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華中農業大學團隊宣布
找到控制魚刺基因
有望實現吃魚不挑刺的消息
在網絡引發關注
9月27日
華中農業大學水產學院發佈最新消息
該校高澤霞團隊
繁育出了完全沒有肌間刺的
武昌魚(團頭魴)苗種
有望大規模推廣!

今年以來,他們
利用已獲得的第一代雜合體(F0代)少刺魚,經過雌雄交配繁育出了完全沒有肌間刺的武昌魚(團頭魴)苗種(F1代)
,明年將進一步開展無刺魚遺傳穩定繁育工作。按照正常程序,新種質性狀穩定後,再取得國家的相關認證,就可以大規模推廣。
直接看對比圖

從展示的圖片可以看到,一條重51.1克的無刺武昌魚和同長度有刺武昌魚相比,外觀幾乎沒有任何區別。

在X光照中,則可以看到它們的明顯差異,有刺武昌魚身體里一排排橫向生長、在光照下發亮的肌間小刺,在無刺武昌魚身體里則暗影一片,完全看不到了。

骨骼染色圖清楚地顯示了魚刺多寡的對比,有刺武昌魚的骨架加肌間刺,線條顯得密密麻麻,而無刺武昌魚骨架舒朗,沒有任何多餘的小刺。
高澤霞表示,他們今年繁育的無刺武昌魚長勢良好,更多的測試工作目前正在進行中。
據悉,無刺魚不僅在武昌魚上實現,一些專家也報告了他們引入高澤霞團隊發現的無刺主效基因後,在不同魚類身上的試驗和應用,繼此前草魚和銀鯽身上試驗敲除調控魚刺生長的主效基因後,最新在鰱魚身上也實現了基因敲除,獲得了F0代少刺魚,肌間刺減少幅度達50%。按照現在的研發速度,預計不久的將來我們就可以吃上無刺家魚。
評論區的網友有了更大膽的想法:




你期待嗎?
來源丨中國青年報、華中農業大學水產學院、長江日報
編輯丨蔣竹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