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為生二胎,生活陷入窘迫
江哲和妻子廖英都是出生在我國中部地區一個四線城市的50後,80年代在有了一個女兒的情況下,為了想要個兒子偷偷生二胎。他們雖然如願生了一個兒子,但很快被發現了,後果是夫妻雙雙被單位開除。那個年代城市人沒了工作就沒有了生活來源,即使找臨工都很難。家裡又添了一口人,吃飯都成了問題,經常向親戚朋友借錢、借糧食,生活越來越窘迫。
實在沒有辦法下,夫妻倆到家裡附近的劇院門口用三輪車擺起了地攤,賣一些瓜子、花生和甘庶等小零食。雖然有了微薄的收入,但不能保障,遇到下雨天就不能出攤,遇到城管會被追趕甚至沒收所有零食和擺攤設備,這樣就大半個月白做了。在生活不能保障的情況下,廖英經常到菜市場撿商販扔下的零散菜葉,到肉檔下撿一些掉下來的碎肉,以提供給孩子們基本的營養保障。
2.狀況改善,節儉自己,富養兒女
這樣的情況一直持續到90年代初,國家市場經濟不斷深化,社會大環境有了較大改善,加上多年擺地攤也積累了一些經商的經驗,他們夫妻倆到當地農貿市場做起了農副產品銷售生意。夫妻倆起早貪黑,吃苦耐勞,對顧客熱情周到,生意越做越好。他們先是從零售做起,後來以批發為主,收入逐漸提高,生活也有了較大改善。
雖然收入提高了,但夫妻倆對自己都非常節儉,捨不得吃,捨不得穿,所有的付出都是為了孩子。他們對孩子曾經跟着受了苦一直抱有愧疚,因此,當經濟狀況改善後,他們盡自己所能為孩子們提供了較好的生活。除此之外,他們對孩子的教育捨得投資,讓孩子們讀了當地最好的學校,課外輔導也是找高極教師一對一的教學。孩子們也爭氣,小學、初中、高中成績都不錯,後來女兒考上了一所普通本科大學的英語專業,兒子考上了一所重點醫科大學的5年制中醫學專業。兒女的成績,讓夫妻倆由衷地高興,認為自己再苦再累都值了。
3.為兒子成家立業傾注所有
女兒畢業後去了廣東工作,並嫁到了廣東。兒子在畢業前被學校指派到某醫療機構實習一年,沒想到的是實習還沒有結束,兒子就回家跟父母講:不想考研,也不想從事所讀專業的工作,準備畢業後去廣州應聘銷售工作。夫妻倆聽了目瞪口呆,江哲對兒子說道:「爸爸媽媽沒日沒夜地干,供你學習,供你過好的生活,你自已也好不容易考上了這麼好的大學,這麼好的專業,現在你要畢業了去做銷售?那當初為什麼費這麼大力考大學?」兒子只回答了一句話:「我也不知道自己會不喜歡從事這個專業的工作呀,而且錢又少,要想在廣州買房不知要何年何月,反正我已決定了,你們不要再說了,說也沒用。」江哲聽了氣得火冒三丈,氣憤地對兒子吼道:「那好吧,從此後你自生自滅,老子再也不會管你了。」
兒子畢業後還是去廣州做了銷售,只是從事的與所學專業有一點點關聯的醫藥銷售。沒辦法,江哲夫妻倆只能慢慢接受這一現實。兩年後,兒子跟父母說找了女朋友,是公司的財務,要結婚,想在廣州買房,但他們自己沒這麼多錢交首付。於是江哲老兩口將家裡能動用的錢,全部給了兒子,共120萬。兒子在廣州市中心購買了一套200萬元的兩室一廳舊房,用父母給的錢交了首付。
兒子結婚一年後,兒媳婦懷孕了,小孩出生前兒子打電話回家,希望媽媽能來廣州照顧兒媳婦和未來的孫子。60來歲,從未分開過的江哲夫婦,沒有辦法,只能就此過上牛郎織女般的生活。廖英來到兒子家當起了全職、免費保姆,江哲一人在家打理生意。
