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大爺年輕的時候是一名資深銷售,年輕時候為了跑業務,不得不參加各種酒局,經常把自己灌得爛醉。
一來二去這種「不得不」就變成了習慣,退休之後每天不喝兩口酒就感覺渾身不舒服,身邊人常常勸他戒酒,他反倒說「酒是糧食精,越喝越年輕」。
然而過了75歲之後,他身體中的各個器官都開始發生着變化,與同齡人相比他的記憶力越來越差了、走路也越來越不穩,就連精神頭都大不如從前。
這讓很多人產生疑問,是所謂的「酒是糧食精」到底從哪來的?為何每天喝酒的人身體會與同齡人大不相同呢?
一、酒是糧食精,越喝越年輕?
「酒是糧食精,越喝越年輕」是一句在民間流傳甚廣的俗語,常常被用來勸酒或自我調侃的一種「理論依據」。
這句話的誕生與釀酒工藝和糧食崇拜有關,但從科學的角度來看卻存在一定的悖論。
傳統的釀酒技術是以高粱、青稞、豌豆、大米等穀物為原料,經過發酵蒸餾後提取精華。古人認為酒的釀造濃縮糧食的營養,因此將其稱為「糧食精」。而在詩詞、祭祀中,酒還被賦予了豪邁或雅緻的象徵,李白的「舉杯邀明月」,則讓喝酒成為了一件樂事。
不過很多人不清楚的是,這句俗語還有下半句「茶是樹中魂,越品越精神」。
所強調的並不只是飲酒,而是提醒人們適度品飲的養生觀。隨着現代醫學的發展,飲酒反倒成為了損傷身體健康的罪魁禍首,所謂的「益處」也十分有限。
紅酒中確實有抗氧化劑,但是其效果遠遠不如新鮮的蔬果。而酒精對血管產生的擴張效果,確實能讓人感到「暖身活血」。
但實際上這只是血管的應激反應而已,長期飲酒非但不會促進血液流通,反倒會損傷血管彈性,引發動脈硬化等疾病。
現如今酒精已經被世界衛生組織列為「1類致癌物」,與肝癌、食道癌等多種癌症相關。
社會上有「安全飲酒量」的標準,也就是男性每天飲酒不得超過2兩白酒。但這一標準只是基於統計的風險閾值,並非健康推薦。醫學雜誌《柳葉刀》中明確指出,安全飲酒量為「0」。
若是我們每天都飲酒的話,年輕時候可能只是會出現啤酒肚,但到了75歲之後身體卻會出現非常明顯的變化。
與同齡人相比一眼就能看出差距。
二、每天都喝酒75歲後會怎樣
酒精會長期抑制神經系統,導致腦細胞出現萎縮。
到了75歲之後,長期飲酒者就會出現記憶力衰退、反應遲鈍等情況,誘發老年痴呆的風險比不飲酒者高出10%-30%。而睡前飲酒雖說能短暫助眠,但也會干擾我們的深度睡眠,第二天會出現疲勞、注意力不集中等情況。
長期飲酒除了會對大腦造成影響之外,對肝臟也會造成極大的損傷。90%的酒精都由肝臟代謝,每天飲酒超過30克酒精,75歲後患酒精性肝病的風險大大提升。
長期飲酒者脂肪肝-肝炎-肝硬化是典型進程,70歲後肝臟代謝能力減弱,毒素堆積更容易致癌。
長期飲酒到了75歲之後,血壓也會比同齡人更高。
酒精會刺激血管收縮,長期飲酒者75歲之後高血壓發病率比不飲酒者高出20%-42%。
高血壓則會進一步誘發腦梗、心梗等諸多疾病,即便是被認為「安全」的紅酒,也同樣會增加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的風險。
長期飲酒者與同齡人相比,也更容易患上骨質疏鬆。
酒精會抑制鈣的吸收,長期飲酒者骨密度比同齡人低10%-15%,75歲之後更容易骨折,並且恢復的時間也是不飲酒者的三倍。
酒精還會損傷神經信號傳導,導致肌肉流失,最常見的表現就是步態不穩、極易摔倒。
不過若是長期飲酒者突然在70歲後戒酒,極有可能引發戒斷反應,每周適量減少飲酒量,逐漸戒酒才最安全。
並且戒酒這件事,越早越好,但哪怕是過了70歲後在戒酒,也一點也晚。
三、只要戒酒無論何時都不晚
40歲戒酒是對身體的黃金修復時期。40歲前幹細胞再生能力強,戒酒6個月,脂肪肝就能逐漸逆轉,肝功能指標也基本恢復正常。
同時酒精對大腦的抑制也會解除,只要1-3個月就能感覺自己的注意力、記憶力顯著提升,情緒也變得更加穩定。
40歲-60歲這一階段戒酒,雖說肝臟的再生能力會下降,但只要我們保證1年不飲酒,輕度的肝纖維化就能停滯甚至部分逆轉,肝癌的風險也會降低50%。
戒酒之後6個月,高血壓會出現下降的情況,中風風險也大大降低,為之後的老年生活奠定健康基礎。
60歲之後戒酒,能夠讓大腦「清醒重啟」,睡眠質量也大大提升,上了年紀之後不容易患老年痴呆。同時我們骨骼的鈣吸收能力也得到回復,摔倒後骨折的風險也有所下降。
此時戒酒就是在給我們壽命「充值」,哪怕是75歲之後戒酒,也能夠將預期壽命延長2-3年。
酒精從來不會給身體帶來好處,只會干擾人體自帶的修復程序。
無論多晚開始戒酒,都會讓身體系統重新恢復運行,將毒素清除出體外。不喝酒的清醒時光,也同樣能為我們帶來更長的光陰。
結語
科學研究表明,適量飲酒不會對身體健康造成危害,但現實生活中,真能做到「適量」的人寥寥無幾。
而每天小酌一杯這樣的習慣,雖說不會在年輕時顯現出來,在步入老年後,卻會對我們的身體造成影響,各項機能都將遠不如同齡人。
我們的心臟、神經、肝臟、血管,都會因為酒精的作用受到損傷。因此若是想有一個健康的晚年生活,減少飲酒頻率和飲酒量是最直接的方式。若想更好的守護身體健康,戒酒才是最有效的方式。
若是自己戒酒有困難,不如尋找專業人士的幫助,為晚年健康打下牢固的基礎。
有人說「男人不喝酒,活那麼長沒意義」,但這句話卻可以反過來說,「人一生的壽命不過三萬多天,除了喝酒之外處處都是意義。」
【參考資料】
巧奪天工 2025.1.15 酒不是害人精嗎?為何老話卻說:酒是糧食精,越喝越年輕?
廣西疾控 2023.6.16 酒是糧食精,越喝越年輕?常說這話的人都……
青島廣播 2025.7.5 調查發現:每天都喝酒的人,多數到75歲後,身體或變成了這樣
生命時報 2018.4.25 每周攝入酒精不超100克的人,你可能比同齡人更長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