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熊貓國際合作到底是啥情況? 關於「滾滾」出國的真相在這裡!|雲闢謠

2024年06月14日13:20:23 科學 3341

大熊貓國際合作到底是啥情況? 關於「滾滾」出國的真相在這裡!|雲闢謠 - 天天要聞

6月12日上午,大熊貓「福寶」在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卧龍神樹坪基地正式與公眾見面。來源:封面新聞

隨着「福寶」的爆火,「香香」生日在社交平台的刷屏,旅外大熊貓的生活受到了許多網友的關注。隨之而來的,也有一些不實信息流傳。

6月13日,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對外發佈消息,對連日來,有人尾隨、跟拍、辱罵熊貓專家,傳播大熊貓被虐待等不實信息,現場聯繫媒體、境外自媒體擴散不實信息抹黑大熊貓飼養管理、科研合作及保護工作的情況進行了回應說明。針對此類行為,熊貓中心已報警處理,並提醒廣大網友,罔顧事實、造謠、傳謠、網暴均需承擔法律責任。

大熊貓國際合作到底是啥情況?網友關心的部分旅外大熊貓在國外究竟過着怎樣的生活?6月14日,封面新聞記者梳理了近日在大熊貓國際合作方面的相關闢謠信息和科普內容。

關於大熊貓國際合作

「大熊貓送給外國做黑實驗」?

真相:

我國通過將大熊貓送往世界各國開展大熊貓國際合作的目的是提高瀕危物種保護能力,促進生物多樣性保護。合作期間,雙方共同商議並簽訂科研合作計劃,確定研究內容和項目細節,開展大熊貓繁殖育幼、疾病救治、疫病防控、保護遺傳等方面的科學研究和重大風險操作前均須獲得中方同意,雙方共同參與科學研究,成果共享。

多年來,大熊貓國際合作單位充分發揮集體智慧、資源疊加和知識分享的優勢,在大熊貓保護、繁育、疾病防治、放歸自然等領域聯合攻克了系列技術難題,發表了大量極具科研價值的論文和著作,提高了圈養大熊貓的健康水平和繁育能力,圈養種群結構不斷優化,遺傳多樣性不斷提高,平均壽命不斷延長;顯著提升了大熊貓及其棲息地保護的科技支撐能力,有效促進了野外保護。

通過國際合作項目開展大熊貓等瀕危野生動物保護培訓達千餘人次,培養了一大批專業技能人才及業務骨幹,在推進大熊貓保護的同時帶動全球野生動植物保護整體水平的提高。通過開展對外交流合作,大熊貓為世界各地的人們帶去歡樂的同時,也有力促進了民間友好交往,成為中國與各國人民友好情誼的使者。

在促進生物多樣性保護科普知識傳播、增強公眾保護意識、推動民間交流方面發揮了旗艦物種的作用和影響力。大熊貓國際合作對大熊貓保護具有重大積極意義,並非網民所說的送往國外開展黑實驗。

旅外大熊貓生活條件差?

真相:

目前,我國與17個國家19個機構開展大熊貓保護合作。近年來,我國全面系統謀劃提升旅外大熊貓保護管理水平,不斷完善國際合作管理機制,強化監督管理,保障旅外大熊貓生活條件和質量,維護好大熊貓國際合作成果。在合作技術條件、強化事中監管、規範科研合作活動、加大監管信息公開力度等方面不斷作出努力。與我方開展大熊貓合作的國家,不僅建設有高標準飼養繁育展示場館,還組建了高水平飼養醫療和科研團隊,與中方積極開展保育和科研交流,受到所在國高度重視,大熊貓國際合作對大熊貓保護髮揮了重要作用。

無權送大熊貓出境?

