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光富:在太空拍到了!這是我的家鄉

2025年05月25日02:02:09 科學 1212

「大家能認出這是哪裡嗎?」5月24日,在「科學大講堂·我們的答案」全民科普互動宣傳活動現場,身着藍色航天制服的葉光富手指大屏幕,向台下觀眾拋出懸念。這位先後執行神舟十三號神舟十八號兩次飛行任務的航天員,此刻展示的是一幅震撼的太空攝影——航拍視角下的地球表面,蜿蜒的山脈與河流在藍色星球中勾勒出獨特紋理。

葉光富:在太空拍到了!這是我的家鄉 - 天天要聞

「從太空俯瞰這樣一個環狀的擴散式的結構,就是我們今天所在的城市,也是我的家鄉四川成都。」葉光富的聲音裡帶着難以抑制的激動,「能在太空拍攝到家鄉,真的是非常難得,非常不容易。」

在這場分享中

葉光富分享了自己

太空「出差」的心路歷程

從飛行前艱苦的訓練

到太空中難忘的失重體驗

空間站舷窗外稍縱即逝的極光

再到用鏡頭記錄的地球脈動

……

觀眾席上爆發出超10次熱烈的掌聲

葉光富:在太空拍到了!這是我的家鄉 - 天天要聞

葉光富說

「航天事業是輝煌的

但卻又艱辛無比

我想在逐夢的征途中

正是在最泥濘的道路上

才能夠踩出最深的足跡」

神秘的太空生活牢牢抓住了全場觀眾的注意力。

「大家注意到我們特製的背帶裝置了嗎?」葉光富指着太空艙生活照解釋道,「在失重環境中,如果沒有這個固定系統,隨便邁步就會直接飄向艙頂——到時候可能需要各位到天花板來找我。」

葉光富:在太空拍到了!這是我的家鄉 - 天天要聞

輕鬆的話語引發陣陣會心笑聲,舉重若輕地揭開了葉光富太空征程的艱辛。

比如,當入選航天員隊伍後,需要完成八大類100多個科目的學習訓練,還有針對在太空飛行的專項訓練——比如離心機訓練中,高速旋轉產生的8~9G超重載荷會使內臟受到擠壓,呼吸困難。「一旦挺不住的時候,可以按下按鈕請求暫停。」葉光富暫停了幾秒,「但是建隊20多年來,沒有一位航天員按下這個按鈕。」

這僅僅是多年備戰歲月里數百個訓練課目的縮影。經過十餘年的備戰,葉光富才迎來夢想發射的時刻。

飛天的考驗始於火箭點火瞬間。自火箭點火起,劇烈的震動與轟鳴便對身體形成持續衝擊,隨着加速度攀升,超重負荷讓肢體如灌鉛般沉重,呼吸也變得困難。葉光富說,船艦分離的那一瞬間,身體又會突然切換到失重狀態,血液倒涌引發的頭痛、前庭功能紊亂導致的眩暈,往往要伴隨航天員數晝夜。

葉光富:在太空拍到了!這是我的家鄉 - 天天要聞

重返地球的歷程,更是讓葉光富終生難忘。

大屏幕上展示的神舟十八號着陸畫面,那個巨大的衝擊坑直觀詮釋了那一刻的衝擊力:「座椅彷彿要把人拋向空中,身體承受着翻滾、旋轉的多重考驗。」但所有艱辛都在着陸時刻轉化為感動:「當雙腳踏上祖國大地,重新呼吸地球空氣的時刻,才真正感受到什麼叫『腳踏實地』,什麼叫『感覺良好』。」

飛天之旅所有的艱辛付出,都是值得的。

葉光富回憶起執行出艙任務時的難忘體驗——「當我踩在機械臂末端,俯瞰我們賴以生存的藍色星球,蔚藍的海洋、潔白的雲層就在腳下,山川湖海快速掠過眼前,那個時候會真正意識到自己在以宇宙第一速度飛行,那種奇妙的感覺難以言表。」

然而隨着時間的推移,葉光富慢慢進入到陰影區。「無盡的黑暗如同深淵般將我們包圍,對內心的衝擊和壓迫非常大,那種被虛空吞噬的恐懼感讓人不寒而慄。這讓我深深體會到,面對浩瀚宇宙,我們必須保持敬畏之心。」

就在這黑暗最深沉的時候,地球的另一側出現了一道明亮的圓弧。「說明我們馬上進入到陽照區了。」葉光富說,「隨着太陽的升起,光灑大地,驅走了黑暗,溫暖的光芒透過面窗灑在我們臉上,更照進心裏。這束光不僅帶來溫暖,更帶來了希望。」

最令人激動的時刻,是回頭看到了中國空間站——「特別是艙壁上那一抹鮮艷的中國紅,在太空高高飄揚的時候,內心的激動和震撼無與倫比。那一刻,發自內心為偉大的祖國感到驕傲。」

葉光富:在太空拍到了!這是我的家鄉 - 天天要聞

除了出艙任務外,葉光富還分享了空間站里眾多科研工作:「空間站就像一個大型科學實驗室,每個艙段都配備了各種實驗設備。我們開展了航天醫學、空間應用、航天技術等多領域實驗。」

