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類人血壓降到正常反而危險!尤其中老年人,避免這三個「坑」

2024年03月13日17:45:47 健康 1674

在閱讀此文前,誠邀您點擊一下「關注」,既方便您進行討論與分享,又給您分享更多的專業健康知識,為您的健康保駕護航,感謝您的支持。


「老李,你這血壓測得可真勤快啊!」醫生笑着打趣道,一邊查看着老李手腕上的自動血壓計。

老李是個典型的北京大爺,今年剛剛退休,以前是個公交車司機。每天準時送孩子們上學,接着忙碌一整天,這些年來,他的生活就像他的公交車一樣,按部就班,從未偏離軌道。

這幾類人血壓降到正常反而危險!尤其中老年人,避免這三個「坑」 - 天天要聞

自從退休後,老李有了更多時間關注自己的健康。最近,他特別關注血壓這個話題。他身邊的朋友們,都在討論怎麼降低血壓,怎麼保持血壓穩定。老李也不例外,成天帶着血壓計量血壓,生怕一不小心就「出問題」。

「你這血壓一直都控制得很好嘛,我看你這麼上心,倒是有點過了。」醫生邊說邊查看老李的血壓記錄,「不過,你知道嗎?有些高血壓患者,血壓降得太低反而不好。」

這幾類人血壓降到正常反而危險!尤其中老年人,避免這三個「坑」 - 天天要聞

「這...這是真的嗎?」老李驚訝地問。

「當然了!」醫生笑着說,「其實,對於某些特定的高血壓患者,血壓降得太低,反而會增加心血管事件的風險。」老李聽後一臉好奇,「這我可頭一次聽說,那我應該怎麼做呢?」

醫生點了點頭,開始慢慢解釋:「首先,你得知道,並不是所有高血壓患者都適合把血壓降得太低。比如年紀大的高血壓患者,或者有心血管疾病史的人,他們的血壓不宜降得太低。太低了,反而可能導致血液供應不足,增加心腦血管疾病的風險。」

這幾類人血壓降到正常反而危險!尤其中老年人,避免這三個「坑」 - 天天要聞

老李點頭表示理解,又問:「那我應該怎麼監控自己的血壓呢?」醫生微笑着說:「關鍵是要合理控制。你可以定期來醫院檢查,或者在家自我監測。但重要的是要避免『三個坑』。」

「什麼『三個坑』?」老李好奇地問。

這幾類人血壓降到正常反而危險!尤其中老年人,避免這三個「坑」 - 天天要聞

醫生繼續解釋:「第一,過度緊張。很多人一提到血壓就緊張,結果越緊張血壓越高。所以,放鬆心態很重要。」

「第二,盲目跟風。現在有各種各樣的降壓方法和偏方,但並不是所有方法都適合每個人。要根據自己的身體狀況,選擇合適的方法。」

這幾類人血壓降到正常反而危險!尤其中老年人,避免這三個「坑」 - 天天要聞

「第三,忽視生活方式的調整。很多人只關注藥物治療,忽略了飲食、運動等生活方式的改善。其實,這些才是高血壓管理的基石。」

老李聽得認真,點點頭,表示理解。隨後,他又問了一個問題:「那醫生,我聽說低鹽飲食對控制血壓很有幫助,是真的嗎?」

這幾類人血壓降到正常反而危險!尤其中老年人,避免這三個「坑」 - 天天要聞

醫生回答:「確實如此。低鹽飲食對於控制血壓非常有幫助。但並不是說完全不吃鹽。合理的攝入量是關鍵。通常建議每日鹽的攝入量不超過5克。」

老李滿意地笑了,表示今後會更加註意這些細節。醫生也提醒他,定期複診,及時調整治療方案。就這樣,老李帶着醫生的建議,踏上了健康管理的新旅程。

這幾類人血壓降到正常反而危險!尤其中老年人,避免這三個「坑」 - 天天要聞

關於健康您有什麼看法?歡迎評論區一起討論!

這幾類人血壓降到正常反而危險!尤其中老年人,避免這三個「坑」 - 天天要聞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美國肥胖兒童激增 每5名兒童中有1人肥胖 - 天天要聞

美國肥胖兒童激增 每5名兒童中有1人肥胖

新華社北京5月23日電 美國白宮22日發佈的報告顯示,超過五分之一的美國6歲以上兒童肥胖。在20世紀70年代,這一比例還不到二十分之一。 白宮發佈名為《讓美國再次健康》的報告,其數據顯示上世紀70年代,「每20名兒童中肥胖者不到1人」;現在肥胖兒童比例則為每5人中超過1人,比上世紀70年代增長超過270%。數據還顯示,同一...
29歲徐嘉余回應年齡挑戰:游完後頭痛欲裂,缺氧到極致 - 天天要聞

29歲徐嘉余回應年齡挑戰:游完後頭痛欲裂,缺氧到極致

在昨晚舉行的全國游泳冠軍賽男子200米仰泳決賽中,徐嘉余以1分57秒56的成績獲得冠軍。賽後,徐嘉余接受了CCTV5《體壇晨報》採訪,徐嘉余表示:200米的確對我這個年紀還是很大的一個挑戰,也去嘗試了年輕時候的游法,前面去遊了一個54秒的成績,後面的確是感受到了年齡帶給我的巨大挑戰。看起來像在放水,其實對我來說可能就...
糖尿病人一天中血糖可能升高的三個時間點 - 天天要聞

糖尿病人一天中血糖可能升高的三個時間點

感謝你的閱讀,友情提醒:本文內容僅供參考,如有不適請線下就醫問診。糖尿病作為一種當今社會十分常見的慢性代謝性疾病,如何精準控糖,早已經成了所有患者必修的一門課程。但很多糖友應該都有這樣的體會,明明有時生活習慣都差不多,但血糖監測的時候卻是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