陀螺一旦旋轉起來,便能保持平衡,相反,它不旋轉了,便會跌倒。
旋轉便是一圈接着一圈重複,這是輪迴,因為輪迴起來,它便平衡了。
烤肉的時候,不斷旋轉簽芯,是為了讓受熱變得均勻,讓受熱平衡。
事物運轉起來能夠達到平衡,我們可以將事物分割成大量系統,對於系統來說,只有運轉起來,獲得輸入產生輸出,系統才能平衡。而一旦系統停止運轉,那麼,系統將自發走向滅亡(熵增定律)。
我們可以找到很多從輪迴道平衡的例子,從而發現,輪迴產生平衡。
當圓上有一點繞着圓旋轉,在坐標軸上能投影出一個正弦線,這個線往複經過了平衡點,是一條平衡線,因而對旋轉投影,便得到平衡線,我們可以認為,平衡是輪迴的投影。
那輪迴能否是平衡的投影?
所謂投影,便是將某個空間的量投射到另外一個空間,形成另外的量。
那麼投影之後,是否能通過反投影,獲得投影之前的事物呢?這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
姑且將答案分為兩種可能,一種便是,投影只能保留投影方向的部分信息。
另一種可能便是,投影是將事物的完整信息在某個方向上進行轉化。
其實我們更相信的還是第一種,因為這是對投影規則的直接認知。
比如桌子在地面上的投影,我們無法從影子的形狀恢復出桌子,因為它只保留了部分信息。
那麼,是否存在第二種投影的情況呢?
電場與磁場是可以通過不同變換進行相互轉化的,並且他們之間的轉化,不會產生信息丟失。
那麼輪迴與平衡之間的投影,是這種信息不丟失的轉換形式嗎?
當正弦線(平衡線)的平衡點,有兩種情況,對應圓上的起始點(終點)、半圓點。
當抵達半圓電時,也便對應平衡線的平衡點,之後的運轉,便是一種折返過程。
因而要想完成一個完整的輪迴,必須過平衡點,必須折返。平衡線上的信息,與圓上信息一一對應。
平衡線上每個數據都對應圓上每個數據,這種投影方式並沒有損失信息。
反之,如果平衡與輪迴彼此的數據無法一一對應,便無法相互投影(這種無法相互投影的關係,成為整體與部分)。
我們發現,這其實和數學上的映射關係很像,是信息一一對應的。
既然信息沒有損失,可以相互轉化,我們便能將這兩種情況當成同一事物。所以,我們可以認為電場就是磁場,磁場就是電場,只是在不同形式之下的存在罷了。
那麼,我們也可以認為,輪迴和平衡等價,平衡就是輪迴,輪迴就是平衡,不分你我,自然也就不存在因果,不存在因為有誰才有誰的說法(這裡所說的因果便是整體與部分關係,有了整體以後,便能推出有部分,而對應的沒有因果,便是整體推出整體,這是無意義的)。
這個推論是很可怕的,我們會發現,這個世界上其實有很多等價代還的存在。
如果萬事萬物都存在等價代還,那麼人類的等價代還又是什麼?
從人類角度看,人類就是人類,人類的兩種投影,一種是信息有損失投影(可以得到人類的部分,比如鼻子眼睛耳朵之類),還有一種全信息投影,便是無法理解的了。
當然,也存在一種可能,那便是並非所有事物都存在完全信息的投影。
但如果人類存在完全信息投影,那麼其形態又是什麼?
我們還可以再想像,如果這種全信息保留的投影方式,不止一種。
又或者說,這種投影方式,其實有無數種?
倘若是無數種,是否說明,人類可以投影成世界萬物,而世界萬物可以投影成人類,而這世間的一切,都是相互轉化,形成一個本一?
萬物互聯,或許之所以存在聯繫,便是因為,一切都只有一個,然後這一個,通過無數種投影方式,成了萬事萬物。
這麼看來,便是古人哲學家所說的我既是世界,世界既是我。
但如果這般認為,依舊存在說不通的地方,比如,那種信息不完全保留的投影方式,如何解釋?
人類可以投影出眼睛鼻子耳朵,只保留部分信息,但不能從部分恢復整體。
即便擁有無數種全信息保留的投影方式,但僅僅需要有一種非全信息保留的投影方式,便能打破本一的猜想,因為這時就會出現本二、本三、本四……從而,這個世界又不是通過本一投影進行聯繫,而是事物之間孤立存在,建立聯繫了。
這種情況之下,信息量大爆炸,因為它已經不再是本一的萬千投影,而是真實存在的個體,我便是我,你便是你,之間沒有必然聯繫,彼此的關係,不再有必然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