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途的巨艦

2022年10月10日07:27:15 資訊 1012

迷途的巨艦 - 天天要聞

二戰戰場,除了戰爭末期橫空出世的原子彈外,若問有什麼武器造價最高、威力最大但卻又最為失敗,應該是日本的大和號戰列艦了。

作為世界上曾經出現過的排水量最大的戰列艦大和號曾經是日本的國家象徵與驕傲,至今仍在日本的電影、動漫中頻頻出現,然而,這艘戰艦本身在二戰中的表現,卻成了一個暗喻它的祖國已經落伍於時代的冷笑話。

1853年,當美國將軍佩里率領着他那令日本人畏懼的4艘「黑船」,停泊在東京灣橫須賀港外時,可能不會想到在僅僅90年後,日本人會建造出入類歷史上最大的戰列艦,反過來對美國人進行恐嚇。「黑船來航」讓日本從開國之初就染上對大炮巨艦的恐懼與崇拜,而這種崇拜成了日本着力打造「大和號」這一圖騰的遠因。

所謂大炮巨艦主義,認為誰征服了海洋誰就能掌握世界,而控制海洋的唯一途徑,就是擁有更大的艦船和口徑更大射程更遠的火炮

受此學說的影響,從19世紀末開始,一輪又一輪的海軍軍備競賽成了各列強間的家常便飯。而四面環海、海洋野心巨大、又有着「黑船」心理陰影的日本,則成了這場瘋狂遊戲中賭得最凶的玩家。

當然,日本擴大海軍軍備的野心,本來是有約束的。1922年簽署的《華盛頓海軍條約》規定,美英日意法五國主力艦(戰列艦與戰列巡洋艦1排水量比為5:5:3:1.75:1.75.單艘主力艦排水量不得超過3.5萬噸,火炮口徑不得超過406毫米。

然而,1936年條約到期後,日本拒絕參加旨在延長該條約的倫敦海軍限制軍備談判,並秘密提出了在西太平洋海上截擊假想敵美國海軍艦艇編隊的戰略。

日本造艦計劃從一開始就秉承了「以質勝量」的宗旨。而在大炮巨艦主義橫行的時代,更大口徑的火炮往往意味着更遠的射程和更強悍的攻擊力。在這種思想指導下,日本海軍早在條約廢止前就開始了建造超級巨型戰列艦的準備。

在建造大和號的日子裏,日本海軍內部曾經有種說法叫「埃及有金字塔,中國有萬里長城,日本有大和號戰列艦」。

的確,從大和號戰列艦的體量來看,說它是一座用鋼鐵鑄就的奇蹟也許並不為過。尤其是對於一個剛剛近代化不到一百年的國家來說,建造一艘排水量超過之前最大艦船近一倍的巨型戰列艦,無疑是種國家整體實力和工業水平都難以承受的瘋狂舉動。

為此,日本不惜動用包括十幾萬噸優質鋼材在內的大量戰略物資,並耗巨資為其造船工業增添大量新式設備,甚至特意將海軍工廠的船塢加深了1米。

據統計,在大和號及其姊妹艦武藏號的整個建造過程中,日本人前後耗資1500億日元,平均每噸重量就需要砸近200萬日元。要知道大和號動工時正值1937年,中日戰爭已經打響,日本此時真的是勒緊褲腰帶,在以傾國之力建造大和號。

1941年12月,在太平洋戰爭正式打響前不久,超級戰列艦一號艦正式完工,艦體全長263米,艦寬38.9米,建成時標準排水量65000噸,主炮口徑460毫米,有效射程在40公里以上,龐大的身軀讓大和號在全船熄火後仍然要航行4公里才能最終停下。這艘艦艇被命名為「大和」,這個名字,也是日本人對自身民族的稱呼。

面對這艘以舉國之力打造的艦艇,日軍內部也曾經有過質疑。當時的日本海軍軍令部長回答說:「帝國需要一個精神象徵。」

於是,大和號戰列艦就這樣被當作鋼鐵鑄造的精神圖騰供奉了起來。

諷刺的是,貌似強大的大和號從誕生之初就已經過時了,而證明這一點的,恰恰是日本海軍自己。

1941年12月7日,大和艦在試航中進行了首次主炮射擊,將9顆各重一噸半的巨型炮彈打向2萬米外的海域。

而就在同一天,從日本聯合艦隊6艘航母上起飛的日軍航空隊空襲了美軍珍珠港,擊毀擊傷了美軍太平洋艦隊幾乎所有的戰列艦。偷襲珍珠港的成功除了拉開太平洋戰爭的序幕外,還給了世界另外一個啟示——依靠戰列艦重炮對轟的時代已經過去了,航母將成為新時代海上霸主。

