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不斷被從地下抽走,會不會影響地球結構?地面會不會坍塌?

2025年04月13日05:42:05 科學 1492

被人們譽為 「工業血液」 的石油,更是在各個領域中扮演着無可替代的關鍵角色,恰似人體血液循環中的血液一般,源源不斷地為工業發展輸送着澎湃動力,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石油不斷被從地下抽走,會不會影響地球結構?地面會不會坍塌? - 天天要聞


自人類幸運地發現石油這一珍貴資源以來,開採的腳步就如同不知疲倦的永動機,從不停歇。無論是烈日炎炎的白晝,還是萬籟俱寂的黑夜,世界各地的油田都在持續運轉,大量的石油如同被施了魔法一般,從深邃的地下被抽取出來,源源不斷地運往各個地方。這一熱火朝天的開採景象,不禁讓許多人心中泛起層層擔憂的漣漪:長此以往,地球會不會像一個被過度汲取養分的巨人,逐漸被 「抽空」,進而導致其結構發生令人擔憂的改變呢?​

石油不斷被從地下抽走,會不會影響地球結構?地面會不會坍塌? - 天天要聞


當我們將目光聚焦到石油鑽井作業現場,那高聳入雲的鑽井平台就像一位位鋼鐵巨人,屹立在大地之上。作業時,巨大的鑽頭如同勇猛的戰士,朝着地下深處奮勇進發。它到底會鑽多深呢?這可不是隨意決定的,而是要依據油田的具體 「脾氣」 來定。有時,鑽頭會深入地下幾百米,彷彿在探索地球的淺層奧秘;有時,則會一頭扎進幾千米的深度,如同勇敢地闖入地球的神秘腹地。目前,在全球範圍內,最深的油井深度宛如一座巍峨的高峰,直插地下約 12 公里左右。對於人類而言,這無疑是一項令人矚目的偉大成就,彷彿在地球的身體上留下了深深的印記。但倘若我們將視角切換到地球這個龐然大物身上,就會發現,這十幾公里的深度,不過是地球表面的一道淺淺劃痕,完全無傷大雅。​

石油不斷被從地下抽走,會不會影響地球結構?地面會不會坍塌? - 天天要聞


地球,這顆在浩瀚宇宙中閃耀着藍色光芒的岩質行星,猶如一個巨大的球體,其半徑長達 6371 公里。把地球比作一個超級大蘋果,那人類鑽探的深度,相較於整個地球,就如同蘋果表皮上的一個微小斑點,簡直微不足道。地球可不是簡單的 「實心球」,它由好幾層截然不同的結構精心 「搭建」 而成,從地球的核心部位開始,由內而外依次是熾熱的地核、宛如岩漿海洋的地幔,以及最外層的地殼。在這幾層結構中,地殼就像蘋果那薄薄的外皮,是最 「瘦弱」 的一層,其平均厚度大約僅有 17 千米。所以說,人類鑽探的深度,連這層 「蘋果皮」 都遠遠未能穿透,又怎麼可能對地球的整體結構產生任何實質性的影響呢?​

石油不斷被從地下抽走,會不會影響地球結構?地面會不會坍塌? - 天天要聞


儘管石油鑽探對地球本身不會造成結構上的損傷,但它對生活在地球表面的人類來說,卻並非毫無關聯。畢竟,我們人類就像一群在地球 「大舞台」 上翩翩起舞的舞者,腳下所立足的正是地殼。倘若地殼因為石油開採被 「抽空」,內部結構遭受破壞而引發塌陷,那對於我們人類而言,無疑將是一場可怕的災難,就如同美麗的舞台突然崩塌,所有的美好瞬間化為烏有。那麼,這種令人擔憂的情況真的會發生嗎?要解開這個謎團,我們首先得搞清楚石油在地下的 「藏身之處」 以及分佈規律。​

