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歲患者胸悶氣促,兩院聯手給心「換個門」!

2024年09月27日02:44:01 健康 1482

時常感到胸悶氣喘、心慌心悸、心絞痛?警惕心臟疾病成為埋伏在老年人體內的「炸彈」!

隨着人口老齡化,心臟瓣膜疾病逐漸成為僅次於高血壓冠心病的第三大心臟疾病。在過去,開胸手術一直是治療瓣膜病的標準方法。如今,隨着醫療技術的發展,拯救心臟的大門也有了妙招——「經導管主動脈瓣置換術(TAVR)」。

近日,雲浮市人民醫院心血管內科團隊在主任廖尚宇的帶領下,在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教授修建成及其團隊的指導下,再次完成一例高難度經股動脈主動脈瓣膜置換術(TAVR),讓患者重獲健康的「心門」。

68歲患者胸悶氣促,兩院聯手給心「換個門」! - 天天要聞

本次手術團隊

「這半個月來,我總是感到胸悶、氣促。心臟彩超檢查提示我存在嚴重的主動脈瓣病變,需進行手術治療。」68歲的黃先生說,遷延難愈的病情及嚴重下降的生活質量令他苦不堪言。輾轉多家醫院後,黃先生最終選擇在雲浮市人民醫院接受TAVR手術治療。

廖尚宇接診後,立即組建由心內科、重症醫學科麻醉科、影像科等相關專科組成手術團隊,線上與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修建成教授團隊進行遠程術前討論,對患者病情進行全面、詳細的評估。

相關檢查提示,黃先生不僅心功能差、主動脈瓣重度狹窄,且合併嚴重冠脈病變,手術過程中極易出現心跳驟停、低心排、循環崩潰等危急情況。手術團隊經過分析討論,制定了個體化手術策略,充分準備了應對術中可能出現的緊急情況的預案。

68歲患者胸悶氣促,兩院聯手給心「換個門」! - 天天要聞

術前CT報告

果不其然,術中驚險環生!患者的冠脈病變情況比檢查後預想的結果更加嚴重,心血管內科手術團隊立即調整治療策略,先介入治療冠脈病變。在右冠介入過程中,由於患者血管狹窄嚴重,斑塊不穩定,出現血管急性閉塞,患者的血壓及心率瞬間下降。

68歲患者胸悶氣促,兩院聯手給心「換個門」! - 天天要聞

術中嚴重的冠脈病變

然而,手術醫生並未慌亂,他們有條不紊地送入導絲、擴張血管、釋放支架,熟練解決右冠及左主幹嚴重狹窄問題。接着主動脈根部造影、快速起搏、球囊預擴張、瓣膜過弓、釋放支架、瓣膜及左主幹支架對吻……經過一番行雲流水的操作,手術團隊順利完成手術。

68歲患者胸悶氣促,兩院聯手給心「換個門」! - 天天要聞

冠脈支架植入術後

術後,患者各項生命指征平穩,心功能明顯好轉。該院心血管內科團隊再次出色完成「守門員」使命,讓黃先生重獲健康的「心門」,人生再次起航。

68歲患者胸悶氣促,兩院聯手給心「換個門」! - 天天要聞

術後造影觀察,瓣膜形態良好

據了解,TAVR手術是一種微創的心臟瓣膜置換術,相比傳統瓣膜手術來說,具有創傷性小、恢復快的優點。但手術複雜、難度高,對手術團隊的專業技術要求高。手術通過導管介入技術,將人工瓣膜輸送到主動脈瓣區域,替換病變的主動脈瓣,從而恢復瓣膜功能。

廖尚宇表示,TAVR手術的成功開展得到了南方醫院心血管內科的大力支持和指導,這標誌着雲浮市人民醫院心血管內科微創治療已達到省內先進水平,進一步推動了省高水平醫院建設。

南方+記者 王謝思齊

通訊員 雲醫軒

【作者】 王謝思齊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客戶端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初發高血壓要不要長期服藥,我的抗壓十年給出答案 - 天天要聞

初發高血壓要不要長期服藥,我的抗壓十年給出答案

早晨監測血壓122/74,心率68,忽然想到一個粉絲給我的留言:初發高血壓要不要長期服藥?我53歲那年因擔任一項壓力比較大的工作,忽然血壓高了起來,高的很嚇人,不急不嚷還要150/100,稍微遇到急人急事,嚯一下170/120,關鍵是頭巨痛
每天早餐加一物,全身炎症、癌症風險都降低! - 天天要聞

每天早餐加一物,全身炎症、癌症風險都降低!

提到「核桃」,很多人都認為吃核桃補腦,但也有不少人持懷疑態度。2025年2月,雷丁大學的研究人員在《食物與功能》期刊上發表的一項研究發現:早餐中加點核桃,可以對記憶有延遲保護作用,並改善大腦認知功能。
劉紹武:決瀆湯,一個利水消腫的「萬能方」 - 天天要聞

劉紹武:決瀆湯,一個利水消腫的「萬能方」

劉紹武:決瀆湯,一個利水消腫的「萬能方」「水腫」在中醫學和西醫學理論中都分為多種,中醫會按照陰陽臟腑分型,西醫會按照原發病分類,由此衍生出的治療方法也多種多樣。而今天小編要與大家分享的,是「三部六病」學說創立人劉紹武先生治療水腫的專方——調
當我們失去了才知道它到底有多珍貴! - 天天要聞

當我們失去了才知道它到底有多珍貴!

你是不是也有這種感覺,當人健康的時候,健康就像陽光雨露一樣平凡,我們甚至忽視它的存在,對於我們來說,好像健康就應當屬於我。可是,在這個世界上有多少應當的事呢?健康與疾病僅僅是我們所熟悉事物的一體兩面,無所謂先後,也無所謂輕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