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部:養老機構配備血氧儀及吸氧設備 每天至少兩次健康監測

2023年01月11日19:08:21 健康 4035

民政部:養老機構配備血氧儀及吸氧設備 每天至少兩次健康監測 - 天天要聞

1月11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佈會現場。封面新聞記者邵萌 攝影

封面新聞記者 邵萌

1月11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舉行新聞發佈會,介紹重點機構和重點場所疫情防控有關情況。民政部養老服務司副司長李邦華指出,現在全國有4萬多個養老機構,入住老年人220多萬人,多數是高齡、失能和有基礎病的老年人,一旦養老機構發生感染就容易形成聚集性感染,而且老年人感染後,重症風險比較高。

民政部:養老機構配備血氧儀及吸氧設備 每天至少兩次健康監測 - 天天要聞

民政部養老服務司副司長李邦華。圖源:中國網

李邦華介紹,為此,民政部按照「乙類乙管」階段「保健康、防重症」的總體部署,結合養老機構的特點,堅持「關口前移」,會同衛生健康和疾控部門,着力預防和減少老年人重症的發生。

一是指導養老機構每天做好至少兩次的健康監測和每周兩次的核酸或抗原檢測,如果養老機構自行聯繫核酸檢測機構有困難,地方聯防聯控機制要給予協調,做到老年人的疑似新冠病毒感染癥狀能夠「早發現」,以及養老機構陽性人員的「早發現」。

二是落實養老機構老年人分類分級的健康服務,為老年人配備必要的血氧儀和吸氧設備,做到養老機構內的黃色、紅色標識重點老年人給予重點關注和老年人重症前期的「早識別」。

三是發揮養老機構內設醫療機構和定點協議的醫療機構的作用,儲備相應的藥物,通過遠程或者上門巡診診療服務,做到感染老年人診療的「早干預」。

四是健全養老機構感染者的轉運機制和就醫綠色通道,提高轉診效率,在醫療資源緊張的時候,養老機構如果提前預定的定點醫療機構床位比較緊張時,要求民政部門和衛生健康部門要加強協作,統籌轄區內的其他醫療資源,優先為養老機構的老年人安排接診和病床,做到「早轉診」。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骨折想恢復快?餐桌上的這些食物可得安排上 - 天天要聞

骨折想恢復快?餐桌上的這些食物可得安排上

骨折後,身體就像進入了一場「修復工程」,而食物就是這場工程中不可或缺的「建材」。想要骨頭快點長好,讓身體早日恢復活力,吃對食物至關重要。不同的食物能為身體提供不同的營養支持,幫助骨骼修復和身體機能恢復。
讓代謝「火」起來,躺着也能悄悄變瘦啦 - 天天要聞

讓代謝「火」起來,躺着也能悄悄變瘦啦

很多人都有過這樣的困惑:明明吃得不多,體重卻不見下降,甚至還在悄悄上漲。其實,這很可能和新陳代謝的速度有關。新陳代謝就像身體里的一台「發動機」,發動機轉得快,消耗的能量就多,自然更容易保持好身材。那麼,怎樣才能加快新陳代謝,讓瘦身之路更順暢
仁心映耄耋·德善暖失獨!中醫義診走進各個社區 - 天天要聞

仁心映耄耋·德善暖失獨!中醫義診走進各個社區

近日,谷醫堂中醫館的「善良文化進社區」在長沙多個社區持續進行。從保利城·鷺庄到中建·嘉和城,再到雨花家園社區,谷醫堂人身體力行,以專業醫術與赤誠關懷,為社區高齡老人送去健康守護與暖心陪伴。仁心叩響家門,健康守護零距離。
初發高血壓要不要長期服藥,我的抗壓十年給出答案 - 天天要聞

初發高血壓要不要長期服藥,我的抗壓十年給出答案

早晨監測血壓122/74,心率68,忽然想到一個粉絲給我的留言:初發高血壓要不要長期服藥?我53歲那年因擔任一項壓力比較大的工作,忽然血壓高了起來,高的很嚇人,不急不嚷還要150/100,稍微遇到急人急事,嚯一下170/120,關鍵是頭巨痛
每天早餐加一物,全身炎症、癌症風險都降低! - 天天要聞

每天早餐加一物,全身炎症、癌症風險都降低!

提到「核桃」,很多人都認為吃核桃補腦,但也有不少人持懷疑態度。2025年2月,雷丁大學的研究人員在《食物與功能》期刊上發表的一項研究發現:早餐中加點核桃,可以對記憶有延遲保護作用,並改善大腦認知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