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幻照進現實!腦機接口技術讓中風18年的失語患者「流利說話」

2025年04月01日04:20:12 科學 1492

財聯社4月1日訊(編輯 牛占林)加州大學的科學家們在腦機接口(bci)領域取得了重大進展,他們開發了一種設備,能夠實時將關於語言的思維轉化為可以說出口的話語。

這項創新的工作解決了一個關鍵問題,即延遲。長期以來,這種延遲一直阻礙着現有技術為有語言障礙的人提供及時有效的溝通。

科幻照進現實!腦機接口技術讓中風18年的失語患者「流利說話」 - 天天要聞

儘管它目前仍處於實驗階段,但科學家們希望這種腦機接口技術有一天能夠幫助那些無法說話的人發出聲音。

這項新的研究記錄了一位47歲的四肢癱瘓女性進行的測試,她在中風後18年來一直無法說話。醫生在手術中將該設備植入她的大腦,作為一項臨床試驗的一部分。

「植入設備將她想要說話的意圖轉化為流利的句子,」論文的共同作者戈帕拉·阿努曼奇帕利說。這項研究於周一發表在《自然神經科學》雜誌上。

其他用於語言的腦機接口技術通常在思考句子和計算機語音表達之間存在輕微的延遲。研究人員指出,這種延遲可能會破壞對話的自然流暢性,從而導致誤解和挫敗感,但最新的技術卻允許更流暢、連貫的語音合成流,更接近自然對話。

堪薩斯大學言語與應用神經科學實驗室的喬納森·布倫伯格評論稱,這是腦機接口技術領域的一大進步。

加州大學的一個團隊通過電極記錄了這位女性在大腦中默默說出句子時的大腦活動。科學家們利用她在受傷前的聲音製作了一個合成器,來創建她本會說出的語音。他們還訓練了一個將神經活動翻譯成聲音單元的人工智能模型。

阿努曼奇帕利表示,這個設備的工作原理和現有的實時轉錄系統很相似,都是把一種信號轉換成另一種形式。但它更先進,因為它可以直接從大腦信號中獲取信息,幫助那些無法說話的人重新獲得交流的能力。

據悉,這個植入設備本身位於大腦的語言中樞,可以更好地「收聽」大腦信號,這些信號會被翻譯成組成句子的語言片段。

阿努曼奇帕利稱這是一種「流式處理方法」,每80毫秒的語言片段就會被發送到錄音設備中,可以大大改善交流的流暢性。「它不會等到一句話說完才處理,而是在說話的過程中實時處理。」

不過他聲稱,在這項技術準備好廣泛應用之前,還需要進行更多的研究,但只要「持續投資」,十年內就可以為患者大規模提供這項技術。

布倫伯格表示,如此快速地解碼語言有潛力跟上自然語言的快速節奏。他還補充說,使用語音樣本將是使語言更加自然的一個重大進步。

神經外科醫生、資深聯合首席研究員edward chang強調,這項新技術在提高失語患者生活質量方面有巨大潛力。他對人工智能的進步表示興奮,認為它們正在推動腦機接口進入更實際的應用領域。

(財聯社 牛占林)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高敏預警!「過敏星人」噩夢又來了,持續一個多月 - 天天要聞

高敏預警!「過敏星人」噩夢又來了,持續一個多月

近期隨着氣溫攀升北方部分地區與楊柳飛絮的「浪漫約會」已經開始毛毛毛毛毛將「平等地鑽進每一個鼻孔」了解楊柳絮楊樹、柳樹是北方常見的樹種,栽植歷史悠久。而飛絮則來自它們的雌株,是樹種傳播和繁育後代的一種生理現象,也是植物自然生長過程中產生的必然
以科技創新開闢生物製藥新賽道 - 天天要聞

以科技創新開闢生物製藥新賽道

轉自:黑龍江日報免疫球蛋白生產車間。□文/攝 本報記者 孫銘陽在哈爾濱利民經濟技術開發區四平路77號,一家現代化生物醫藥企業正以蓬勃之勢崛起。
壽命長短,頭髮先知?醫生:壽命長的人,頭髮會有4個特徵 - 天天要聞

壽命長短,頭髮先知?醫生:壽命長的人,頭髮會有4個特徵

導 語白頭髮越長越多是怎麼回事?45歲的老李近來發現自己的頭髮白得越來越快,不禁感慨歲月不饒人。一天,他與好友老張在公園裡散步,聊起了各自的近況。老李嘆氣道:「我這頭髮,白得真快,看來是真老了。」朋友卻笑着安慰他:「你這頭『少年白』是福氣!我聽說長白頭髮的人不容易患癌呢!」隨即,朋友就給老李的微信彈了...
我的和田老師——我在研究室的工作習慣 - 天天要聞

我的和田老師——我在研究室的工作習慣

和田先生公司的研究院在日本姬路市,位於神戶南側的小城市,該公司的主打產品有PEO(聚環氧依稀)和SAP(高分子吸水性樹脂),是面向中國出口量最大的產品。PEO主要是製造生活用紙的紙漿分散劑,全世界有三家,美國一家,日本兩家,台灣一家是和田先
研究發現石榴皮可用來製作可食用的草莓保鮮塗層 - 天天要聞

研究發現石榴皮可用來製作可食用的草莓保鮮塗層

如果你吃過石榴,一定會知道石榴的很大一部分是由厚厚的果皮組成的——這些果皮通常會被扔掉。然而,這些果皮就可以用作可食用的塗層,幫助防止草莓腐爛。將試驗草莓浸入石榴提取物塗層中雖然所有水果都容易變質,但草莓的保質期特別短。
《科學》警示:1歲前接觸抗生素,可能增加糖尿病風險! - 天天要聞

《科學》警示:1歲前接觸抗生素,可能增加糖尿病風險!

2025年3月7日,發表於知名期刊《科學》雜誌的一項研究探討了生命早期微生物對胰島β細胞發育及糖尿病風險的影響。研究發現,在嬰兒期關鍵發育階段接觸抗生素(納入本項研究的小鼠相當於人類嬰兒 7 至 12 個月),會抑制胰島β細胞的生長,進而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