小孩出生後,兒子家的開銷加大,除原有的每月近六、七千元的房貸外,全家人的生活及小孩的奶粉、尿布等開支都增加不少。兒子雖然工資不低,但還是感覺到壓力較大,整天想自己能有什麼辦法來改變現狀。
孫子兩歲時,江哲接到了兒子的電話。兒子跟他說:這兩年辛苦爸爸媽媽了,讓父母兩地分居他很過意不去,爸爸年齡越來越老了,也該退休享兒女的福了。他要爸爸結束老家的生意,跟他們一起到廣州生活,這樣全家人就可以團聚了,並且告知父親他將要創業,父親來廣州後如沒有事干,可幫他看看店。
江哲想,也是,反正老了是要跟兒子一起養老的,能過上兒孫繞膝的生活,不是自己正盼望的幸福嗎?於是江哲結束了老家的生意,處理了貨物和店鋪等事宜,到廣州與兒子一家及妻子一起生活。
4.支持兒子創業,扛下兒子的罪過
到廣州後江哲經常帶孫子到外面玩,晚上與妻子一起到外面散步,生活過的還蠻舒心。後來兒子要創業時跟他說:有位朋友,因生意上的小糾紛,被人起訴後,所有銀行賬戶和房產都被法院凍結了,搞得很麻煩,所以希望他開的公司法人代表能寫爸爸的名字,反正爸爸的生意也結束了,遇到什麼事也沒這麼大麻煩。剛開始江哲不理解,嚴肅地對兒子說:「好好做生意,為什麼要惹官司呢?」「不是自己要惹官司啊,做生意難免會遇到一些意想不到的麻煩,您也是做過生意的,應當能夠理解呀」兒子這樣解釋。江哲想了想,還是同意了兒子的請求。
兒子跟江哲說他們準備開貿易公司,專門銷售各種名酒,他對這一行很熟,有門路,利潤會很高,只是前期投入有點大,現在資金還有點缺口,不知爸爸能否幫一下。不得已,江哲把結束老家的生意後帶過來的80萬元全部給了兒子,不過說好了,公司賺錢後要還給他。
就這樣,兒子的公司正式成立了,江哲偶爾到公司門店幫忙看店和發貨,其它事兒子不需要他干,也無需讓他知道。他們銷售的各種名酒都比外面的要便宜些,所以生意慢慢好起來。兒子說他找到的是廠家直銷渠道,雖然比外面的便宜但利潤空間還是蠻大。
公司成立後兩年,兒子在廣州市中心換了一套600萬的三室兩廳大房子,並且把公司的門店搬到了家的附近。這樣一來,全家人都很開心,江哲到店裡幫忙的時間就更多了。到店裡的時間多了,他發現了一些不對勁的地方:兒子跟一些生意夥伴談生意時總是偷偷摸摸、鬼鬼祟祟,進貨後拆箱時發現一箱裏面都不是同一品種的酒。他想,不是說廠家直銷嗎?怎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呢?尤其是有人在他們店裡買了兩瓶茅台酒後,回頭說是假酒,要求退貨,兒子沒有與人發生激烈爭論,就說人家要不相信就退貨好了。
種種跡象都讓江哲感到疑惑,於是他找到兒子,嚴肅地說:「你跟我講清楚,公司的生意到底是搞的什麼鬼,老子是法人代表,你不要把老子蒙在鼓裡」。在這種情況下,兒子不得不跟他說了實情。
原來兒子為了掙快錢,與人合夥製造和銷售假酒,別人負責製造假酒,他負責銷售,不然現在的錢哪那麼好賺呀。聽到這裡,江哲感到晴天霹靂,大聲罵兒子:「你個混蛋,開公司做這些見不得人的事,法人代表還要寫老子的名字,要把老子也搭進去」。兒子向他保證不會把他搭進去,有事會自己扛,並請父親放心,他們設計得很周全,不會出事的。「不管怎樣,這是違法犯罪的事呀,後果有多嚴重你知道嗎?」江哲跺着腳罵到。兒子低下了頭,再不吭聲。
從此後,江哲惶恐地過着每一天,擔心事發,又不知所措。直到半年後的一天,江哲在店裡看店,兒子突然跑回來,急切地跟他說:「他們做酒的工廠被查封了,人也被抓了,我們怎麼辦呢?」「我早知道會有這一天的,現在怎麼辦你來問我?自己以前沒有想好嗎?」江哲瞪大眼睛對兒子大聲說道。兒子說:「不然,我們快跑吧」。「你跑?你能跑去哪裡?家不要了?父母你也不要了?你跑了我們怎麼辦?」「那到底要怎麼辦嘛?」兒子流下了眼淚。