雖然霸主的地位已經失去了,二戰中的戰列艦其實並非全無用武之地,事實上,在日本人建造大和號的同時,世界各海軍大國,甚至包括社會主義的蘇聯,都沒有放棄建造戰列艦,而被認為在珍珠港事件後充分認識到航母作用的美國,更是在該事件前後建造了10艘戰列艦,其中大部分艦的主要工期都是在珍珠港事件後進行的。

區別在於,美國人對於戰列艦在新時代的作用有着清醒的認識,在整個太平洋戰爭期間,美軍戰列艦廣泛活躍在各大戰場上,進行着護衛航母、破壞交通線、為登陸陸軍提供火力支援等任務。

然而,當美軍戰列艦重新定位自身功能時,日本的大和艦卻馬放南山,長期停泊在港口內。日本軍部始終停留在希望大和號參加「最終決戰」的迷夢中,不捨得將這艘「精神象徵」投入到小打小鬧中。在整場太平洋戰爭期間,身為日本聯合艦隊旗艦的大和號四處扮演着打醬油的角色——1942年中途島戰役中,日軍四艘主力航母在美軍打擊下全軍覆沒,而此時大和號卻尾隨在幾百海里以外無所事事。

在中途島戰役中喪失了制空權的日軍,從此更不敢讓大和號隨意出擊,日海軍軍令部甚至乾脆下達了「未經其許可不得動用大和艦出戰」的命令。而日本聯合艦隊司令山本五十六,碰巧又是個戰列艦無用論者,陰差陽錯之下,從1942年到1944年,大和號除了遭受美軍潛艇的兩次偷襲外,長期在所停泊的港口閑置着。駐艦官兵們享受着這艘頭等戰列艦無與倫比的後勤設施,日光燈、日立空調、三菱電梯、雪糕製造機將這艘戰列艦打造的宛如帝國飯店,大和號也因此得到了「大和賓館」的雅號,在日復一日的悠閑中坐觀自己的國家走向滅亡。

大和號在二戰中唯一一次有機會一展身手的戰鬥,是1944年的萊特灣大海戰

在這場人類歷史上最後一次、也是最大規模的戰列艦大會戰中,大和號與其姊妹艦武藏號相伴出航,意圖趕往菲律賓萊特灣參與會戰。

不幸的是,兩船尚未到達作戰位置,就被美軍艦載機發現,兩艘日本巨型戰列艦在追趕下,被迫不停地調整笨重的艦體以躲避美軍投下的魚雷。最終,武藏號因連中36枚美國艦載機投放的魚雷、炸彈而沉沒,大和號也被3枚高空墜落的重磅炸彈擊中,艦身發生傾斜。

第二天,當大和號終於駛進萊特灣戰區,剛剛有機會啟動460毫米巨炮試射時,日軍指揮官粟天中將已經被武藏號的翻沉嚇破了膽,深恐大和號再遭美軍艦載機機群的攻擊,於是下令大和艦撤回日本,繼續憋在港內苟延殘喘。

然而,即便進行了如此屈辱的撤退,大和號最終還是沒有陪它所象徵的日本帝國走完最後的歷程。

1945年4月,美軍發動沖繩島戰役,大量的美軍戰艦將沖繩圍了個水泄不通,預感到末日已經到來的日本大本營,決心讓「皇國象徵」大和號成為「國民一億總玉碎」的急先鋒,下令大和號冒險出航,強行衝過美軍控制的海域,投入保衛沖繩島的戰鬥。

這個異想天開的瘋狂設想,當然沒有實現。

4月6日,大和號裝上僅夠其單程航行的2500噸燃油,從停泊的瀨戶內海出發航向沖繩。當天傍晚,這一動向就被潛伏在日本外海的美軍潛艇發現。美軍於次日凌晨派出了300多架艦載機撲向大和號,當天正午時分,美機在沖繩島以北300公里處追上大和號戰艦,輪番發起攻擊。

