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國新」靶點TOP30出爐!CB2靶點國內研發加速

2025年03月31日19:13:07 科學 1218

導言

2024年,「中國新」靶點研發迎來突破,CB2、IL-8、PLK1等靶點填補國內空白,苑東生物揚子江葯業等企業加速布局。全球已驗證的靶點中,中國在神經性疼痛、腫瘤等領域發力,CB2靶點臨床管線佔比11%,IL-8靶點超20%進入臨床階段。國內注射劑佔比43.5%,適應症以腫瘤、神經系統疾病為主。

本文基於摩熵諮詢最新發佈的《2024年中國1類新葯靶點白皮書》中的精彩內容,聚焦「中國新」靶點的定義與篩選邏輯,分析TOP30靶點的研發階段、劑型分佈及企業動態,探討CB2靶點在神經退行性疾病中的潛力,以及美國主導下中國企業的追趕路徑,為本土創新提供方向指引。

一、發現2024年「中國新」靶點

2024年「中國新」靶點TOP30出爐!CB2靶點國內研發加速 - 天天要聞

二、2024年「中國新」靶點TOP30

各靶點按照處於IND及以上研發階段的藥品數量進行排序,得到「中國新」靶點中的熱門靶點,研究價值更大。

2024年「中國新」靶點TOP30出爐!CB2靶點國內研發加速 - 天天要聞

數據來源:摩熵醫藥數據庫

三、「中國新」靶點TOP30涉及藥品中,化葯佔比約39%,生物葯種類繁多,腫瘤為第一大疾病領域

2024年「中國新」靶點TOP30涉及藥品中,從藥物類型來看,38.8%為化學葯,生物葯種類較多,包括TCR細胞療法重組蛋白、腺相關病毒、單克隆抗體、雙特異性抗體等。

2024年「中國新」靶點TOP30出爐!CB2靶點國內研發加速 - 天天要聞

2024年「中國新」靶點TOP30涉及藥品中,從疾病領域來看,抗腫瘤領域佔比最大達31.7%,其次是神經系統領域佔比12.9%,心血管系統領域佔比約10.1%。

2024年「中國新」靶點TOP30出爐!CB2靶點國內研發加速 - 天天要聞

四、「中國新」靶點TOP30涉及藥品中,臨床Ⅰ、Ⅱ期管線佔據近七成,注射劑為第一大劑型

2024年「中國新」靶點TOP30涉及藥品中,從研發階段來看,臨床早期管線較多,其中臨床Ⅰ期佔比28.1%,臨床Ⅱ期佔比38.1%,合計佔比約66.2%。值得注意的是,批准上市的藥品佔比約23.7%,這部分藥品在國際上已有成熟的用藥經驗,而國內藥品市場依然處於空白階段。

2024年「中國新」靶點TOP30出爐!CB2靶點國內研發加速 - 天天要聞

2024年「中國新」靶點TOP30涉及藥品中,從劑型來看,注射劑為第一大劑型,佔比約43.5%,其次為膠囊劑、片劑。

2024年「中國新」靶點TOP30出爐!CB2靶點國內研發加速 - 天天要聞

五、CB2靶點

1. 治療炎性神經痛、神經性炎症、神經退行性疾病的重要靶點

大麻素受體CB2(CannabinoidReceptorType2)是內源性大麻素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主要分佈於外周免疫系統和中樞神經系統的特定區域,CB2是治療免疫調節類疾病、炎性神經痛、神經性炎症和神經退行性疾病等的重要靶點。

2024年「中國新」靶點TOP30出爐!CB2靶點國內研發加速 - 天天要聞

CB2受體屬於G蛋白偶聯受體(GPCR)家族,其激活後可抑制腺苷酸環化酶活性、調節MAPK通路,並影響免疫細胞的功能。在神經性疼痛、炎症等病理狀態下,CB2受體的表達上調,通過抑制神經元過度興奮和調節免疫反應發揮治療作用。

2. 全球進展至臨床管線佔比約11%,神經系統疾病等三大適應症佔比約65%

根據摩熵醫藥-靶點格局數據庫,全球CB2靶點藥物研發管線中,進展至臨床的管線佔比約11%,獲批上市的藥物包括dronabinol(1985)、nabiximols(2005)、cannabidiol(2018)等4款。

2024年「中國新」靶點TOP30出爐!CB2靶點國內研發加速 - 天天要聞

適應症開發方面,CB2靶點藥物主要開發用於治療神經系統疾病,具體來看,神經系統疾病佔比約35.42%,疼痛佔比約17.92%,神經性疼痛佔比約11.25%,前三大適應症合計佔據65%。其餘適應症涉及自身炎症性疾病、眼部疾病等。

