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南理工全宇暉副教授去世,年僅39歲,訃告和學生留言透更多細節

2025年01月16日23:23:13 科學 1079

科技是民族的希望,青年科學家是未來實現科技強國夢想的關鍵。


39歲的計算機圖像處理專家全宇暉副教授,博士生導師,於2025年1月14日在廣州因病逝世,讓人痛惜。

華南理工全宇暉副教授去世,年僅39歲,訃告和學生留言透更多細節 - 天天要聞


39歲就有這麼高成就了,副教授,博士生導師,這得多上進和自律啊,天妒英才啊!雖說人與人不同,於國家的貢獻必然不同,但於父母都如天塌地陷呀。


公開資料顯示,他是華南理工大學計算機學院的副教授及博士生導師。1985年出生,2008年在華南理工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獲得學士學位


2013年在同一學院獲得博士學位,並在新加坡國立大學進行了聯合培養。博士畢業後,他在新加坡國立大學的小波逼近與信息處理中心擔任博士後研究員。


華南理工全宇暉副教授去世,年僅39歲,訃告和學生留言透更多細節 - 天天要聞

2016年正式加入華南理工大學計算機科學與工程學院擔任副教授。31歲擔任副教授,他是何等的優秀。


在他的職業生涯中,全宇暉主持了多項國家和省級科研項目,發表了70餘篇高水平學術論文,獲得了廣東省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等多個獎項。


全宇暉在學術研究方面取得了顯著成就,特別是在計算攝影、無監督學習及紋理分析等領域。


華南理工全宇暉副教授去世,年僅39歲,訃告和學生留言透更多細節 - 天天要聞

他主持了兩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兩個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和一個廣州市科技計劃項目,共發表了80多篇高水平學術論文。


他曾入選2024年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年度科學影響力」榜單,並獲得廣東省科技進步獎、ACM學術新星獎等多項榮譽。


除了科研工作外,全宇暉還積极參与教學,講授多門專業課程,深受學生喜愛。也是教學方面的楷模,曾被評為本科生優秀班主任,在學生心中是可敬可親的良師益友。


華南理工全宇暉副教授去世,年僅39歲,訃告和學生留言透更多細節 - 天天要聞

全宇暉的訃告寫道:

全宇暉老師求知與奉獻的人生軌跡猶如一縷璀璨的學術之光,面對突如其來的癌症,他展現了常人難有的堅韌與樂觀,即便身患重疾,他依然執着於學術研究和不曾停下追求知識的腳步。


華南理工全宇暉副教授去世,年僅39歲,訃告和學生留言透更多細節 - 天天要聞

在病魔肆虐的日子裏,他仍堅持指導學生、參與科研項目,用堅強的意志和對學術的無限熱愛,詮釋了一個人民教師和學者的責任與擔當。


訃告也透露了全教授是因為癌症逝世,果真是天妒英才啊,這麼年輕有為的專家,英年早逝,是我國計算機圖像處理專業的一大損失。


華南理工全宇暉副教授去世,年僅39歲,訃告和學生留言透更多細節 - 天天要聞

科研工作真的費神費腦,真的要量力而為,不要透支身體和生命!找到一些興趣和愛好,堅持運動,適當放鬆充電。

而且全宇暉教授的學生在評論區的留言,更是讓人淚目。

全宇暉老師5月份還在母校普及計算機圖像處理,6月份推薦學生入選廣州菁英留學項目,9月份查出病情,10月份還在修改論文。非常儒雅謙遜,對學生亦師亦友,深受學生的喜歡愛戴。

華南理工全宇暉副教授去世,年僅39歲,訃告和學生留言透更多細節 - 天天要聞

9份查出病情,10月份還在修改論文。真是讓動容,查出病情,他沒有歇歇,說明全宇暉教授是一位負責任的老師。更多的全教授的學生在評論區留言惋惜,說全教授是華工最傑出的青年老師之一。


學生對全教授的評價都很高,說明全教授平時也是一位和藹可親的老師,他的逝世讓學生都很惋惜。

華南理工全宇暉副教授去世,年僅39歲,訃告和學生留言透更多細節 - 天天要聞


華南理工全宇暉副教授去世,年僅39歲,訃告和學生留言透更多細節 - 天天要聞


華南理工全宇暉副教授去世,年僅39歲,訃告和學生留言透更多細節 - 天天要聞


39歲逝世的全教授,也讓人們反思科研工作的壓力和健康的重要性,呼籲科研人員要注意自己的身體,避免過度勞累。




生命寶貴,健康第一,建議大家平時多關注自身健康,定期體檢,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