真相:

大熊貓是中國的國寶、一級保護動物,cites附錄i物種。開展大熊貓國際合作項目的目的是為了更好地保護這一珍稀物種,促進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護。與我國開展大熊貓國際合作的國家,高度重視大熊貓合作,不僅建有高標準的飼養繁育展示場館,還組建了高水平的飼養醫療和科研團隊,與中方積極開展保育和科研交流。大熊貓國際合作對大熊貓等珍稀野生動物保護髮揮了重要作用,不僅加強了野生動植物保護交流合作、推動了全球野生動物保護事業的發展、也傳播生態文明思想、增進世界對中國的了解,對加深我國與世界各國人民的友誼發揮了獨特且不可替代的作用。由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或中國動物園協會以民間合作方式對外開展相關活動,符合國家相關規定。

網友關心的大熊貓

藏匿、虐待「美香」一家?

真相:

根據熊貓中心飼養工作安排與調整,大熊貓「美香」「添添」在神樹坪基地結束隔離檢疫後入住都江堰基地康養區(非參觀區),「小奇蹟」在卧龍神樹坪基地飼養。目前,三隻大熊貓已適應回國生活,狀況良好。熊貓中心此前已多次通過微博等平台發佈三隻大熊貓回國後的視頻並做出回應,網絡上關於熊貓中心藏匿、虐待三隻大熊貓的言論嚴重失實。

「美香」被定期抽血抽骨髓?

真相:

2000年6月,中美雙方簽署了大熊貓保護研究合作協議,在美國華盛頓國家動物園開展大熊貓保護國際合作。同年,大熊貓「美香」「添添」入住華盛頓國家動物園。合作23年以來,中美雙方在保護繁育、科學研究、技術交流、公眾教育及促進兩國人民友誼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合作期間,美方給予了「美香」一家良好的生活環境和條件,提供了高質量的飼養和醫療護理,除了常規體檢抽血外,不存在網民所指的美方定期抽血抽骨髓虐待「美香」一家的情況。為確保「美香」一家健康,中方根據美方提供的月報、半年報、年報等方式定期監測「美香」一家的健康狀況,並多次派專家實地評估。為確保「美香」一家回國後儘快適應國內生活,2023年4月,中方派出專家赴美參與飼養照顧大熊貓「美香」「添添」和「小奇蹟」,直至它們回到中國。

「美香」「添添」監控查看中外有別?

真相:

熊貓中心在旅美歸國大熊貓「美香」「添添」圈舍安裝有內部管理監控,用於日常飼養管理,從未對外公布。經核實,謠言所指華盛頓動物園官網有海歸大熊貓「美香」一家直播入口,並不屬實。網絡流傳美國人能看到「美香」「添添」監控而中國人不能看到的言論及引用的畫面嚴重失實。

「林惠」是被毆打致死?

真相:

經中泰聯合專家組對大熊貓「林惠」的屍體進行剖檢和50多個樣品的病理學和病原學檢查判斷:步入老年階段的大熊貓「林惠」因動脈粥樣硬化伴栓塞導致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大熊貓「林惠」流鼻血現象,是由其鼻腔內血管瘤引起,其他部位皮毛處有所沾染。中方專家組還對清邁動物園場館設施、醫療團隊、食品管理、衛生系統和飲食管理等進行了全面細緻的評估,其相關條件符合大熊貓飼養管理和疾病防控要求。中泰大熊貓合作研究項目啟動20年來,雙方在瀕危物種的保護繁育、疾病防控、公眾教育等多方面取得了積極的成效,為增進中泰兩國人民的友誼做出了積極貢獻。網絡上流傳的大熊貓「林惠」被毆打致死屬謠言。

「爽爽」被安排做生化實驗?

真相:

2000年7月,大熊貓「爽爽」(又名「旦旦」)從我國運抵日本神戶市立王子動物園,開啟中日大熊貓保護合作研究。2020年7月,合作協議到期。受全球疫情影響,同時考慮到「爽爽」的身體狀況,不適宜長途運輸,中日雙方制定了嚴密治療方案,多次推遲「爽爽」運回中國期限。2022年5月起,中方先後派遣5批大熊貓專家持續駐守日方開展實地指導、會診治療等工作。此後,中方即派出專門工作組赴日與日方交流評估「爽爽」病情,進一步優化診治護理方案,並研究制定了緊急救治應急預案。2024年3月13日,29歲高齡(相當於人類100歲)的「爽爽」病情開始持續惡化,經搶救無效於2024年3月31日死亡。「爽爽」旅日期間,得到了良好照顧,治癒了無數人的心靈,為中日大熊貓保護研究、技術交流、公眾教育以及增進兩國人民友好做出了積極貢獻。網絡上流傳的日本虐待大熊貓「爽爽」並對其進行生化實驗行為無事實依據。