石油不斷被從地下抽走,會不會影響地球結構?地面會不會坍塌? - 天天要聞


或許在許多人的想像中,石油在地下就像匯聚成了一片廣闊的黑色海洋,或者如同蜿蜒的地下河湖,靜靜地等待着人類去發現。彷彿只要我們用鑽頭把上面的岩層 「戳破」,石油就會像打開水龍頭的水一樣,源源不斷地湧出來。但現實卻並非如此簡單,地下的情況遠比我們想像的要複雜得多。在地下,存在着一種特殊的岩層結構,它有一個專業的名字 ——「儲集層」。儲集層就像是一塊充滿無數微小孔隙的巨大海綿,而珍貴的石油就如同細小的水珠,分佈在這些密密麻麻的孔隙之中。​

石油不斷被從地下抽走,會不會影響地球結構?地面會不會坍塌? - 天天要聞


那為什麼有時候我們剛打通油井,石油就會迫不及待地自己流出來呢?這其中的奧秘就在於地層壓力。地層壓力就像一隻無形的大手,緊緊地壓在地下的每一處。在它的作用下,石油如同被驅趕的小綿羊,從孔隙中湧出,順着我們為它開闢的 「道路」,歡快地流向地表。雖然石油被我們抽走了,但儲集層原本的岩石結構依然穩穩地堅守在那裡。這些岩石結構就像堅固的堡壘,具備相當高的強度,即便其中的石油被 「搬走」,它們也不會輕易地 「低頭屈服」,發生塌陷。​

石油不斷被從地下抽走,會不會影響地球結構?地面會不會坍塌? - 天天要聞


當然,為了給地層安全再加一道 「保險」,進一步降低地層塌陷的可能性,我們還需要對石油抽走後留下的孔隙進行妥善填補。填補孔隙的方式主要有兩種,一種是依靠大自然的力量,也就是自然填補;另一種則是發揮人類的智慧,進行人工填補。在地下這個神秘的世界裏,除了石油這個 「主角」,還有地下水這個 「重要配角」。當石油被人類從孔隙中抽走後,以水為代表的其他地下流體就像一群勤勞的小工人,在地層壓力這隻 「大手」 的推動下,紛紛湧入空出的孔隙,努力將其填補。不過,地下的流體資源並非無窮無盡,就像一個裝着有限水量的水桶,總有見底的時候。所以,僅僅依靠自然填補還遠遠不夠,我們還得採取人工措施,也就是人工填補。​

石油不斷被從地下抽走,會不會影響地球結構?地面會不會坍塌? - 天天要聞


人工填補同樣也有兩種巧妙的方式。對於那些地質條件較為優越的油田來說,開採石油就像是一場輕鬆愉快的遊戲。油井打好後,地層壓力會像一個盡職盡責的 「搬運工」,讓石油源源不斷地自動從管道中滲出,彷彿在向人類展示它的慷慨。對於這樣的油田,我們只需要一邊歡快地抽取石油,一邊將等量的水注入地下就可以了。就好比我們在一個大水池裡舀水,同時又往裏面加水,始終保持水池的平衡。​

石油不斷被從地下抽走,會不會影響地球結構?地面會不會坍塌? - 天天要聞


而對於一些地質條件不太理想的油田,它們就像一個個不太聽話的孩子,滲透率較低,石油不願意自發地湧出。這時候,我們就會用到一種神奇的方法 —— 水力壓裂法。簡單來說,水力壓裂法就像是給地下的岩石 「做手術」。我們利用威力強大的高壓設備,將水如同鋒利的手術刀一般注入儲集層。這些高壓水流就像一個個勇敢的開拓者,會迫使原本緊密相連的岩石開裂,為石油開闢出更多的通道,讓石油能夠更加順暢地滲出來。

石油不斷被從地下抽走,會不會影響地球結構?地面會不會坍塌? - 天天要聞

由於石油的密度比水小,就像輕盈的羽毛漂浮在水面上一樣,它會自然而然地浮在水面,這就方便我們將其輕鬆抽走。當然,在這個過程中,難免會有一些水混入石油之中,但這也不用太過擔心,之後只需要通過簡單的處理,就像給混合液體進行一次 「過濾洗澡」,將它們分離出來就可以了。而且,注入地下的水正好可以充當填補石油空缺的流體,真可謂是一舉兩得,既開採了石油,又填補了孔隙。​

