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頭版關注!青島海研:邁出「數讀」海洋的關鍵一步

2022年06月29日08:11:06 科學 1591

《青島日報》頭版關注!青島海研:邁出「數讀」海洋的關鍵一步 - 天天要聞

《青島日報》版面截圖

深海藏有豐富的資源和無窮的潛力,但廣袤的海洋就如同一處待開採的寶藏,需要人們不斷探索。

我國海洋領域研究專家曾表示,200米以深的海域佔地球海洋總面積超過90%,這些海域不僅蘊藏着豐富的漁業礦產資源,同時對調控地球系統演變、探索人類生命起源都具有重要意義。然而,當前人類對深海世界的認識甚至要淺於對月球表面的了解,對深海的探索一定程度上還處於「盲人摸象」階段。因此,我們向「深藍」挺進的路還很長。

《青島日報》頭版關注!青島海研:邁出「數讀」海洋的關鍵一步 - 天天要聞

「人類對海洋的了解遠不如對太空的了解。」青島海研電子有限公司總經理溫琦如是說。

如果想認識海洋、了解海洋,那麼首先要通過海洋觀測獲取數據——這是海洋安全保障、海洋經濟發展、海洋資源開發、海洋生態環保等實施的關鍵基礎。海洋觀測技術涉及海洋傳感器、觀測裝備和觀測網絡等多方面關鍵技術。但與美歐相比,我國海洋觀測技術發展起步較晚。

《青島日報》頭版關注!青島海研:邁出「數讀」海洋的關鍵一步 - 天天要聞

青島,青島海研電子作為致力于海洋觀測技術和裝備的民營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已獲得70餘項自主知識產權,圍繞海洋立體觀測監測方向,對多個細分領域實現專利覆蓋。近年來,企業憑藉核心技術,日益被「業內」所認可——與國家衛星海洋應用中心、中國科學院聲學研究所中國科學院多個涉海院所、中國自然資源部下屬海洋相關事業單位,中國海洋大學、中國地質大學等涉海高校,中船重工、中國聯通等多家央企合作。

多參數漂流觀測浮標是海研電子的主打產品之一,在位於李滄區的青島海研電子有限公司展廳,可以看到公司自主研發的「波浪精靈」。作為浮標,其區別於大眾印象中通過錨鏈固定在水底的大型浮標站,是一個高約80厘米、直徑約80厘米的浮標「小精靈」,由316不鏽鋼浮標殼體、一次性儲能單元、北斗GPS定位系統以及通訊系統(北斗、4G、天通、銥星等多種方式可選)組成。浮標「搭載」近海定點觀測海面波高、波周期、波向和水溫監測的小型浮標測量系統,用於沿岸海洋環境監測站波浪觀測工作和近岸環境監測工作,測量要素包括海浪的高度、周期、波向等特徵值,並可依據測量數據估計海浪功率譜、方向譜等。

《青島日報》頭版關注!青島海研:邁出「數讀」海洋的關鍵一步 - 天天要聞

「以前,海洋設備偏向進口,這種小型浮標多是從國外購置。我們由算法和材料入手,着力於數據回傳的實時性、有效性和穩定性,自主研發這款設備,為國內首創。」溫琦介紹,投入使用的設備最長已實現18個月的有效觀測並還在繼續工作,設備最遠到達太平洋夏威夷海域的北端。

溫琦說,企業涉海領域設計推出的產品已有200餘個。在這些產品中,既有全國首套能在水深6000米以內的海底長期連續工作的深海海底三腳架觀測系統,此觀測系統獲得山東省首台(套)關鍵技術裝備,也有全國首台浮標用無人值守絞車

《青島日報》頭版關注!青島海研:邁出「數讀」海洋的關鍵一步 - 天天要聞

「海洋給我們提供了最早成長的沃土,這裡有足夠穩定的成長空間。下一步,我們要尋求更大的市場去拓展,就要去向第一產業邁進。」溫琦所說的更大空間和市場,指向的是耕海牧漁的「智慧水產」領域。

在溫琦看來,企業致力於「智慧水產」將在更廣大領域深耕海洋。「我們的優勢是傳感器,這可以應用在海洋牧場等領域,為其進行相關數據的觀測提供數據支撐。」溫琦介紹,比如企業研發的營養鹽傳感器產品是國家重點研發項目成果,由中科院與青島海研電子有限公司聯合研發,以及時了解水體富營養化程度。

以往監測營養鹽數據,需要人工取水後到實驗室進行試驗。而這台設備完全模擬手工法操作,將其投放到監測水域,即可實現設備自動化試驗,並同步傳回試驗數據。值得一提的是,僅1台儀器可同時高質量完成亞硝酸鹽、氨氮、硅酸鹽等5種營養鹽的原位在線監測。

《青島日報》頭版關注!青島海研:邁出「數讀」海洋的關鍵一步 - 天天要聞

這些年,基於企業不斷研發、不斷推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涉海產品,企業營業收入年增長率達到80%,去年營業收入近億元。作為一家高成長性企業,時下,海研已入選青島市高新技術企業上市培育庫,溫琦為企業確定5-6年時間上市的「小目標」。而其更為遠大的目標,則是要做基於漂流浮標的數據服務。

溫琦說,隨着物聯網技術和衛星通訊技術的普及,加之海研自主研發的傳感器,企業計劃通過逐年遞增的方式,最終實現全球3萬套以上漂流浮標的投放——這接近於在大洋上實現每150公里的網格觀測,由此建立起漂流浮標觀測網,為相關單位提供數據服務,助力其實現更精準的預測預報。

覺得好看,請點這裡↓↓↓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歷史上最慘的宇航員! - 天天要聞

歷史上最慘的宇航員!

