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碎片:去年9月後,已有37個光粒飛離這顆小行星

2023年07月30日15:48:02 科學 1329

37個光粒正在離開小行星「迪莫波斯」。這是哈勃太空望遠鏡最近公布的一項觀測結果。

不是碎片:去年9月後,已有37個光粒飛離這顆小行星 - 天天要聞


飛離小行星「迪莫波斯」的光粒。
NASA / ESA / D. Jewitt (UCLA)

37個光粒正在離開小行星「迪莫波斯」。這是哈勃太空望遠鏡最近公布的一項觀測結果。

這些光粒直徑在1米至6.7米之間,總質量大約相當於它們母體的0.1%。它們正在以每小時大約1千米的速度飛向太空深處。而促使它們離開的原因,可能是去年9月26日人類實施的首次小行星防禦測試:一枚名為「飛鏢」的探測器以每小時2.25萬千米的相對速度高速擊中了這顆小行星,使其偏離了原來的運行軌道。

哈勃拍到的這些光粒,也是有史以來人類在太陽系中拍到的最昏暗物體。

但研究人員認為,這些光粒可能並不是「迪莫波斯」遭到撞擊後從其本體上分裂出來的碎片,而是原先已經分佈在這顆小行星的表面。探測器在撞擊發生前2秒拍攝的近距離照片證明這是有可能的——當時探測器距離小行星表面只有11千米,它拍到小行星表面分佈着很多巨大的礫石

研究人員推測,「迪莫波斯」遭到「飛鏢」撞擊後,其表面石塊中大約有2%離開了它們的母體。

「迪莫波斯」和另外一顆較大的小行星「迪迪莫斯」是一對兒。「迪莫波斯」可能是很久以前從「迪迪莫斯」身上分裂出來的。

「迪迪莫斯」當初可能是因為自轉速度太快,或被不明物體撞擊,丟失了大量物質。這些丟失的物質先是環繞母體形成了一個環,然後又在引力的作用下凝聚在一起,形成了「迪莫波斯」。

因此「迪莫波斯」可能更像一堆鬆散的瓦礫,只靠微弱的引力維繫,並不堅固。

目前還不清楚這些飛離「迪莫波斯」的石塊究竟是如何飛離的。它們有可能原本分佈在小行星受撞擊的一側,受撞擊直接影響飛離;也有可能原本分佈在小行星對側,受穿透小行星的衝擊波影響飛離。

不是碎片:去年9月後,已有37個光粒飛離這顆小行星 - 天天要聞

飛離小行星「迪莫波斯」的37個光粒。NASA / ESA / D. Jewitt (UCLA)

參考
Hubble sees boulders escaping from asteroid Dimorphos
https://esahubble.org/news/heic2307/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百年辯論迎來大結局?《科學》:成年後神經元可再生,再添關鍵證據 - 天天要聞

百年辯論迎來大結局?《科學》:成年後神經元可再生,再添關鍵證據

成年人大腦中能否產生新生神經元?對於這一問題,神經科學家已經爭論了上百年。早在上世紀之初,被譽為「現代神經科學之父」的神經組織學家Santiago Ramón y Cajal認為,成年人的大腦細胞是固定、終末化且不可改變的。在很長一段時間裏,神經科學家都認為在兒童時期過後,人類的神經元就已經全部成熟。但從上世紀90年代開...
健康科普,去偽存真才靠譜(新視野) - 天天要聞

健康科普,去偽存真才靠譜(新視野)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日前,由上海市護理學會第十二屆理事會消化內鏡護理專委會主辦、嘉定區中心醫院承辦的健康諮詢活動在嘉定區紫雲廊公園舉行,普及胃病防治知識。圖為醫生為市民科普健康知識。馬偉勤攝(人民視覺)日前,國家衛健委新聞發言人胡強強表示,有的「網紅醫生」把醫療科普當做牟利工具,濫用專業權威為自己背...
戴瓊海院士:三大「奇點」或決定人工智能未來突破 - 天天要聞

戴瓊海院士:三大「奇點」或決定人工智能未來突破

7月6日,中國人工智能學會理事長、清華大學信息科學技術學院院長、中國工程院院士戴瓊海在第二十七屆中國科協年會主論壇演講中指出,人工智能確定的趨勢是走向通用智能,不確定的三大奇點將帶來未來人工智能的變革。人工智能是引領這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戰略性技術,具有溢出帶動性很強的「頭雁」效應。加快發展新一代...
科學家警告數百座休眠火山可能很快就會爆發,爆發威力更大 - 天天要聞

科學家警告數百座休眠火山可能很快就會爆發,爆發威力更大

近年來,意大利和印度尼西亞等地發生了多次引人注目的火山噴發。近日,專家警告,隨着氣候變化的影響,全球數百座休眠火山可能變得更加活躍,甚至發生噴發。來自美國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的研究人員表示,融化的冰川可能正在悄悄為未來更具爆炸性和更頻繁的火山噴發埋下伏筆。「冰川通常會抑制下方火山的噴發量,」 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