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航天、航宇……你能分清嗎?這個稱呼有中國特色

2024年05月03日18:52:07 科學 4014

這幾天,我國航空航天領域不斷取得新進展。

搭載嫦娥六號探測器的長征五號遙八運載火箭,今天17時27分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點火發射。4月26日,神舟十八號3名航天員順利進駐中國空間站。國航4月26日也發佈公告,稱與中國商飛簽訂協議,向其購買100架c919飛機。

航空、航天、宇航(也稱「航宇」)

你能分清嗎?

「航天員」還是「宇航員」?

一文了解↓

航空與航天 不是一回事兒

關於航空與航天的確切界限,國際上尚未形成統一觀點,但為了確立一個相對通用的標準,國際航空聯合會引入了「卡門線」這一概念。

在了解卡門線之前,我們得先來了解一下大氣層,大氣層分為五層,包括:對流層(0—10km左右)、平流層(10—50km左右)、中間層(50—85km左右)、熱層(80—800km左右)、散逸層(800—2000或者3000km左右)。

我們平常乘坐的客機飛行高度是6800—8000米之間,在對流層和平流層的交界處附近。而在距離地面100km的「卡門線」,由於大氣過於稀薄,飛機無法進行正常飛行。所以,卡門線可以認為是大氣層和太空的分界線

航空、航天、航宇……你能分清嗎?這個稱呼有中國特色 - 天天要聞

錢學森將「航空、航天、宇航」三個技術名詞的範圍界定為:

大氣層內的飛行活動稱為「航空」;✈️大氣層以外,太陽系以內的飛行活動稱為「航天」;飛出太陽系,到宇宙空間的活動稱為「宇航」。

航空、航天、航宇……你能分清嗎?這個稱呼有中國特色 - 天天要聞

簡而言之 航空特指飛行器

地球大氣層內的航行

而航天則是指航天器

脫離大氣層

進入宇宙空間的航行

都有什麼「代表作」?

航空技術主要集中在

軍用和民用飛機的研發

以及吸氣發動機的製造等

航空、航天、航宇……你能分清嗎?這個稱呼有中國特色 - 天天要聞

航空、航天、航宇……你能分清嗎?這個稱呼有中國特色 - 天天要聞

航天技術則着重於

無人與載人航天器

運載火箭和導彈武器的開發

航空、航天、航宇……你能分清嗎?這個稱呼有中國特色 - 天天要聞

航空、航天、航宇……你能分清嗎?這個稱呼有中國特色 - 天天要聞

航空、航天、航宇……你能分清嗎?這個稱呼有中國特色 - 天天要聞

航空器和航天器 區別在哪裡?

以上介紹的航空器和航天器

是航空和航天技術的典型代表

它們有哪些差異呢?

↓↓↓

1

飛行環境

航空器始終在稠密的大氣層內飛行,其工作高度受到限制。航天器則需要穿越大氣層,進入近似真空的宇宙空間。

2

飛行高度

目前,現代飛機的最大飛行高度約為距離地面30多公里。航天器的運行軌道近地點高度至少達到100千米以上

3

飛行動力裝置

航空器都是用吸氣發動機提供推力,吸收空氣中的氧氣作氧化劑,本身只攜帶燃燒劑。航天器的發射和運行都是運用火箭發動機提供推力,既帶燃燒劑又帶氧化劑。

4

工作時限

無論是軍用還是民用飛機,最長飛行時間不超過一個晝夜。而航天器在軌道上可持續工作非常長時間

「航天員」還是「宇航員」?

在新聞報道中 國外將進入太空的人

叫做「宇航員」

中國則稱為「航天員」‍

這是為什麼呢?

