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人也會患「老年痴呆症」,真的假的?
是的,你沒看錯,有資料報道阿爾茲海默症發病年齡降低到36歲。
青年型阿爾茨海默症並非是一個獨立的疾病,而是將阿爾茨海默症以發病年齡劃分時的一個稱謂。
一旦患病,記憶力、思維判斷力等會被「腦海里的橡皮擦」慢慢擦去。
青年人也會得阿爾茲海默症
老年痴呆症(以下簡稱AD)是一種多病機異質性疾病,具有特徵性神經病理和神經化學改變,起病常在老年前期,但老年期的發病率更高。
65歲以前發病者,稱為早老年性痴呆,約有5%患有AD。
不過隨着年齡的增長,患病率逐漸上升,85歲人群的患病率為30%。
我們也注意過極個別中小學生有患抑鬱症的病列,抑鬱症也是誘發AD的病因或和AD相伴的病症。
為什麼會得阿爾茲海默症?
AD有許多因素參與,如遺傳、環境、老齡、代謝、有APOEε4等位基因者、頭部外傷史、雌激素缺乏等。還有一些對大腦有損傷的疾病如肺性腦病、肝性腦病、尿毒症腦病、顱壓腦積水、甲狀腺及甲狀旁腺疾病、垂體功能低下等等,患這些病不分男女老少,通過積極治療好轉後,老年痴呆症的癥狀也隨之改善和緩解。
AD對青年人也開始了襲擊,如青年時形成的啤酒肚可加速腦萎縮,腦萎縮提示啤酒肚已經對腦部形成了不利影響。中年身體發福患AD的風險更高,啤酒肚,體重超標,增加了糖尿病、高脂血症、頸椎病腦供血不足、心血管病、痛風等「富人病」高出現的幾率。這些疾病和治療過程可以潛移默化的損傷患者的大腦,是中青年人患AD起步開端。
個別中青年人可能患過癲癇,長期飲酒中毒,或有過嚴重的一氧化碳中毒史、或患艾滋病、本身的家族遺傳等日後也可能誘發老年痴呆症。
現今社會進步節奏加快,年輕人加班熬夜,壓力過大,飲食長期油膩,抽煙喝酒,導致身體常常處於疲勞狀態,神經功能紊亂,免疫力降低,甚至出現誘發AD的早期抑鬱症、焦慮症等神經系統疾病。若干年後,AD將伴有這些神經或精神系統的疾病。
AD起病隱匿,起病時間很難判斷,病程為持續進行性、無緩解,發病至死亡平均病程8-10年,也有些超過15年。
阿爾茲海默症有哪些表現?
- 患AD後,記憶力下降、計算能力下降,學習新事物、新知識困難,睡眠不佳,做事易遺忘;
- 工作能力下降,特別是組織計劃能力或一些較複雜的技巧感到困難;
- 語言表達能力下降,說話不流暢;
- 肌肉協調及定向能力差:原會從事的騎單車、打籃球、踢毽子等熟悉的活動,而現今卻很困難再做;
- 認知能力受損,外出後找不到回家的路,甚至不認識親人;
- 人格改變,原來溫文爾雅的人變得粗暴急躁,不講禮貌,性格變得固執、偏激、自私或漠不關心等;
- 行為和精神異常。
其中,記憶力下降是核心癥狀。最後發展為嚴重的老年AD,肌張力增高,吞咽困難,常因褥瘡、骨折、肺炎,營養不良等疾病或衰竭而死亡。一般在患該病初期時,年齡都不大,處於青年或中年時期,有這些癥狀出現後,別以為那是老年病,和自己無關。
不過AD早期癥狀不明顯,處於中青年期間的病人比較繁忙,不容易被本人和家屬注意,一旦發現已屬中晚期了,錯過了最佳的治療期。
因此,早發現,早給予生活及藥物干預,可能會推遲若干年患此病,甚至把患此病的萌芽給消滅掉。
如何治療阿爾茲海默症?
AD目前尚缺乏特殊的病因治療措施,主要是社會心理治療和藥物治療。
社會心理治療:
加強健康教育、心理干預、行為指導,同時應告知家屬有關疾病的知識及熟悉基本的護理原則:對患者的提問應給予簡單明了的答案;提供利於患者定向和記憶的提示,如日曆,標出常用物品的名稱、指出卧室和廁所的方位等;不要和患者發生爭執;對興奮和吵鬧的患者應進行勸阻;應定期和醫生聯繫,得到及時指導。
對於年輕人而言,首先要進行這方面的知識教育和灌輸,讓年輕人了解這方面的知識,尤其是有家族遺傳趨勢的年輕人,知道及早預防的措施。中青年人儘可能的學會減輕各種精神壓力的措施,積極治療基礎性疾病,如糖尿病、心臟病、高血壓、高血脂、痛風等和AD相關的疾病。
藥物治療:用藥複雜,需謹遵醫囑。
一般患者不需要服用抗精神病藥物,當患者出現精神癥狀時,可給予抗抑鬱葯和抗精神病藥物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治療,以免誘發AD。
建議年輕人及老年AD患者健康生活:
少吃或不吃高脂、高鹽、高糖、含反式脂肪酸的食物,可食用水果、新鮮蔬菜、燕麥、堅果等,飲食要清淡且富營養。
工作和生活中勞逸結合,有規律性,減少熬夜,保證充足的睡眠和樂觀的心態。
戒煙限酒,進行有氧運動,輕度的年輕AD患者可在家人的陪伴下旅遊,注意別摔跤、尤其防止頭部摔傷。
中青年AD患者綜合治療越早越有治癒的希望。
來源:中國科普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