太空中的別樣體驗,讓葉光富歷歷在目。他用三句話總結了自己的太空之旅:我為祖國感到驕傲,祖國利益高於一切,拼搏的人生最壯美。「航天事業是輝煌的,但卻又艱辛無比。人生的精彩就正好體現在為夢想拼搏奮鬥的征途中。」

星空下的家國畫卷一組珍貴的太空攝影作品更是引發了全場的高潮,葉光富帶領着大家以航天員的視角俯瞰地球。

首張照片定格於祖國上空:陽光傾瀉下,渤海灣的輪廓與山東半島清晰可見,蜿蜒的黃河流淌至入海口,在碧海藍天間勾勒出一抹黃色。「而這條蜿蜒的黃色河流,是我們的母親河黃河,這裡就是它的入海口。」葉光富十分細緻地描繪圖片上的點滴。

葉光富:在太空拍到了!這是我的家鄉 - 天天要聞

夜幕下的地球同樣令人驚嘆。城市燈光如璀璨的鑽石般鑲嵌在大地上,連成一片的光帶宛如精美的項鏈,將地球裝扮得絢麗多彩。

南極上空紅綠漸變的極光照片出現時,觀眾席響起整齊的驚嘆——這種地球表面無法觀測的宇宙奇觀,詮釋着太空視角的獨特魅力。

月亮特寫引發新一輪驚嘆。「這是中秋之夜從空間站拍攝的月球。」葉光富展示着清晰的月面照片,隕石坑清晰可見,「當前我們載人登月的計劃已經開啟,那麼下一步中國人探月的腳印將會踏在哪個區域?讓我們一起拭目以待。」

還有那張成都俯瞰圖,讓葉光富動情不已。

「我在這裡出生、成長。家鄉人民的鼓勵和激勵着我不斷前行。尤其是在執行太空任務期間,父老鄉親的關心和支持給了我莫大的力量。正是有你們的關心和幫助,讓我能夠心無旁騖、全力以赴。」葉光富的一番話,掀起在場觀眾的情感共鳴,現場響起經久不息的掌聲。

葉光富:在太空拍到了!這是我的家鄉 - 天天要聞

「星光不問趕路人,時光不負有心人,在光榮與夢想的征程上,讓我們一起仰望星空,腳踏實地,奮力拚搏,共創美好未來。」葉光富說。

致敬追夢人!

成都與你一起奔赴

星辰大海

(來源: 成都發佈)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直到你離去,我才開始愛你 - 天天要聞

直到你離去,我才開始愛你

《黑鏡》第七季不知道大家看了沒有?雖然第三集收到全網好評,但是讓我最感觸良多的是第五集《eulogy(悼念)》。還是一如既往的高概念,有一個穿越照片的技術,只要戴上裝置,就可以通過一張老照片穿越進當時的場景,沉浸式回顧過去。
葉光富:在太空拍到了!這是我的家鄉 - 天天要聞

葉光富:在太空拍到了!這是我的家鄉

「大家能認出這是哪裡嗎?」5月24日,在「科學大講堂·我們的答案」全民科普互動宣傳活動現場,身着藍色航天制服的葉光富手指大屏幕,向台下觀眾拋出懸念。
成都錦江區生物智慧科技產業園及配套項目市政道路三期被通報 - 天天要聞

成都錦江區生物智慧科技產業園及配套項目市政道路三期被通報

5月24日,本報從成都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獲悉,該局近日通報全市住建領域安全生產問題隱患排查情況(三十四)。本報注意到,錦江區生物智慧科技產業園及配套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市政道路三期)被通報。通報信息顯示——檢查時間:2025.5.20;檢查點位:錦江區生物智慧科技產業園及配套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市政道路三期);建設...
全世界的河流正在死亡嗎? - 天天要聞

全世界的河流正在死亡嗎?

本書的核心理念是,河流有生與死,甚至也有權利。它請讀者從這些方面思考河流,看看有什麼能從對河流的重新想像中湧現。
近4000場奇趣活動!「全國科技活動周」活動引爆科學熱潮 - 天天要聞

近4000場奇趣活動!「全國科技活動周」活動引爆科學熱潮

龍虎網訊 (通訊員 徐陽 記者 丁玉珏)5月24日,2025年江蘇省暨南京市「全國科技活動周」和「全國科技工作者日」主場活動,在江蘇省南京市棲霞區南京師範大學順利舉辦。中國工程院院士賁德、中國科學院院士郭子建等國家科技尖兵,來自中科院南京分院、南京大學、東南大學、南京師範大學等單位的學者、科技科普工作者代表齊...
「十萬個為什麼」科普IP發佈,百位少年體驗科幻盛宴 - 天天要聞

「十萬個為什麼」科普IP發佈,百位少年體驗科幻盛宴

5月24日,奉賢新城在水一方科幻館迎來了一場別開生面的青少年科普盛宴——「未來學院·科幻奇旅」十萬個為什麼探索實踐活動。活動以「科幻+科普」為核心,通過沉浸式漫行、互動打卡、科技體驗等形式,帶領100名青少年在1公里的環線旅程中,感受科學魅力,點燃探索熱情。活動中,在水一方科幻館與上海少年兒童出版社共同發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