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盛頓綜合電)美國宇航局(NASA)展開人類首項「保衛地球」測試計劃,以保護地球免受小行星撞擊威脅。
美國宇航局視頻直播顯示,航天器的高分辨率攝像機在撞擊瞬間捕捉到了小行星的特寫鏡頭。(法新社)
根據宇航局星期一(9月26日)通過視頻直播有如科幻電影情節的撞擊測試過程,該局雙小行星重定向測試(DART)航天器於星期一晚上7時14分(新加坡星期二上午7時14分)以超音速、約2萬2530公里時速成功撞擊一顆名為「雙形態」(Dimorphos)的小行星。
「雙形態」直徑約160米(體積如一座足球場),它圍繞另一顆名為「雙胞胎」(Didymos)、直徑約780米的小行星飛行。
「雙形態」(右下)直徑約160米,它圍繞另一顆名為「雙胞胎」(左上)、直徑約780米的小行星飛行(路透社)
NASA控制中心人員得知任務成功後紛紛拍手並相擁慶祝。NASA行星科學部主任格萊茲說:「我們正在開啟人類的一個新時代,在這個時代里,我們或許有能力保護自己免受危險的小行星撞擊之類的傷害。」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道,研究人員估計,撞擊位置距離「雙形態」中央大約17米。在撞擊時,兩顆小行星與地球的距離在1100萬公里以內。
DART航天器重約570公斤,主體尺寸與一輛小汽車相當,兩側各有一個完全展開後長約8.5米的太陽能電池板,搭載高分辨率攝像機和自動導航系統。它於2021年11月24日從美國加利福尼亞州范登堡太空軍基發射升空,飛向這兩顆小行星。
DART航天器重約570公斤,主體尺寸與一輛小汽車相當,兩側各有一個長約8.5米的太陽能電池板。(路透社)
這項耗資3億3000萬美元並花了七年發展的項目,是NASA首次嘗試在太空中移動小行星,以驗證通過「動能撞擊器技術」改變小行星運行軌道從而保護地球的可行性。
「雙形態」原本每11小時55分繞「雙胞胎」飛行一圈,被航天器撞擊之後,這一時間可能會縮短10分鐘,兩顆小行星之間的距離將稍微拉近。但這項任務的團隊成員說,研究人員需要大約兩個月才能確定被撞小行星的運行軌道是否發生了變化。
未來歐洲航天局將發射「赫拉」任務航天器,來深入研究這次撞擊對該雙小行星系統的影響。赫拉將對兩顆小行星進行詳細觀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