高產量,大家只好多釀酒,一年三百六五天都不會停,酒廠煙囪自然每到一定時刻就會冒煙。
現在,酒廠技術設備都有了不小的提升,成酒率相比從前,一個在天上一個在地下,釀一次酒成酒率比從前半年還高,一年開爐一兩次就行了,如果你是醬酒酒廠,那麼開爐次數更是少,比如說茅台之類的醬酒酒廠,一年一個釀酒周期,煙囪又怎麼看得見冒煙呢?
說到這裡,不得不多啰嗦幾句,近些年來,由於茅台的影響,醬酒越來越熱了,不少醬酒品牌逐漸多了起來,不過,醬酒雖然多,可是,大家自買酒時一定要認準類似於茅台的坤沙醬酒,這樣的白酒酒質才更上一層樓。
如果你面對琳琅滿目的醬酒不知道怎麼選,那麼,不妨試一試這款茅台酒的老鄉:秉衡的故事,口碑酒質都蠻不錯的,關鍵是價格親民,春節待客有里子又有面子。
這是貴州的一款老牌醬酒,釀造人「茅台祖」師爺恆興燒坊後人,不俗的釀酒造詣,讓此酒短短几年就走向了川、魯等地。
這酒在釀造上特別用心,先是在端午以優質小麥制曲,然後又高價採購貴州特有糯高粱為主料,一切萬事俱備以後,這才在重陽那一天正式下沙,隨後耗時一年,這才釀成。
酒香味撲鼻,才打開瓶蓋,整個房間都香噴噴的,舉杯輕輕抿一口,清冽爽甜,醇厚豐盈,下喉沒有刺激感,飲完渾身上下無比舒坦。
三:酒槽二次利用了
以前,酒槽不容易處理,酒廠會把酒槽隨意堆在酒廠門口,讓附近的村民自己拉去餵豬。
現在,酒廠門口別說酒槽了,連一粒糧食的影子也看不見,之所以這樣,主要是因為酒槽被二次利用了,要麼酒廠拿來生產沼氣,要麼拿來燒鍋爐,再也不會隨意丟棄了,酒槽自然看不見了。
看完酒廠煙囪不冒煙的分享,不知道大家怎麼想?反正我覺得,一些酒廠初心變了,不復當初了,酒水再也沒有當初味道了,最後,只是希望,酒廠在釀酒上多下點心,畢竟,酒質才是立身之本,大家覺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