封面新聞記者 戴竺芯 綜合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微信公眾號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瞰「飛碟」 - 天天要聞

瞰「飛碟」

半島全媒體記者 王濱青島嶗山區張村河沿岸的科苑經六路以東、新宏路以北、科苑緯四路以南合圍區域,一座巨型的「太空飛碟」虛擬現實創享中心正向竣工衝刺。6月25日,虛擬現實創享中心的兩個穹頂已安裝到位,記者用無人機在高空俯拍,畫面十分壯觀。目前,項目建設處於收尾階段。據了解,青島虛擬現實創享中心整體設計以「平...
上海企業「數智碳」實踐 | 從第一顆種子開始「科技基因」就被植入 - 天天要聞

上海企業「數智碳」實踐 | 從第一顆種子開始「科技基因」就被植入

東禾九穀開心農場的全自動插秧機。今年的水稻插秧時節,在崇明區豎新鎮的東禾九穀開心農場,一台新引進的無人駕駛插秧機成為稻田裡的「明星」。工作人員為插秧機裝好秧盤後,只需進行簡單設置和遙控啟動,插秧機就能自動作業,將裝載的秧苗持續插入稻田。臨近稻田盡頭,插秧機會自動掉頭,在返程中繼續插秧。幾趟來回後,工...
楊冪論文爭議:查重率異常低,AI痕迹明顯,字數不足引質疑 - 天天要聞

楊冪論文爭議:查重率異常低,AI痕迹明顯,字數不足引質疑

近日,關於楊冪論文的爭議在學術界和網絡上引發了廣泛討論。據報道,楊冪所提交的論文查重率異常低,僅為0.9%,且字數遠遠達不到發刊標準,這不禁讓人對其論文的質量和原創性產生質疑。更為引人關注的是,論文中疑似存在AI生成的痕迹,這一發現更是加劇
嫦娥六號軌道器正前往執行拓展任務! - 天天要聞

嫦娥六號軌道器正前往執行拓展任務!

2024年6月25日14時7分,「嫦娥六號」返回器着陸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阿木古郎草原。至此,為期53天的「嫦娥六號」任務完美收官。 在此之前,13時20分許,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通過地面測控站向「嫦娥六號」軌返組合體(軌道器與返回器組合體)注入高精度導航參數。此後,軌道器與返回器在南大西洋海平面上空約5000千米處解鎖分...
科學家應該發財!疫情功臣李蘭娟院士,名下醫院估值80億 - 天天要聞

科學家應該發財!疫情功臣李蘭娟院士,名下醫院估值80億

李蘭娟院士是新冠肺炎期間的最美逆行人,70多歲高齡的她,在忙碌了一天後,回到休息室,摘下口罩,一道深深的勒痕橫在臉上,令人看了無比的心酸,無比的感動。如今,李蘭娟院士和愛人鄭樹森院士創辦的「樹蘭醫療」兩次衝擊港股IPO,合計估值約80億。科
從開傘到落地 如何準確捕捉「嫦娥六號」圖像? - 天天要聞

從開傘到落地 如何準確捕捉「嫦娥六號」圖像?

今天14時07分,嫦娥六號返回器準確着陸於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域,工作正常,標誌着探月工程嫦娥六號任務取得圓滿成功,實現世界首次月球背面採樣返回。「嫦娥六號」採用的是特殊的「打水漂」返回方式,在地廣人稀的內蒙古四子王旗着陸場着陸。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景象測量分隊在着陸場布設多台小型無人測控設備,構建起了一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