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數字建造技術創新中心主任駱漢賓:生物建造催生建築業綠色業態革命|2025年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

2025年07月05日22:32:03 科學 1153
國家數字建造技術創新中心主任駱漢賓:生物建造催生建築業綠色業態革命|2025年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 - 天天要聞

7月5日下午,在2025年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論實踐與創新」主題論壇上,國家數字建造技術創新中心主任駱漢賓圍繞「生物建造推動工程建造綠色低碳」主題進行案例分享。

生物建造,一般指基於生物系統(主要包含微生物)的環境適應性規律,利用生物學原理與工程學方法,形成更智能、高效、環保的工程建造方式。

駱漢賓介紹,生物建造作為一種全新的生態自然和諧共生的建造理念,將可再生性、高效性與生態友好性系統整合於建築工程全周期,重構健康、低碳、可持續的建造新範式,催生建築業綠色業態革命。

「在當前生物建造領域,微生物礦化是研究熱點,中國在該領域的研究力度不斷加大,主要研究機構包括中國科學院、東南大學以及南洋理工大學等。」駱漢賓說。

國家數字建造技術創新中心主任駱漢賓:生物建造催生建築業綠色業態革命|2025年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 - 天天要聞

論壇現場

生物礦化形成碳酸鈣沉積物,即生物水泥,可逐漸替代傳統水泥。生物水泥具有顯著的環保優勢,有着室溫反應、低能耗、低碳排放、少污染甚至無污染等特點,相較傳統水泥更節能環保,但強度普遍偏低。

什麼因素影響生物水泥力學性能?駱漢賓介紹,生物、材料、工藝貫穿微生物礦化建造的始終,影響着生物水泥力學性能。我國經過不斷研究,通過生物礦化過程調控、材料微結構與性能調控、工程應用中的工藝技術調控等方法,顯著增強了生物水泥性能。

「生物建造驅動建築向『生態—智能』雙軌進化,突破生物基材料局限,實現工程與自然的有機融合。通過生物響應機制,賦能建築自清潔、自修復、自適應能力,構建工程與環境共生型技術矩陣,為下一代土木工程建造開闢了一個新的發展領域,推動土木行業向著生態化和可持續化方向邁進。」駱漢賓說。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文/ 王瑤 彭林元

圖/ 陽茜

編輯 王小婷

二審 楊韜

三審 劉丹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著名情報學家冷伏海逝世,享年62歲 - 天天要聞

著名情報學家冷伏海逝世,享年62歲

澎湃新聞記者從相關方面獲悉,中國科學院科技戰略諮詢研究院研究員、中國科學技術情報學會常務理事、中國國防科學技術信息學會理事、中國圖書館學會學術研究委員會圖書館基礎理論專業委員會原副主任、國家保密戰略專家諮詢委員會專家委員、北京市海淀區第十七
剛剛!中國電信和政府組建一家公司,這個公司來頭不小! - 天天要聞

剛剛!中國電信和政府組建一家公司,這個公司來頭不小!

近日,海南省政府與中國電信共同組建的海南數據產業服務有限公司正式成立,相信大家看到這都會好奇這家公司是幹什麼的?中國電信又有什麼大動作了嗎?下面我們就展開來聊聊吧,僅供參考哦!解決行業痛點。以往的中小企業想用現實數據來優化生產流程,卻面臨合
前國際古生物學協會主席、英國皇家科學院院士邁克爾·本頓:貴州三疊紀化石群改寫地球生命演化認知|2025年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 - 天天要聞

前國際古生物學協會主席、英國皇家科學院院士邁克爾·本頓:貴州三疊紀化石群改寫地球生命演化認知|2025年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

7月5日下午,在2025年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傳承地質魅力·續寫文明華章——推動地質公園與生態文化多樣性融合發展」主題論壇上,前國際古生物學協會主席、英國皇家科學院院士Michael J. Benton(邁克爾·本頓)教授圍繞「三疊紀化石
非洲地下的深層地球脈衝正在撕裂非洲大陸 - 天天要聞

非洲地下的深層地球脈衝正在撕裂非洲大陸

地幔的垂直運動是導致地球表面發生大規模地質變化的驅動力之一。這些地幔上升流,有時被稱為地幔柱,被認為在一些重大的地質轉變(例如大陸漂移)中發揮着作用。目前,在非洲大陸地下發現了一種類似、微妙卻意義重大的現象。
科學家首次目睹海底「慢滑」地震 - 天天要聞

科學家首次目睹海底「慢滑」地震

科學家首次直接觀察到在主要水下斷層帶釋放構造應力過程中發生的慢滑地震。此次漸進式地震事件在穿過日本海岸附近易引發海嘯的斷層段時被追蹤,該斷層段似乎起到了天然的緩衝作用,吸收了壓力。德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的研究人員將這一現象比作一條斷層線沿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