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轉眼已經進入了深秋,前一段時間的冷空氣終於讓人有了入秋的感覺,雖然天氣涼爽了,但很多朋友最近一覺醒來喉嚨鼻子哪哪都不舒服,特別容易口乾舌燥,那是因為天氣太乾燥了,那麼我們該如何應對秋燥呢?除了開加濕器,多喝水,還要多煲一些清潤的湯水,下面為大家分享5款廣東人常煲的清潤湯水,口不幹舌不燥,大人小孩都適合。
馬蹄甘蔗胡蘿蔔湯
甘蔗馬蹄水是我們小時候經常喝的糖水,清潤甘甜,有着淡淡的清香,可以緩解乾燥給身體帶來的不適感。
食材組成:新鮮甘蔗 4節、馬蹄 6個、胡蘿蔔 1根、黃冰糖 適量
步驟:
1、把新鮮甘蔗的皮撕掉,然後一分為四,切成條。胡蘿蔔去皮後切滾刀塊。
2、把馬蹄的皮和蒂都削掉,再將馬蹄對半切開。
3、將甘蔗、馬蹄和胡蘿蔔一起放入鍋里,加入適量6碗清水。
4、大火把水煮開後就轉中小火,煲上半個小時,關火前放點冰糖調味就可以喝了。
廣式清補涼
清補涼包含多種不同的食材,這些食材可以靈活更換,既能煲湯,又能做糖水,甘涼滋潤,是廣東人從小喝到大的清熱潤燥良方。
食材組成:沙參 3根、玉竹 5片、白蓮子 30克、干山藥 5片、白扁豆 1把、薏仁 1把、百合 20克、冰糖
步驟:
1、把所需食材準備好,這裡用到的食材分量隨意,各抓一小把就行,如果不懂,去買湯料的店裡,一般乾貨店的老闆會和你搭配好的,清補涼用到的食材有幾種搭配,有些還會加上芡實、茯苓等。
2、薏仁提前用清水浸泡一小時。將除冰糖外的食材清洗一下,放入鍋中,加入5碗清水。
3、放入薏仁,大火煮開,調小火煲45分鐘。
4、放入百合,繼續煲20分鐘,關火前加點冰糖。這個清補涼也可以加上排骨煲成鹹的排骨湯。
銀耳桃膠羹
銀耳被稱為「平民燕窩」,有着非常出色的潤燥滋陰的作用,和桃膠、紅棗搭配,軟糯潤滑,女生常吃對皮膚大有益處呢。
食材組成:桃膠 10顆、銀耳 半朵、紅棗 5顆、冰糖 2塊
步驟:
1、桃膠吸水後會漲大很多,所以不要泡多了,10顆左右就能泡出一碗。桃膠最少要浸泡12小時,要提前一天浸泡,最好放入冰箱冷藏里。泡好後挑出乾淨的桃膠。
2、銀耳用清水浸泡發,摳掉銀耳底部黃色的部位,然後將銀耳撕碎。
3、把銀耳、桃膠和紅棗一起放入鍋里,加入適量清水,水可以多一點,要煲挺久的。
4、大火把水煮開,轉小火,煲1個小時,如果用高壓鍋,壓半個小時就夠了,煮好後再放入適量冰糖,滿滿膠質,清潤可口。
海底椰茅根雪梨水
茅根也叫白茅根,廣東人經常用它和海底椰、無花果、雪梨搭配煲糖水或者煲湯,清潤去燥又下火,秋燥要多喝。
食材組成:茅根 1小把、海底椰 10克、干無花果 5顆、雪梨片 5片、冰糖 適量
步驟:
1、把新鮮的茅根清洗乾淨,用剪刀剪成小段。新鮮的茅根市場就有得賣,如果沒有,可以到藥房找一下。
2、無花果對半切開,和茅根、海底椰、雪梨片一起浸泡15分鐘。
3、將所有食材一起放到養生壺里,也可以用玻璃鍋。加入適量的清水。
4、啟動花茶功能,小火煲上半個小時就差不多了,煲好後根據個人喜好看看要不要放入冰糖。
蘋果潤燥湯
一日一蘋果,醫生遠離我。蘋果的好處自然不用多說,平常大家都喜歡直接吃蘋果,其實蘋果煮熟後,膳食纖維果膠得到軟化,更容易被吸收利用。這道甜湯生津潤燥,酸甜解膩,孩子一定會喜歡。
食材組成:蘋果 1個、玉竹 5片、沙參 3根、南北杏 10克、干百合 20克、蓮子 1把、冰糖 適量
步驟:
1、把食材準備好。蘋果去皮後切成小塊。
2、除蘋果和冰糖以外的食材用清水浸泡20分鐘。
3、所有食材放入瓦鍋里,放大概5碗清水,水量要根據食材的分量自行做出調整。
4、水開後小火煲30分鐘,放入冰糖,酸甜可口,清爽解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