鮑女士戴了十年近視眼鏡。去年11月,她去做了激光近視矯正手術,花了一萬八。她反映,術後,左眼的近視沒有明顯改善,右眼還變成了遠視。
鮑女士告訴記者,自己之前已經戴了十年眼鏡,兩隻眼睛的近視度數都是五六百度。這是9月15號她到杭州一家眼科醫院驗光的結果,右眼50度遠視加125度散光、左眼100度到125度近視,為此她還配了一副新眼鏡。
鮑女士:「(戴新配的眼鏡能看清楚嗎?)能看清楚,但是頭很暈,一隻近視、一隻遠視,我問過眼鏡店的人,他說這個要靠你慢慢調節。」

鮑女士說,這一切還要從去年11月說起,因為工作崗位調動,她想摘掉鼻樑上的近視眼鏡。聽了朋友的推薦後,她找到杭州錢江國際時代廣場這家茗視佳眼科門診部。這份屈光檢查表的「自鏡度數及視力」這一欄,右眼是「-5.50」 、左眼是「-5.75」,鮑女士解釋,這兩項數值分別是右眼近視550度和左眼近視575度的意思,表格上「電腦驗光」一欄,右眼是「-6.0」、左眼是「-6.50」,這是右眼近視600度和左眼近視650度的意思,當時門診部工作人員向她介紹了全飛秒激光近視矯正手術。
鮑女士:「是一個醫助跟我說的,她說她也做過,很安全,你放心,做完視力能達到1.0到1.2這個效果,做完(手術)的話第二天就可以上班了,當時我還問主刀醫生,這個有沒有風險,做完之後視力會不會回退,他說沒有的。」

鮑女士支付了一萬八千多的費用,在去年11月14號完成了激光近視矯正手術。從門診部的術後複查記錄來看,鮑女士右眼的裸眼視力有所改善,從術後第二天的0.4升到了今年9月22號的0.8,左眼的裸眼視力不太好,術後第二天是0.3,術後三周升到了0.6,但今年9月22號跌到了0.15。記者注意到,這些術後複查記錄上只有裸眼視力和眼壓的數值,並沒有兩隻眼睛的驗光數據。鮑女士說,從術後一兩個月開始,她就向門診部反映自己的左眼視力沒有明顯改善,兩隻眼睛還多了不少新問題。
鮑女士:「很模糊,要戴上眼鏡,晚上重影還是很嚴重,看紅綠燈的時候,燈光都是炸開的,還有一個嚴重的乾眼症,我從術後到現在一直滴眼藥水,每天都要滴三種。(醫院有沒有跟你解釋過,乾眼症是怎麼回事?)說是術後的後遺症。」

鮑女士說,最近半年她去多家醫院看過眼科,在溝通過程中,有醫生提到她的情況可能跟角膜在術後出現不規則散光有關,建議找權威機構進行醫療鑒定。記者留意到一個細節,在9月22號門診部的術後複查記錄里,鮑女士的左眼裸眼視力只有0.15,而她去另一家眼科醫院驗光,左眼是100度到125度近視,雖然裸眼視力不能直接換算成近視度數,但鮑女士認為,從自己左眼看東西的情況來看,裸眼視力沒有明顯改善。
鮑女士:「(左眼近視是100度到125度之間,按照這個度數,視力還好。)他們說這是屈光,我也不是很明白,那天我問了主刀醫生,他說每個人的個體差(異)不一樣。」

鮑女士告訴記者,茗視佳眼科門診部給了兩個解決方案,自己都不能接受。
鮑女士:「後續的解決方案就是等我這個眼睛穩定之後,讓我做二次手術,把左眼剩餘的度數打掉。(這個方案你接受嗎?)我肯定不能接受。(醫院最後的解決方案是什麼?)解決方案就是把錢退給我,一萬八千多全部退給我,我是不能接受的,(賠償)二十萬。(理由是什麼?)因為第一個,眼睛現在出現這麼多後遺症,後續的眼藥水也要錢。」

錢江國際時代廣場的保安表示,不便讓記者上樓拍攝,隨後茗視佳眼科門診部一位工作人員下樓,提供了門診負責人的電話。這位門診負責人在電話中提到,在鮑女士簽字的《屈光手術知情同意書》上,手術風險中有這樣一條,「因配合欠佳以及個體對激光的敏感程度和術后角膜生物力學改變程度不同,有術後過矯、欠矯和散光的可能,導致不能達到預期目標視力」。
杭州茗視佳眼科門診部門診負責人 劉總:「主刀醫生認為現在是有欠矯,「欠矯」是什麼意思,我不是專業人士,我只能提供「欠矯」這麼一個詞,因為這個手術本身,欠矯就屬於手術風險之一 。(鮑女士:當時是我做手術之前才給我簽的,過了一眼,我就直接簽字了。)」

鮑女士向記者解釋,她向其它醫院的眼科醫生諮詢過,「欠矯」是指術後的矯正視力沒有達到術前醫生設定的矯正視力。至於鮑女士的左眼,裸眼視力0.15和近視100度到125度,這兩項數值哪個更準確,門診負責人是這樣回應的。
杭州茗視佳眼科門診部門診負責人 劉總:「這個0.15就是看視力表看出來的數據,100度是客觀的機器設備驗出來的度數,鮑女士關心的很多這種對醫療本身的疑問,其實我們一直希望,鮑女士能和我們一起,由專業的第三方機構進行鑒定,但是鮑女士是拒絕的。(鮑女士:主要是走這個醫療鑒定時間太久了,而且最近我也不想去折騰,太累了。)」

茗視佳眼科的劉總在電話中提出了他們的解決方案,鮑女士還是不接受。
杭州茗視佳眼科門診部門診負責人 劉總:「首先她可以做二次的增效手術,本身也可以給她保證手術的安全性,做完手術肯定比現在有改善,預計左眼可以恢復到0.8到1.0。(鮑女士:我不敢再冒這個險了,第二,即使我要做(手術),我也不要在這個醫院做。)」最後鮑女士表示,她準備向杭州市上城區衛健局反映情況。
(1818黃金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