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回應高額抽成:虛心接受公眾批評,持續推進公開透明

2021年05月07日23:39:18 科技 1705

滴滴7日通過微信公眾號「滴滴出行」發佈滴滴網約車關於「抽成」的說明。

近期,我們關注到司機師傅、媒體、自媒體通過個別賬單對比、司機採訪等方式關注報道「抽成」等問題,感謝社會公眾的監督和批評。

滴滴回應高額抽成:虛心接受公眾批評,持續推進公開透明 - 天天要聞

圖1 2020年滴滴網約車司機收入佔比

2020年,滴滴網約車司機收入占乘客應付總額的79.1%。剩下20.9%中,10.9%為乘客補貼優惠,6.9%為企業經營成本(技術研發、服務器、安全保障、客服、人力、線下運營等)及納稅和支付手續費等,3.1%為網約車業務凈利潤。

我們也發現,確實存在一部分司機收入佔比較低的訂單,如順路單;其中,抽成高於30%的訂單佔總訂單的2.7%,類似極端情況下的訂單雖然佔比不高,但是確實給司機師傅造成了困擾,比較容易被傳播,讓大家以為滴滴的抽成都高於30%。我們在陸續排查出現極端訂單的原因,盡全力避免極端情況的出現。遇到這類訂單,也歡迎司機師傅通過意見徵集通道向我們反饋(詳見文末閱讀原文鏈接),我們將跟進核查。

司機和乘客分別實行獨立的計價規則

滴滴回應高額抽成:虛心接受公眾批評,持續推進公開透明 - 天天要聞

圖2 乘客端和司機端計價規則(北京快車)

當一個訂單成功匹配後,如圖2所示,司機和乘客根據單獨的計價規則分別計算車費。由於受不同城市、訂單距離長短、時間長短、路況擁堵等因素影響,司機收入占乘客應付車費的比例也不一致。

但是司機師傅們應該怎麼客觀合理地計算收入呢?乘客付的車費司機拿到多少?

司機收入=司機分成+司機補貼

滴滴回應高額抽成:虛心接受公眾批評,持續推進公開透明 - 天天要聞

圖3 滴滴快車司機趙師傅5月5日的收入(流水)明細

司機分成:包含每筆訂單的基礎收入、其他收入(乘客支付的動態調價、調度費、感謝費、取消費、春節服務費等全額給司機,平台支付的空駛補償等)

司機補貼:平台發放沖單獎、早晚高峰獎、節日補貼等(司機當天補貼一般是第二天統一到賬)

滴滴回應高額抽成:虛心接受公眾批評,持續推進公開透明 - 天天要聞

圖4 網絡上常見的幾種司機收入計算方式

如圖4所示,網絡上出現過多種計算司機收入佔比的方式,近期我們收到個別司機反饋及媒體報道「抽成高」,普遍是按照方式1或方式3計算。

全局最優:司機、乘客、平台三方正循環

在司機意見徵集里,有師傅這樣提問:滴滴收了「高抽成」之後再補貼司機和乘客,何必大費周章做二次再分配,為什麼不直接降低「抽成」?

這也是我們希望和大家溝通的。為了激勵司機在雨雪天氣、早晚高峰、節假日出行高峰、需求旺盛的區域多出車接單,平台會通過補貼激勵司機多勞多得、優勞優得。如果完全按照「平均主義」,那意味着失去供需調節的彈性,高峰期和熱點區域就更難打到車了。

為了平衡供需,讓乘客更快打到車、車費更便宜並享受更好的服務,讓司機在提供更好服務的同時收入穩定提升,同時,平台也能進一步提升服務加強管理,保障司乘安全,讓乘客體驗更好,給司機更多保障,努力實現司機、乘客、平台三方正循環。

兩年以來,在安全投入不斷增加的基礎上,我們持續在提升效率、降低經營成本並保持在低毛利水平下持續運營,目前,滴滴網約車已經扭虧為盈,2020年盈利3.1%。

平台雖大,但能力不足。讓乘客打得起車,司機師傅收入穩定提升,我們還有很遠的路要走。我們深知,司機師傅們和平台互相依靠,唇齒相依。我們也清醒的認識到,厚道賺錢,取之有度,才能讓生態健康可持續。

這也是司機委員會成立的目的,不斷探索司機勞動權益保障,進一步推動司機收入穩定透明,提昇平台規則的公平合理性,讓司機更有獲得感,更有保障,更放心地為乘客提供出行服務。2021年4月21日,滴滴成立司機委員會以來,我們收到了2000多條司機師傅實名反饋的意見和建議,感謝每一位認真理性反饋問題的司機師傅。

我們將持續推進平台收費定價公開透明,司機委員會也將持續徵集司機意見並公示進展,也會採納好建議、獎勵好建議,並嘗試邀請提出好意見的司機加入司機委員會,幫助我們改進優化,司機師傅的滿意度是我們努力的目標。

科技分類資訊推薦

長安與東風重組新進展:朱華榮稱不會改變長安既定戰略 - 天天要聞

長安與東風重組新進展:朱華榮稱不會改變長安既定戰略

2月9日,長安汽車和東風集團股份(00489.HK)同步發佈了控股股東「正在與其他國資央企集團籌劃重組事項」的信息。長安汽車的控股股東是兵裝集團,而東風集團股份的控股股東是東風公司。隨即,長安汽車和東風集團這兩家汽車央企將合併重組,成為業內關注的焦點。
公安部出手了!年齡限制放寬10年、送考下鄉,2025年考駕照不難了 - 天天要聞

公安部出手了!年齡限制放寬10年、送考下鄉,2025年考駕照不難了

電動車加強管理以後,要求機動車類型的車輛需要持證上路,但是老年人考駕照卻受阻,一方面有年齡的限制,另一方面偏遠山區考駕照不方便,所以在2025年公安部出手了,年齡限制放寬10年,同時推出送考下鄉服務,還進一步的降低考駕照的費用,2025年起考摩托車駕照不難了。
從「星靈安全守護體系」到昊鉑HL,看懂廣汽科技日 - 天天要聞

從「星靈安全守護體系」到昊鉑HL,看懂廣汽科技日

發佈會以技術切入,並全程圍繞安全展開。廣汽集團董事長、總經理馮興亞率先登場,宣布2025年四季度將正式上市支持L3級智能駕駛的車型,他同時強調面向自動駕駛時代對智能駕駛技術、整車安全架構以及突發風險處理能力的要求更高。如何才能滿足更高的要求?馮興亞提到了「廣汽
關稅大棒下,最受傷的車企出現了 - 天天要聞

關稅大棒下,最受傷的車企出現了

特朗普的關稅大棒剛揮出,尚未嚇退「外敵」,卻先刺痛了自己。近日,擁有瑪莎拉蒂、Jeep等14個品牌的全球第四大車企斯泰蘭蒂斯突然宣布裁撤900名美國工人,關閉加拿大和墨西哥兩家工廠,北美生產線陷入癱瘓。幾乎同一時間,積架路虎宣布暫停對美出口一個月,奧迪更是直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