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注意!貧血、骨痛、浮腫要當心這個血液病

2023年03月15日23:27:13 健康 7482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張華

圖/新華社

骨痛、骨折、水腫、嚴重腎損……這些看似不相關的癥狀竟然是多發性骨髓瘤。「超過一半的患者年齡大於60歲,而且以男性居多。由於早期癥狀與骨科、腎病科等疾病容易混淆,因而老年人出現以上癥狀應引起重視。」在2023國際多發性骨髓瘤關愛月(3月份),近日,來自廣東省人民醫院、中山大學附屬腫瘤醫院、南方醫院血液科專家提醒基層醫生和患者留意多發性骨髓瘤。

老年人注意!貧血、骨痛、浮腫要當心這個血液病 - 天天要聞

平均診斷年齡為69歲,老年人易中招

「我們醫院血液內科一年新診斷約100例多發性骨髓瘤患者,我們統計了一下,平均發病年齡為63歲。也就是說,這個病好發於老年人。」廣東省人民醫院血液內科教授鍾立業向記者介紹,多發性骨髓瘤是血液系統惡性腫瘤,是血液系統第二大常見的惡性腫瘤。患者發病後,骨髓中的漿細胞會異常增生,導致無法正常生成免疫球蛋白,同時侵犯造血及其他系統。

據統計,我國每年多發性骨髓瘤新發病例數達27800例,發病率已超過急性白血病,位居血液系統惡性腫瘤第二位。患者的中位發病年齡為59歲。「約60%以上的患者在發病初期或者在疾病進展過程中會出現骨痛和骨折的現象。」鍾立業說。

隨着中國老年人口基數的不斷增長,多發性骨髓瘤的發病率也將呈上升的趨勢。中山大學附屬腫瘤醫院血液腫瘤科夏忠軍教授指出,由於這個疾病的癥狀複雜,其誤診率達到55%。因此,提醒中老年患者,如果出現以下癥狀,應儘早到血液科就診,通過血尿檢查、骨髓穿刺及活檢等相關檢測判斷是否患病:

(1)骨痛、全身廣泛骨質疏鬆、病理性骨折;

(2)水腫、蛋白尿及嚴重腎損害,尤其伴球蛋白明顯增高者;

(3)貧血,疲乏、食慾下降,尤其貧血程度與初診疾病嚴重程度不符;

(4)長期反覆且不易控制的感染。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省醫由血液內科牽頭實施的是多發性骨髓瘤的多學科診療(mdt)模式,即骨科、腎內科、神經科等13個科室組成一個團隊,各科在臨床上發現疑似多發性骨髓瘤的患者,則將病人轉介給血液科進行規範診療。

目前仍不可治癒,但患者也可獲得很好的生存期

與其他多數腫瘤一樣,多發性骨髓瘤也是無法治癒的。那麼得了多發性骨髓瘤能生存多久?「中腫每年可接診400餘例多發性骨髓瘤患者,是華南地區最大的。以往生存期可能就3-5年,現在可以達到5-7年,不少患者也可以生存10年以上。」夏忠軍教授指出,以前無葯可治,遇到複發難治的患者是很大的挑戰。比如距離最近一次治療2個月內疾病進一步發展的患者,醫生往往也是束手無策。

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血液科教授魏永強指出:「多年來,多發性骨髓瘤領域不斷取得突破,經過蛋白酶體抑製劑、免疫調節劑等為代表的新型藥物,目前已進入免疫治療時代。對於複發難治性多發性骨髓瘤的臨床治療方法也逐漸增多,細胞療法、免疫療法等逐漸成為常用治療措施。比如治療多發性骨髓瘤的創新靶向藥物達雷妥尤單抗注射液,目前已獲批用於單葯治療複發/難治性多發性骨髓瘤成年患者;或作為聯合方案用於至少接受過一線治療的多發性骨髓瘤成年患者,及不適合自體幹細胞移植的新診斷的多發性骨髓瘤成年患者。2021年12月,達雷妥尤單抗注射液作為抗癌新葯正式被納入國家醫保目錄,並於2022年1月正式落地執行。患者的醫療負擔也大大減輕。」

年紀越大,治療效果就越不好。因為老年人基礎病多,身體虛弱,無法耐受足夠劑量的化療,所以在治療方案的選擇上推薦加入達雷妥尤單抗的drd方案,這個方案能夠持續為患者帶來更高的無進展生存期獲益及深度緩解,而且在年齡≥75歲的老齡患者中,這個方案仍能帶來延長生存期的獲益。「目前很多治療方案對多發性骨髓瘤的老年患者是不友善的,也只有這drd方案對老年人來說是獲益的。」鍾立業說。

由於患者年紀大,在治療耐受性方面較差,又伴有併發症,所以他們現在非常關注複發後線治療的新葯。魏永強表示,就目前而言,骨髓瘤的藥物選擇仍然有限,可供醫生判斷病人個體化治療的靶點也有限,「治療時經常用到聯合藥物,有一代藥物出現副作用或者療效不好,就要考慮放棄這一代藥物。所以看似藥物品種很多,實際上用藥的時候可供選擇還是非常有限的。」