2024年「中國新」靶點TOP30出爐!CB2靶點國內研發加速 - 天天要聞

圖片來源:摩熵醫藥數據庫

3. 美國藥物發現-批准上市管線共計40項,位列榜首,國內苑東生物進展較快

從新葯開發國家/地區來看,美國是CB2靶點藥物開發排名第一的國家,從藥物發現至批准上市的管線共計40項,其中23項處於臨床前階段,10項處於藥物發現階段。

加拿大、歐洲、澳大利亞等國家/地區緊隨其後,研發管線分別有6項。

2024年「中國新」靶點TOP30出爐!CB2靶點國內研發加速 - 天天要聞

從企業/研發機構來看,CorbusPharmaceuticals管線數量最多,藥物發現-批准上市管線共計17項;其次為羅氏,管線數量為8項。國內苑東生物管線數量為5項,其中藥物發現階段4項,臨床前1項。

2024年「中國新」靶點TOP30出爐!CB2靶點國內研發加速 - 天天要聞

六、IL-8靶點

1. 參與免疫應答、炎症和腫瘤等多種生理/病理過程,為藥物開發潛力靶點

白細胞介素8(IL-8)是一種促炎的CXC趨化因子(CXCL8),是第一個被發現具有趨化多形核白細胞能力的趨化因子,IL-8主要由單核巨噬細胞產生,其他如成纖維細胞、上皮細胞、內皮細胞、肝細胞等亦可在適宜的刺激條件下產生IL-8。

IL-8生物學功能包括中性粒細胞的趨化與激活、調節其他免疫細胞、促進血管生成、參與炎症和自身免疫反應等幾大方面。

針對IL-8靶點的藥物開發類型包括單抗、小分子抑製劑等,主要用於治療慢性炎症性疾病和腫瘤。

2024年「中國新」靶點TOP30出爐!CB2靶點國內研發加速 - 天天要聞

圖片來源:摩熵諮詢《2024年中國1類新葯靶點白皮書》

2. 進展至臨床管線佔比超20%,腫瘤、呼吸、自身炎症性疾病為前三大適應症

根據摩熵醫藥-靶點格局數據庫,全球暫無靶向IL-8的藥物獲批上市,臨床Ⅲ期管線有1項(佔比2.38%),臨床Ⅱ期管線有4項(佔比9.52%),臨床Ⅰ期管線有4項(佔比9.52%),進展至臨床的管線佔比超過20%。

2024年「中國新」靶點TOP30出爐!CB2靶點國內研發加速 - 天天要聞

從開發適應症來看,腫瘤、呼吸系統疾病、自身炎症性疾病是針對IL-8靶點開發的前三大適應症,佔比分別為21.05%、20%、13.69%。

2024年「中國新」靶點TOP30出爐!CB2靶點國內研發加速 - 天天要聞

3. 美國藥物發現-Ⅲ期臨床管線共計13項,參研企業/機構整體規模較小

從新葯開發國家/地區來看,美國藥物發現-Ⅲ期臨床階段管線總計有13項,臨床Ⅱ期、Ⅰ期管線數量分別為4項、3項,從管線數量和管線進展來看,均屬於實力最強的國家。

2024年「中國新」靶點TOP30出爐!CB2靶點國內研發加速 - 天天要聞

管線數量最多的企業/機構為FateTherapeutics,其中Ⅰ期管線有2項,臨床前管線有2項。

進展最快的企業/機構為DompeFarmaceutici,旗下管線ladarixin目前已進展至臨床Ⅲ期。整體來看,IL-8靶點參研企業/機構規模較小。

2024年「中國新」靶點TOP30出爐!CB2靶點國內研發加速 - 天天要聞

七、PLK1靶點

1. 作為致癌基因加快腫瘤發生髮展,為腫瘤治療理想靶點

PLK1(Polo-likeKinase1,PLK1)是一種絲氨酸/蘇氨酸蛋白激酶,廣泛的存在於真核細胞中,參與有絲分裂的起始、維持和結束等進程。

有研究表明,PLK1在多種癌症中高表達,是腫瘤的快速增殖所必須的,且在一些癌症中,常與較差的預後有關,推斷認為PLK1作為致癌基因加快腫瘤的發生和發展。

目前,PLK1被認為是腫瘤葯研發的潛力靶點,藥物開發類型包括單抗、小分子等。

2024年「中國新」靶點TOP30出爐!CB2靶點國內研發加速 - 天天要聞

2. 全球多數管線處於早期研發階段,進展至臨床佔比不足5%

根據摩熵醫藥-靶點格局數據庫,全球藥物靶向PLK1的藥物獲批上市,臨床Ⅲ期管線有1項(佔比約0.4%),臨床Ⅱ期管線有5項(佔比約2%),臨床Ⅰ期管線有2項(佔比約0.8%),整體來看,藥物發現階段管線數量最多,共有204項。

