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國平說:「對親近的人挑剔是本能,但克服本能,做到對親近的人不挑剔,則是種教養。」
面對萍水相逢的陌生人,即使你看他的某些行為方式不順眼,嫌棄他哪些地方,也不敢隨意張口指責,只因你們的交情不深,這些話不好說出口,你也擔心對方會生氣,直接給你翻臉,給自己增加了一個仇人。
面對親近的人,你可能就沒有任何顧慮了,尤其是作為長輩,總喜歡端着一副教育晚輩的態度,只要是自己看不順眼的地方,想說就說,想指責就指責。當晚輩表現出不高興、不耐煩的時候,長輩的火氣會更加旺盛,就會拿孝道說嘴。
更有甚者,捨不得挑剔自己的兒女,總是一邊偏袒自己的兒女,一邊看兒女的另一半怎麼樣都不順眼,多加指責
網上有一句話說:「好的婆媳關係,會讓你的幸福婚姻錦上添花;不好的婆媳關係,則會讓你的夫妻感情出現裂痕。」
婆媳要是無法和睦相處,那麼,夾在中間的男人就難做了。無論幫一邊,都會被另一方指責,不管是不孝、娶了媳婦忘了父母的帽子,還是拎不清、媽寶男的帽子,都不是那麼好戴的。
婆媳矛盾,困擾的不光是女人,遇上不講道理的父母或者是絲毫不尊重公婆的妻子,再好的男人也難以讓婆媳之間和睦相處。
「父母來過國慶,3天告了老婆5次狀,我決定,以後各回各家。現在,我給爸媽買好了火車票,明天一早就送他們走。」
父母十分不高興,不但沒意識到自己的錯誤,反而覺得站在老婆這邊、要父母走的陳先生窩囊,一個大男人連老婆都管不住,動不動就把「我是為了你好」這六個字掛在嘴邊,讓陳先生實在是疲於應付。
01.
陳先生今年26歲了,今年6月份剛剛結婚,娶了自己相戀兩年的女朋友。
「我爸媽不喜歡我老婆,只因我老婆結婚的時候既要求給彩禮,又要求買婚房。雖然我可以理解在父母的眼裡自己的兒女都是極其優秀這點,但是那也要考慮實際情況吧!我就是一個普通人,畢業於一本大學,月薪在七千左右,長得也不是太帥,我媽偏偏認為,想做她兒媳婦的人可以排成長隊,啥也不要還帶豐厚陪嫁的才配得上她兒子,我都無語了。」
儘管陳先生多次解釋自己的普通,希望父母實際點,但是都沒啥用處。談婚論嫁的時候,父母高傲的態度險些激怒了女方父母,要不是陳先生髮了脾氣,放話要打一輩子光棍,父母估計真的能攪黃陳先生的婚事。
結婚的時候,陳先生與妻子賣了婚房,是一套兩居室,父母贊助了10萬,岳父岳母給了10萬,還有5萬是小兩口湊的,而陳先生的父母一直嫌棄房子小,沒有他們的位置。
「就那麼多錢,房價那麼高,能買多大的?再說了,老婆明確告訴我,感覺我父母不好相處,不願意與公婆同住,老實說,我也不想與父母一起住,我能感覺得到,一旦跟我爸媽住在一座屋檐下,我的日子就要在天天吵架中度過了。」
而國慶節前三天發生的事情,也的確印證了陳先生的想法。
02.
本來,陳先生和妻子由於都是獨生子女,所以在婚前有過約定,國慶節回妻子娘家,過年的時候回丈夫老家,與公婆一起過年。
「我丈母娘10月3日過生日,所以,我們打算國慶節回去看看岳父岳母,儘儘孝道,過年的時候再回我老家,陪我父母吃年夜飯,不挺好的嗎?可是,我父母知道我們國慶節不回去了,便直接過來了,還不提前說,30號下午到了汽車站,才打電話給我,搞得我跟我老婆不得不改變了回她娘家的想法。」
看在這是結婚後第一次過國慶節的份上,加上父母的寬慰,陳先生的妻子對公婆不請自來的行為也忍了,沒多說啥,把側卧收拾了出來,接待公婆,可是,兒媳婦想看在男人的面子上,對公婆客客氣氣的,不代表着公婆不會沒事找事。
三天告了兒媳婦五次狀,陳先生父母的行為別說兒媳婦了,連兒子都受不了了。
「他們到的時候,是下午三點,那個時候,我跟老婆都在上班,根本不可能請假去接他們。於是,我給他們發了定位,讓他們按照定位,直接打車到我家,我再跟物業打個招呼,放他們進小區,我家大門是密碼鎖,我也告訴了他們密碼。」
可是,陳先生的父母非說他們操作不來,要求兒媳婦去接他們,陳先生的妻子試圖跟老闆開口,遭到了老闆的拒絕,只好繼續工作。於是,陳先生的父母就在汽車站等到兒子下班,在回去的路上,指責了兒媳婦一路,根本不顧實際情況。
03.
陳先生的妻子下班了之後,特地去了一樣超市,買了很多公婆喜歡吃的食材,打算給公婆賠罪。可就算是這樣,陳先生的父母也喋喋不休地嘮叨到了晚上休息,甚至接下來三天還能扯到這個話題。
「一號早上,他們又跟我告狀了,起因是他們起來了,我老婆沒起來。我跟老婆都一樣,每天要上十個小時的班,一個星期只休息一天,有時候還加班,好不容易放假了,還不能睡個懶覺嗎?他們要吃早飯,樓下就有賣的,實在不行點個外賣啊,為什麼非要我老婆起床給他們弄早飯?」
接下來,父母的告狀更厲害了。看到兒媳婦網購了快遞,儘管那些東西有不少都是生活必需品,有的是給陳先生買的,父母也不會指責兒媳婦敗家,建議陳先生把老婆的工資卡要到手,以免老婆把錢都花完了。
看到兒子下廚,陳先生的媽媽更加火冒三丈了,不管三七二十一,衝進廚房把陳先生拖了出來,死活不讓陳先生幹活,一直用憤怒的眼神看著兒媳婦,而陳先生的妻子脾氣也上來了,直接回了屋子,於是,二號中午的午餐不得不靠外賣解決。
當公婆因為自己給了父母1000過節禮再度指責自己敗家的時候,陳先生的妻子的脾氣徹底爆發了,直接指着大門,要求陳先生在父母和妻子之間二選一,而陳先生選擇了妻子,把父母氣得夠嗆。
「我才結婚,不想離婚,我現在徹底相信了,他們不可以住在一座屋檐下,否則倒霉的必然是我。」
04.
記得北野武曾說:「所謂規矩,從根本上考慮,其實就是為他人着想。一個差勁的人,是完全沒有『考慮一下別人的感受』這種想法的。」
作為父母和公婆,你不為兒子和兒媳婦考慮,總是對兒媳婦挑三揀四的,想要掌控兒子的人生,給兒子的小家製造矛盾,那麼,就別怪你的兒子和兒媳婦不孝,容不下你了。
好,是相互的,情分更是如此。婆媳之間沒有生養之恩,沒有血緣關係,談不上義務。十年看婆十年看媳,婆媳之間遵循的是你如何待我我就待你的原則。
如果你無法跟兒媳婦和睦相處,逼得兒子不得不在你跟小家中二選一,那麼,你很有可能就坑了自己的晚年生活,也把你的兒子置於里外不是人的尷尬處境。
END.
風雲請你討論:你有什麼好的建議給陳先生?歡迎在評論區分享你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