老年人注意!貧血、骨痛、浮腫要當心這個血液病 - 天天要聞

多學科診療,無縫連接幫助患者提高生存質量

由於多發性骨髓瘤的併發症多為貧血、骨痛、高鈣血症、腎功能損害和感染等,據統計,75%的患者有貧血癥狀,70%以上的患者有骨痛、溶骨性病變和骨折等癥狀,所以這個疾病的診治涉及多個科室,比如血液科、腎科、骨科及心內科等,因此,組織多學科診療(mdt)就顯得十分重要。「骨病是多發性骨髓瘤最常見的臨床表現,要了解生活中如何預防骨折,發生骨折後如何治療等。」鍾立業表示,省醫2016年就成立了13個科室組成的多發性骨髓瘤mdt。

「通過對各個科室的醫生宣教,他們對這個疾病提高警惕,去骨科就診的病人,他們發現疑似多發性骨髓瘤就會轉介給血液內科,我們的病人需要骨科的協助,也會把病人送到骨科治療,做到無縫銜接。各個科室相互合作可以很大程度上提高疾病的診斷率。目前在省醫無論是哪位專家下的診斷,需要哪個專科的協助治療,就直接通過mdt模式進行綜合治療,這個模式是治療複雜疾病最合理的模式。」鍾立業教授說。

「通過規範的治療、定期檢查和隨診、有效的疾病管理,可以延長生存時間和提高生存質量。」夏忠軍教授認為,多發性骨髓瘤是一種相對發展緩慢的腫瘤,雖然無法治癒,但是它可以像高血壓、冠心病一樣成為一種慢性病。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中暑就喝藿香正氣?這些解暑葯的用法與禁忌要知道 - 天天要聞

中暑就喝藿香正氣?這些解暑葯的用法與禁忌要知道

7月20日入伏後,一年中最潮濕悶熱的「烤驗期」即將上線。購置祛暑藥品成了當下熱門的健康防護選擇。​數據顯示,某外賣平台的防暑藥品訂單量月環比增長超120%。不過,熱銷的背後也藏着疑問,不少人把藿香正氣類藥物當成「萬能解暑葯」,這樣科學嗎?面對五花八門的防暑葯,又該怎麼選怎麼用? 藿香正氣類藥品更適用治療暑濕...
年過70歲的老年人打乒乓球需要注意些什麼,這6點千萬要做到 - 天天要聞

年過70歲的老年人打乒乓球需要注意些什麼,這6點千萬要做到

隨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醫療條件的改善,人類的壽命不斷延長。人們常說的:「人生七十古來稀」已經越來越不符合現代人的生存標準了。現在中國14億人口,超過70歲以上的人有1億3139萬之多,未來20年還有不斷增加的趨勢。雖然這些高齡老人想通過體育鍛煉保持身體健康,但是絕大多數體育運動已經不適合他們了。基本上各類體育場...
男子抱冬瓜睡覺能降溫?《黃帝內經》里的消暑密碼大公開! - 天天要聞

男子抱冬瓜睡覺能降溫?《黃帝內經》里的消暑密碼大公開!

最近,全國多地高溫「爆表」,空調、風扇全力運轉都難以驅散周身暑氣。這時,一條「男子抱冬瓜睡覺降溫」的新聞迅速走紅網絡,不少人紛紛效仿,把冬瓜從廚房「請」上了床。那麼,抱冬瓜睡覺真能有效降溫嗎?從古老的《黃帝內經》智慧中,又能找到哪些夏日養生
重磅通知 | 第三屆「醫學科普創新之星」推薦活動啟動 - 天天要聞

重磅通知 | 第三屆「醫學科普創新之星」推薦活動啟動

這是 達醫曉護 的第 5578 篇文章創新之星由上海市工程管理學會、上海市科普作家協會、上海少年兒童出版社有限公司、萬方醫學網、上海市科普事業中心、「達醫曉護」醫學傳播智庫共同發起,光明網、中國醫學傳播學教學聯盟、醫學傳播學創新實踐基地共同支持的第三屆「醫學科普創新之星」推薦遴選活動正式啟動。附:推薦表格第...
最高收費21萬元,阿爾茨海默病手術叫停背後:借「創新治療」之名收費 - 天天要聞

最高收費21萬元,阿爾茨海默病手術叫停背後:借「創新治療」之名收費

每經記者:陳星 每經編輯:魏文藝7月8日,國家衛健委網站發佈了一則通知,禁止將「頸深淋巴管/結—靜脈吻合術(LVA)」應用於阿爾茨海默病的治療。在醫療界人士看來,這一喊停並不突然。《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從國內某知名三甲醫院神經內科主任醫師處了解到,早在國家衛健委通知正式出台前,該主任醫師所在醫療機構所在地的...
如何識別山洪前兆?請掌握 - 天天要聞

如何識別山洪前兆?請掌握

微美芒市—芒市具有影響力的公眾號如何識別山洪前兆請掌握來源:國家自然災害防治研究院 中國應急管理報社責編:雷斑努 虞有琪審核:張崇喜 們文傑往期回顧收藏!2025年芒市公交漫遊指南面對暴雨,這些知識要牢記「馬路市場」退市 芒市山貨交易有了「新家」「700開頭」 15位電話號碼要來了!@芒市創業者,市婦聯202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