2024年「中國新」靶點TOP30出爐!CB2靶點國內研發加速 - 天天要聞

適應症方面,全球總計有34項管線開發擬用於治療惡性腫瘤,佔比約40.48%,其次為白血病11項,佔比約13.1%。

2024年「中國新」靶點TOP30出爐!CB2靶點國內研發加速 - 天天要聞

圖片來源:摩熵諮詢《2024年中國1類新葯靶點白皮書》

3. 美國進展至臨床管線數量為7項,國內揚子江葯業已有管線布局

美國為PLK1靶向葯研發第一大國,進展至Ⅱ期臨床、Ⅰ期臨床的管線數量分別為5項、2項;其次為韓國,Ⅱ期臨床、Ⅰ期臨床的管線數量分別2項、2項。

國內有2項管線處於臨床前階段,包括ON-01910sodiumAAPK-25;有3項管線處於藥物發現階段,研發企業/機構包括中南大學中國藥科大學、揚子江葯業。

2024年「中國新」靶點TOP30出爐!CB2靶點國內研發加速 - 天天要聞

結語

「中國新」靶點的探索標誌着本土研發從跟隨邁向原創,CB2、IL-8等靶點在神經疾病與腫瘤領域展現潛力。苑東生物揚子江葯業的布局加速國內管線進展,但臨床早期佔比過高仍需警惕。美國在PLK1等靶點的領先地位倒逼中國加強基礎研究,而注射劑的主導地位反映劑型創新的迫切需求。未來,政策支持與全球化合作將助力中國突破「Me-too」困局,在靶點發現與轉化醫學領域實現彎道超車。

<END>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科普與春趣共舞——曲靖市科技館科普大篷車進廣場活動 - 天天要聞

科普與春趣共舞——曲靖市科技館科普大篷車進廣場活動

為豐富市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提升全民科學素養,4月3日,曲靖市科技館在金陵灣愛情小鎮舉辦「科普大篷車進廣場」活動,市民們不僅近距離體驗了豐富的科普展品,還親手製作並放飛風箏,在趣味互動中學習科學知識,感受傳統文化的魅力。活動伊始,科普大篷車便
「中國龍芯之母」黃令儀簡歷 - 天天要聞

「中國龍芯之母」黃令儀簡歷

在中國科學院微電子研究所的走廊盡頭,82歲的黃令儀依然保持着清晨六點打卡的習慣,當她布滿皺紋的手指在EDA軟件上繪製電路版圖時,監控屏幕的藍光映照着老人專註的面龐,彷彿在為這個時代篆刻一部特殊的史詩—那些跳躍在硅基世界裏的0與1,正在訴說一
AI也有人格面具,竟會討好人類?大模型的「小心思」正在影響人類判斷 - 天天要聞

AI也有人格面具,竟會討好人類?大模型的「小心思」正在影響人類判斷

新智元報道 編輯:英智【新智元導讀】最新研究發現,LLM在面對人格測試時,會像人一樣「塑造形象」,提升外向性和宜人性得分。AI的討好傾向,可能導致錯誤的回復,需要引起警惕。你是否想過,LLM也有着自己的小心思?最新研究揭示了一個有趣的現象:LLM在被研究人員測試時,會有意識地改變自己的行為。在面對那些旨在評估人...
「雙一流」高校迎來「百億」身價副校長 - 天天要聞

「雙一流」高校迎來「百億」身價副校長

范代娣在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創新獎頒獎現場海報新聞首席記者 陳嘉偉 陝西報道4月3日,陝西省政府官網最新一批人事任免通知顯示,從今年4月1日起,任命范代娣為西北大學副校長(試用期一年)。
震後125小時生命救援,奇蹟是如何發生的? - 天天要聞

震後125小時生命救援,奇蹟是如何發生的?

4月1日,緬甸全國鳴笛1分鐘,哀悼在3月28日強震中遇難的人們。這場地震是全球大陸近十年來震級最強的一次,震源深度30千米,破壞力巨大。震中距離緬甸人口密集的第二大城市曼德勒只有17千米,多座文化古....
98.7%人類消失!中國發現:祖先曾僅剩千餘人,熬過11萬年絕境 - 天天要聞

98.7%人類消失!中國發現:祖先曾僅剩千餘人,熬過11萬年絕境

在人類漫長而曲折的進化歷程中,隱藏着許多不為人知的秘密。如今,中國科學家們的一項驚人發現,正在為我們揭開一段驚心動魄的歷史。人類祖先曾面臨滅絕的邊緣,而他們頑強地挺過了長達11萬年的絕境。這一發現不僅改寫了我們對人類演化的認知,更讓我們深刻
研究發現黑猩猩會根據靈活性來選擇工具的材料 - 天天要聞

研究發現黑猩猩會根據靈活性來選擇工具的材料

來自牛津大學人類學與博物館民族志學院、馬克斯·普朗克進化人類學研究所、坦桑尼亞珍·古道爾研究所、葡萄牙阿爾加維大學和波爾圖大學以及萊比錫大學的多學科研究團隊發現,坦桑尼亞貢貝河國家公園的黑猩猩在製作工具時使用了一種工程技術。
緬甸強震已致3455人死亡 - 天天要聞

緬甸強震已致3455人死亡

總台記者當地時間4月5日獲悉,緬甸強震目前已造成3455人死亡、4840人受傷,214人失蹤。(總台記者 林曦) 2025中央廣播電視總台版權所有。未經許可,請勿轉載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