謝爾蓋·克里卡廖夫,這位前蘇聯宇航員的傳奇經歷,無疑是人類航天史上濃墨重彩的一筆。他的太空生涯跨越了蘇聯和俄羅斯兩個時代,見證了航天科技的飛速發展和國際合作的新篇章。克里卡廖夫不僅以其卓越的航天技術贏得了世界的尊重,更以其堅定的信念和不懈的努力,成為了宇航員們心中的楷模。
廣東啟動2024年國際生物多樣性日宣傳系列活動 - 天天要聞

廣東啟動2024年國際生物多樣性日宣傳系列活動

5月19日,以「生物多樣性,你我共參與」為主題的「5·22」國際生物多樣性日宣傳活動在廣州舉辦,本次活動由廣東省林業局、廣州市林業和園林局、廣州市生態環境局聯合主辦。記者從廣東省林業局獲悉,目前廣東在全省同步啟動2024年國際生物多樣性日宣傳系列活動,各地通過開展生態徒步行、野生動植物標本展、生物多樣性科學畫...
人工智能如何運用於數學、腦科學、生物醫藥?三位院士這樣說 - 天天要聞

人工智能如何運用於數學、腦科學、生物醫藥?三位院士這樣說

隨着人工智能的發展,各學科與AI技術的合作為其發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在18日舉行的上海復旦大學校友會成立四十周年大會暨首屆科技文化節開幕式上,三位中國科學院院士與人工智能專家圍繞AI與數學、腦科學、生物醫藥的融合運用展開對話。 左一到左五分別為:上海人工智能實驗室數字經濟研究執行負責人楊燕青,中國...
日本東京地方法院駁回AI「發明」專利申請:發明人僅限於人類 - 天天要聞

日本東京地方法院駁回AI「發明」專利申請:發明人僅限於人類

IT之家 5 月 19 日消息,據 NHK 報道,當地時間周五,日本東京地方法院就 AI「發明」的設備是否能獲得專利一事作出裁決 —— 以「發明人必須是人類」為由,裁定不為其授予專利。據報道,居住在美國的原告為人工智能自主發明的設備申請專利,發明人的名字卻是「自主發明本產品的人工智能 DABUS」。早在三年前,專利局就已經...
追江豚|銅陵張明浩:將綠水青山留給下一代 - 天天要聞

追江豚|銅陵張明浩:將綠水青山留給下一代

「我曾經親眼看着白鱀豚的離去,現在絕對不能讓江豚離開我們了。」從上個世紀九十年代開始,張明浩就開始從事長江野生動物保護。三十年來,張明浩經歷了過度捕撈、水質污染,最嚴重的時候銅陵江面幾乎無魚可釣。如今,隨着長江十年禁漁、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江面上魚群嬉戲,代表長江生態的物種江豚再度歸來。「目前在銅陵...
全球首例古潛山裸眼側鑽分支井技術在中國氣田應用 - 天天要聞

全球首例古潛山裸眼側鑽分支井技術在中國氣田應用

中新社天津5月19日電 (王在御 王君妍)記者19日從中國海油天津分公司獲悉,全球首例古潛山裸眼側鑽分支井技術在中國首個千億方大氣田——渤中19-6凝析氣田成功應用,標誌着中國在深層潛山油氣藏開發方面取得重大技術突破。
抗量子密碼與信息安全學術研討會在武漢召開 - 天天要聞

抗量子密碼與信息安全學術研討會在武漢召開

「面向AI爆髮帶來的極大算力需求,對RISC-V的需求也將快速增加。」在5月18日舉行的「2024年抗量子密碼與信息安全學術研討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倪光南表示,CPU架構對芯片設計全產業鏈都具有重要影響,入選《MIT科技評論》十大突破性技術的RISC-V,因其模塊化、可定製化、靈活開源等特點,正進入高速發展階段。2024年抗量...
馬斯克最新動作:正式開始招募第二個接受腦機植入的受試者 - 天天要聞

馬斯克最新動作:正式開始招募第二個接受腦機植入的受試者

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報道,當地時間17日,腦機接口公司「神經連接」創始人馬斯克宣布,繼年初首個參與該公司腦機設備植入實驗的患者手術成功100天後,正式開始招募第二個接受腦機植入的受試者。今年1月,公司完成首例腦機接口設備的人體植入手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