全宇暉副教授英年早逝,年僅39歲。才華橫溢,學術斐然,70餘篇論文見證他對科學的執着追求。

華南理工全宇暉副教授去世,年僅39歲,訃告和學生留言透更多細節 - 天天要聞


39歲,多好的年紀,正是能在專業領域大施拳腳的時候。全宇暉專家卻永遠離開了,計算機圖像處理界痛失英才。

從網上我們可以看到,近年來有好多高端人才英年早逝,寒窗苦讀那麼多年,為了科研事業加班加點,不顧自身身體,嚴重透支。


有的患重病失去生命,有的突發疾病身亡,感嘆國家損失人才的同時,誰又能體會他們的逝去給父母家人帶來的悲痛,所以不管是國家棟樑還是普通人,珍愛生命才是最重要。


真的太惋惜,生命有時候脆弱得讓人猝不及防 ,願他在另一個世界沒有病痛。希望他的研究成果能繼續造福更多人,也望大家珍惜當下,不負時光。

華南理工全宇暉副教授去世,年僅39歲,訃告和學生留言透更多細節 - 天天要聞


榮譽滿載,卻難阻命運無情。全宇暉教授,你的光芒永存!願天堂沒有病痛,全教授安息。願他在天堂一切安好,願一路走好!

#青年計算機圖像處理專家全宇暉逝世#

圖片來自網絡,侵必刪!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超絕!夏日的瀋陽!今天4時5分正式進入…… - 天天要聞

超絕!夏日的瀋陽!今天4時5分正式進入……

今日4時5分 我們迎來「小暑」節氣小暑,暑氣漸盛雖還未到最酷熱之時卻已奏響了盛夏的序曲年方過半 季夏正始小暑,又稱「小熱」暑氣蒸騰、熱浪翻湧雖未到三伏極盛之時但此時的沈城已浸滿了夏日的濃烈氣息此時節氣溫飆升最高可達35℃雷雨也時常突襲悶熱與
90%稀土中國掌控!美國7000萬賣廠悔斷腸?今我們技術卡它脖子 - 天天要聞

90%稀土中國掌控!美國7000萬賣廠悔斷腸?今我們技術卡它脖子

美國這會兒估計正對着空氣拍大腿。20多年前7000萬美元就賣掉的稀土工廠,現在想花7億都買不回來。更扎心的是,全球90%的稀土話語權攥在咱們手裡,它想造點像樣的東西,還得看咱們臉色。這事兒說出來你可能不信。稀土這玩意兒,聽着像土裡的稀罕物,
清華大學韓敏芳教授團隊:從實驗室到應用轉化,高性能固體氧化物燃料電池的理論與實踐 - 天天要聞

清華大學韓敏芳教授團隊:從實驗室到應用轉化,高性能固體氧化物燃料電池的理論與實踐

固體氧化物燃料電池(SOFC)作為一種高效、清潔的能源轉換技術,近年來受到了廣泛關注。其高能量轉換效率和廣泛的燃料適應性使其在能源領域具備了獨特的優勢,特別是在分佈式發電、便攜式能源裝置和大型電力系統等方面展現出了巨大的應用潛力。▲平板式SOFC電池堆重複單元(CRU)及千瓦級電堆實物圖▲ 2011~2020 年全球SO...
顛覆醫學!AI幫助無精男喜當爹,800萬掃描找出3個生命火種 - 天天要聞

顛覆醫學!AI幫助無精男喜當爹,800萬掃描找出3個生命火種

專註AIGC領域的專業社區,關注微軟&OpenAI、百度文心一言、訊飛星火等大語言模型(LLM)的發展和應用落地,聚焦LLM的市場研究和AIGC開發者生態,歡迎關注!全球著名媒體CNN消息,一對國外夫婦飽受18年不孕不育折磨,主要原因是丈夫患有無精症,精液中無法檢測到精子,而這是導致男性不育的罕見病症之一。在傳統檢查中,即使...
罕見!今年三伏天近10年來最短 - 天天要聞

罕見!今年三伏天近10年來最短

7月7日,小暑,迎風穿夏,尋覓清涼。「小暑大暑,上蒸下煮」,夏天開始變得潮濕悶熱,一年中最熱的「三伏天」也快到來。在過去10年,從2015年至2024年,連續10年的「三伏」都是40天。而今年的「三伏天」7月20日入伏,8月18日出伏,僅30天,是近10年來最短的一次。酷熱還沒真正開始,暑意已經蔓延。此時,尋一處清涼,成了夏...
國科大畢業生探訪懷柔「一城兩都」 - 天天要聞

國科大畢業生探訪懷柔「一城兩都」

7月5日一早,雨過天晴。懷柔科學城新質生產力創造中心門前,中國科學院大學的畢業生們正帶着家人走下大巴車,準備進展廳「探秘」——這是中國科學院大學2025年畢業典禮走進「一城兩都」活動的首站。
記者手記:從「離科學最近的地方」揚帆報國之路 - 天天要聞

記者手記:從「離科學最近的地方」揚帆報國之路

新華社北京7月6日電 記者手記:從「離科學最近的地方」揚帆報國之路新華社記者劉禎7月的北京,驕陽似火。中國科學院大學雁棲湖校區的運動場座無虛席,熱烈的氛圍比驕陽更勝。6日上午,中國科學院大學2025年度畢業典禮暨學位授予儀式在這裡舉行。萬餘名畢業生即將從這個被稱作「離科學最近的地方」啟程,奔赴各自的科學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