戳視頻了解↓

原來,中國剛開始謀劃發展獨立的航天事業時,還沒有「航天」這個概念,而是叫「空間飛行」「星際航行」。

後來,錢學森提出:把大氣層以外,太陽系以內的飛行活動稱為「航天」;把飛出太陽系,到廣袤無垠宇宙空間的活動稱為「航宇」。同時,「航天」一詞還能與當時已有的「航海」「航空」等詞彙相銜接,更加簡潔。

「航天」一詞誕生了,由它衍生出的「航天員」很快就順理成章地被大家接受了。

航空、航天、航宇……你能分清嗎?這個稱呼有中國特色 - 天天要聞

「宇航員」則是「宇宙航行員」的簡稱,「宇航員」的概念大於「航天員」,它還包括未來在太陽系外執行飛行任務的工作人員。

總之,我們稱為「航天員」,更加符合我國航天科技和載人航天事業的發展情況,符合中國特色和語言使用習慣。

回望來時路

我國航空航天事業

每一步都堅實而有力

未來更是值得期待!

(央視新聞綜合科普中國、中國航天科普、我們的太空)

監製丨唐怡

製片人丨房軼婷 張媛

編輯丨孫琳萱 田野

©2024中央廣播電視總台版權所有。未經許可,請勿轉載使用。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一機械人,突然衝下樓「自殺」 - 天天要聞

一機械人,突然衝下樓「自殺」

韓國慶尚北道龜尾市政廳6月26日表示,該市首台從事行政工作的機械人從樓梯上衝下後停工。當地媒體稱,這是韓國首例機械人「自殺」事件,並懷疑是否「過勞了」。 龜尾市政廳官員稱,事發時這台機械人....
逐夢空天、深耕海洋 這兩艘船超乎你的想像 - 天天要聞

逐夢空天、深耕海洋 這兩艘船超乎你的想像

「沿着黃河遇見海」,是山東人對齊魯大地的浪漫描述。山東是名副其實的海洋大省,海岸線長達3500多公里,約佔全國大陸海岸線的1/6。向海圖強,深耕「藍色國土」,2018年山東海洋戰略再次升級,將海洋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下面我們一起去探訪兩艘船,它們都不是普通的船哦!一個逐夢空天,一個深耕海洋,而且都有着「第一」...
消息傳來!順利出生! - 天天要聞

消息傳來!順利出生!

說起白鯨大家可能都不陌生外貌可愛素有海洋「微笑天使」之稱25日開館的廣州海洋館內,白鯨和遊客互動。白鯨對生存環境要求嚴苛,它的繁育是一個全球性的問題。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將白鯨列入了《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就在昨天上午,廣州迎來可愛
世界上第一艘氫混合動力研究船的排放量減少了75% - 天天要聞

世界上第一艘氫混合動力研究船的排放量減少了75%

世界上第一艘氫混合動力研究船可能很快就會下水。加州海岸研究船(CCRV)的初步設計已經獲得美國船級局(ABS)的批准。海軍建築和海洋工程公司Glosten設計了這艘船。斯克里普斯海洋研究所將運營CCRV,其特點是推進系統使用氫燃料電池實現零
張朝陽現身知乎,科普「廣義相對論的時空觀」 - 天天要聞

張朝陽現身知乎,科普「廣義相對論的時空觀」

6月29日,搜狐創始人、董事局主席兼首席執行官、物理學博士張朝陽出席知乎鹽Club新知青年大會,圍繞「廣義相對論的時空觀」展開物理演講,與聽眾一起探索廣義相對論的奧秘。  時間可以單獨流淌嗎?時間與空間是否可以獨立存在?張朝陽率先拋出疑問,引導聽眾打破對時間的固有認知。他表示,時間和空間不是完全獨立的,之...
田英傑、唐靜靜:機器學習與最優化 - 天天要聞

田英傑、唐靜靜:機器學習與最優化

機器學習是一門多領域交叉學科。特別地,機器學習和最優化緊密交織在一起。優化問題是大多數機器學習方法的核心,許多機器學習問題都會轉化成優化問題求解。《機器學習與最優化》(田英傑,唐靜靜著. 北京: 科學出版社,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