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陝西檢察
心若有光 何懼路長
十年之前,懷揣着好奇和膽怯,我擁有了「檢察官」的身份;十年之後,滿懷着熱愛和堅定,仰仗「檢察官」,我成長了起來。
師傅領進門
專業是中文、對檢察院一無所知,報到時的我不知所措。一串笑聲,一身紅裙的閆斌麗科長出現在了我的視野,瞬間被她爽朗的個性吸引。十年之後,我感恩工作生涯中的第一次相遇,此後歲月,榜樣的力量讓我努力成為更好的自己。
被閆科長帶去了公訴科,我就再也沒離開過這裡,十年以來四樓西成了我固定的工作地點。在前輩們的言傳身教下,我由一名說話就臉紅、上台就哆嗦,對於案件的分析理解、恰當處置「不知如何」的職場小白,逐漸成長為一名可以「讓人放心」的檢察官。
工作之初,閆科長事無巨細的授我以「漁」,帶我去提審,讓我在旁邊看着、聽着、按照「教學內容」在自帶的本子上記錄。而她,一邊訊問、一邊記錄,行雲流水、邏輯縝密。目瞪口呆的我,反應過來之後,腦子才逐漸的歸位,思路跟着明晰。
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後來,通過實踐出真知,我也練就了如此本領。但閆科長始終在我身邊「磨礪」着我,既要幫我拉回神遊天外的想法,還要幫我整理腦中千頭萬緒的思路,就這樣,被誇有悟性的我逐漸有了可以「漁」的資格。
進院的第三年,我取得了司法考試的A證,第五年榮獲全市偵監業務競賽標兵,第七年榮獲全市未檢業務競賽標兵,第七年、第八年和第九年榮獲全市、全省優秀公訴人,第十年榮獲全省十佳公訴人稱號。細數過來,沒有辜負前輩們的言傳身教,沒有辜負曾經摸爬滾打的自己。
回頭再看,「檢察官」這個身份於我而言,已不僅僅只是一種工作,更是我成長的經歷、閱歷和磨礪,讓我能夠自信從容地行走在人生天地間。
明燈指引前行
十年間,猶記得,有幾盞明燈,溫暖人心。
有一盞燈閃亮在備戰省、市優秀公訴人業務競賽時。
公訴人業務競賽是體力、腦力、素能的全方位考驗。作為最了解徒弟們優勢的師傅們,閆科長、王書傑科長白天承擔起科室的工作,晚上舍小家為集體,留下來 「一對一」夯實徒弟們的素能。師兄、師姐不負眾望,取得優異的成績成為了大家的驕傲。
這期間,閆科長的丈夫總開玩笑地說:「媳婦再不回家,我可就要報警了。」有了一代人的奉獻,就有下一代人的傳承,如今凡是外出應戰的選手,都無所畏懼,因為大家知道這個集體就是堅強的後盾。
有一盞燈閃耀在申報全國優秀公訴團隊的材料時。很榮幸,我們的集體被選中申報全國優秀公訴團隊。當時,時間短、任務重,閆科長帶着我用了整整一周的時間查找了十年的檔案,夜以繼日的整合資料。夜半時分趴桌子上睡醒的我,抬頭看見閆科長仍在校正材料,一部分一部分的細查細究。
當時還在我們院交流的西藏多吉同志目睹了整個過程,他驚嘆我們的工作效率,更是被閆科長對檢察工作的熱愛所折服。後來,我們被評為了「全國優秀公訴團隊」。熱愛可抵歲月漫長,這一份身體力行的熱愛成為了後來我們每一位公訴人的指明燈。
有一盞燈是一封大學入學通知書閃耀的光芒。這封入學通知書的主人是一位小女孩,她跟閆科長相識在單位組織的一次下鄉活動中。了解到女孩困難的家庭情況後,閆科長私底下對她進行資助,鼓勵她好好學習、讓知識幫助她走出山溝。幾年過去,小女孩學有所成,入學通知書、感謝信和兩隻雞就送到了辦公室。雞最終被女孩帶回去了,而感謝信被閆科長塞進了抽屜。無意中得知了此事,讓我更加從前輩身上感受到了奉獻的力量。
點滴溫暖,最撫人心。檢察官本就是一種職業,而其中身體力行的人們賦予了這個職業更多的涵義,這些人的一言一行讓這份職業更加的閃耀、更加的崇高。
做好點滴事
年初,我回訪了作出不起訴的5名涉案未成年人和他們的父母。孩子們輕快、上揚的語氣,讓我情不自禁跟着歡喜。想當初,第一次見面,犯錯的孩子們情緒低落、將頭埋在了衣服里,他們的父母更是愁容滿面。
如今,一位孩子的父親無比自豪地告訴我,孩子考上重點高中後勤奮努力,正在準備高考,為心中的理想大學而奮鬥。另一個孩子的母親無比開心地告訴我,他家孩子轉正了,現在工廠的效益不錯,學的技術很吃香,娃有了立足社會的本領……
那一刻我覺得,雖然涉未成年人的案件辦起來「冗長繁瑣」,但是給與承辦人的成就感卻無比強烈,這項工作做得值,有意義。未檢檢察官做的更多的工作就是在追根溯源、挽救教育,為涉罪的未成年人找尋一條合適的出路。雖然不一定都會有成效,但我們沒有放棄過任何一個孩子。因為見過彩虹,所以我們相信如果能多做一點,再多做一點,下一個彩虹必將再次出現。
十年從檢,歷歷在目。從成為一名檢察官到作為一名檢察官,這其中所蘊含的意味已與我惺惺相連。對於未來,我始終堅信心若有光,又何懼山高路長!
策劃:陝西省人民檢察院新聞宣傳處
作者:撒曉寧(寶雞市金台區人民檢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