從以上種種情況來看,我們完全不必為地面會因石油的抽取而發生坍塌而憂心忡忡。


石油不斷被從地下抽走,會不會影響地球結構?地面會不會坍塌? - 天天要聞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那些年我們一起玩過的蟲子08:蜜蜂 - 天天要聞

那些年我們一起玩過的蟲子08:蜜蜂

在之前的系列文章當中我曾經提到過,我們這代人小的時候,經常見到的蟲子基本上都會成為我們的「玩具」,而蜜蜂,則是當時小男孩證明自己「勇敢」的蟲子之一。我小時候是長在市區的,很難接觸到蠍子、蜈蚣這種真正「兇猛」的蟲子,蜜蜂,已經算是頂級的了。
創新葯5月以來最新進展 - 天天要聞

創新葯5月以來最新進展

海外創新葯進展• 阿斯利康BTK抑製劑獲批新適應症:當地時間5月6日,阿斯利康宣布其BTK抑製劑阿可替尼與苯達莫司汀和利妥昔單抗聯合使用已在歐盟獲得批准,用於治療未接受過治療且不適合接受自體幹細胞移植的套細胞淋巴瘤(MCL)成年患者。
哥倫比亞神秘金屬球體引熱議:科學家發現疑似外星技術痕迹 - 天天要聞

哥倫比亞神秘金屬球體引熱議:科學家發現疑似外星技術痕迹

2025年5月,哥倫比亞小鎮布加的天空中曾出現一個以「非傳統飛行軌跡」移動的球形物體,引發全球關注。當地人稱其為「UFO」,而科學家通過對該物體的初步分析,發現其內部結構複雜且存在未知符號,進一步激發了關於「外星技術」的猜測。儘管官方尚未確認其來源,這一發現已在學術界和民間引發激烈討論。今年3月,多名目擊者...
標本「飛天」報告提速!深圳龍崗無人機醫療運輸網月底全覆蓋 - 天天要聞

標本「飛天」報告提速!深圳龍崗無人機醫療運輸網月底全覆蓋

5月8日,寶龍灣區未來科技園正式開園,標誌着深圳在高新技術產業發展領域又邁出了堅實一步。由龍崗中心醫院與亞輝龍攜手打造的 「低空物流 + 集團檢驗中心」 創新成果在開園儀式上驚艷亮相,成為全場焦點。據悉,5月下旬,「無人機運輸社康標本」項目還將陸續開通7條航線,完成龍崗中心醫院下屬29個社康全覆蓋。今年 3 月,...
李 庚|忽如一夜春風至 中國硬核創奇蹟 - 天天要聞

李 庚|忽如一夜春風至 中國硬核創奇蹟

忽如一夜春風至中國硬核創奇蹟作者 李 庚當人形機械人與馬拉松運動員並肩奔跑在北京亦庄的賽道上,當2025年央視春晚舞台上機械人整齊劃一地扭起大秧歌,這些曾經只存在於科幻電影中的場景,正以令人驚嘆的速度走進現實。
共啟產業高質量發展行動 第五屆中國·壽仙谷靈芝文化節在杭啟幕 - 天天要聞

共啟產業高質量發展行動 第五屆中國·壽仙谷靈芝文化節在杭啟幕

4月30日,第五屆中國·壽仙谷靈芝文化節在杭州南宋德壽宮啟幕。本屆靈芝文化節以文化市集、啟幕盛典、宋韻雅宴三大篇章展開,來自中醫藥、科研、體育、電商等各界嘉賓齊聚一堂,展現了靈芝產業「承古法、立新章」的蓬勃氣象。圖為第五屆中國·壽仙谷靈芝文化節啟幕現場(受訪單位供圖)本屆壽仙谷靈芝文化節巧妙融合了傳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