「唉,現在只有自首了,不管怎麼樣,我是法人代表,公司的事情都是我安排的,你記住了哦」江哲冷靜而嚴肅地對兒子說。兒子流着眼淚道:「這怎麼行呢,事情都是我做的,怎麼要您來扛呀?」「不要再說了,以後家裡的事就只能靠你了。」
5.為兒子蹲監獄,並搭上了老伴的性命
還沒有等他們採取進一步行動,就有一大批穿着制服的人進入店裡,他們是工商和公安部門聯合調查組成員。沒收了店內存放的大量各種假酒,店門上貼了查封條,江哲也被帶走了。
廖英知道情況後大哭不止,痛罵兒子是逆子,怪自己前世造了孽,要現世來還。開庭那天,除兒媳和孫子外,包括女兒女婿在內的其餘家人都到場了。雖然請了律師,但江哲還是被判刑三年,並處罰金100萬。聽到這個判決,全家人痛哭不已,只有江哲很冷靜。被帶走前,他要全家人不哭,囑咐兒子:賣掉老家的房子交罰金,並照顧好全家。安慰妻子:沒事的,就像前兩年夫妻兩地分居一樣,也是他一個人在家,三年很快就過去了;要女兒女婿多關心媽媽。
廖英回到家後,怎麼也過不去這個坎,一把鼻涕一把眼淚地罵著兒子:「我跟你爸爸前世造了什麼孽?是鬼摸了頭嗎?當初一定要生下你。生下你以後受盡了折磨,我們沒日沒夜的掙錢,為了你們有好的生活,受好的教育,為了你成家創業,付出了我們的所有。臨了,你爸爸60多歲了,要為你去坐牢,家裡的房子也賣掉了,我們以後再也回不了家了。你是上天派來懲罰我們的嗎?」兒子只能跪在媽媽面前,邊哭邊說:「對不起爸爸媽媽,都是我的錯,兒子知道錯了,以後一定會改過自新,重新做人,好好教訓爸爸媽媽的」。
雖然親戚朋友都勸慰廖英,要她看開點,兒子以後會踏實工作和生活的,三年很快過去了,等江哲回來你們一家又可好好過日子了。但廖英一直鬱鬱寡歡,經常唉聲嘆氣,在江哲判刑後一個多月,春節前幾天的一個晚上,她想起跟江哲結婚這麼多年,過年都是全家人在一起的,今年不能與江哲一起過年了,就很傷心。兒子兒媳安慰她,過年後可以一家人去看爸爸,並要她早點上床休息。廖英聽從了兒子兒媳的勸慰,洗漱後就上床睡了。
第二天早上,八點多了廖英還沒有起床,平時她都是七點以前就起床的,兒子敲門想要媽媽起來吃早餐。敲幾下門裏面都沒有回應,兒子開門進去,走到媽媽床前,想推媽媽起床。沒想到媽媽沒有反應,手一摸臉冰涼,兒子驚呼:「媽媽,媽媽,你怎麼了?」
打120送去醫院後,醫生看了後說早就沒了生命體征,搶救已無意義,但還是根據家屬要求進行了必要的搶救,只是已回天無術。看胸口有手抓的痕迹,醫生認為可能是突發性心臟病引起的。兒子聽到媽媽確實已過世後,倒地悲痛欲絕,不停捶打自己頭部和胸部,哭着喊:「都是我造成的呀,媽媽你醒來跟我回去吧,我求你了,兒子錯了。」哭得撕心裂肺,但他再也喊不回媽媽了。
看到這裡,我們是否覺得老天對江哲和廖英真是殘忍,他們愛兒子有錯嗎?他們願意為兒子付出所有有錯嗎?中國的父母大多數不都是這樣嗎?要他們為兒子的過錯接受勞役之災外,還有搭上一條性命?
作為兒子,在你進行錯誤選擇時,你是否想到了家庭和父母?
網友們,你們對此有什麼看法,請在評論區留言吧。#頭條創作挑戰賽
圖片來源於頭條平台
圖片來源於頭條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