大和號一面全速向南,一面開動全部高射炮對空猛射。然而笨重的戰列艦在艦載機靈巧的攻擊下幾乎毫無還手之力。為了儘快打沉大和號,美軍戰機刻意只向著該艦的左舷投彈。最終,大和號因為左舷進水過多而傾覆,艦上2000名官兵與這艘日本的「鎮國之寶」一同葬身在日本帝國覆亡的前夜。

二戰結束後,曾經有人對大和號戰列艦的得失進行過估算,得出的結論是,日本如果省下建造該艦及其3艘姊妹艦的產能、人力和資金,大約足以能夠生產12艘飛龍級或6艘翔鶴級航母,即便達到這一預想一半的效果,日本聯合艦隊前期也足以對美軍構成壓倒性優勢。

大和號這艘日本傾盡國力所打造的鋼鐵圖騰,最終卻加速了日本的失敗,而從更深層的意義上說,日本在太平洋戰爭中其實是敗於那個早已被時代所淘汰的迷夢。

資訊分類資訊推薦

范瑋琪力挺陳建州,第三位受害人站出來,好姐妹makiyo也補刀 - 天天要聞

范瑋琪力挺陳建州,第三位受害人站出來,好姐妹makiyo也補刀

#陳建州風波牽連多位明星#近期,台灣省藝人陳建州性騷擾事件越演越烈,已經有三位女藝人大牙、郭源元和黑澀會美眉妖嬌出來指控陳建州對她們的性騷擾行為。陳建州妻子范瑋琪則發文力挺老公。范瑋琪發文表示自己孕期一直在家,外出黑人一直陪同,黑人不可能存在帶女性回家的可能。
一戰華工的珍貴照片 - 天天要聞

一戰華工的珍貴照片

赴歐勞工上船前消毒洗澡,發放印有編號的外衣、褲子、腰帶及內衣、草帽及鞋襪等,還統一配置毛毯、鋪蓋、水杯和鐵飯碗的工具包,並在離國前集中在威海等地稍作軍訓。
陽後還有這個後遺症,向風而行徵文 - 天天要聞

陽後還有這個後遺症,向風而行徵文

#頭條創作挑戰賽第二期#​#暖冬的生活記#​#電視劇向風而來行徵文#​最近我右側的眼睛好難受,每天睡醒就然糊糊的,一天感覺看東西不太清楚,視力下降很明顯,頭也暈暈的,悶悶的,不是很舒服。我不知道其他人陽後有沒有這個癥狀。
北大高材生感嘆道:「這輩子我就沒說過幾次真話!」 - 天天要聞

北大高材生感嘆道:「這輩子我就沒說過幾次真話!」

我有一個姓於的朋友,大家都管他叫老於。老於今年五七多歲,北大畢業,清華讀的碩士,北師大讀的博士,妥妥的學霸。他現在是一家廳級單位的副總工,待遇也不錯。在我們這些人眼裡,那可是人中龍鳳,幾乎是神一樣的存在。有一次幾個朋友一起喝酒,喝多以後,大家照例吹捧這位學霸朋友。
畫家把字畫作價3萬放老闆店裡寄賣,老闆索要2成傭金,被畫家拒絕 - 天天要聞

畫家把字畫作價3萬放老闆店裡寄賣,老闆索要2成傭金,被畫家拒絕

街上有那種賣字畫的店鋪,這種店鋪非常的少,因為懂畫的人也少。店鋪的老闆是個愛畫之人,不是名家的畫,只要是畫的好,價格合適,他也會收下,或者幫忙寄賣。王立是一名沒有任何名氣的畫家,經常會拿一些畫到店裡寄賣,幾百到幾千的價格都有。這一天,王立又拿來一幅畫,說是要寄賣。
04年遼寧老漢撿石頭修豬圈,發現"白髮人頭",專家趕來:終於找到了 - 天天要聞

04年遼寧老漢撿石頭修豬圈,發現"白髮人頭",專家趕來:終於找到了

二〇二二年,很多很有名的節目被網友們重新翻出來,比如《今日說法》,網友們甚至還列出了必看節目單。說到必看的「電子榨菜」,網友們紛紛調侃起了一檔節目,它十分喜歡以農村口耳相傳的驚悚故事為開頭,經過不斷的探索,最終以科學的手段解釋靈異現象,它就是《走近科學》。
運河拾韻:愛的波濤(十三) || 朱鈞賢 - 天天要聞

運河拾韻:愛的波濤(十三) || 朱鈞賢

作者:朱鈞賢 攝影:竹葉青「老闆,還有什麼吩咐?」雪娟和素英同時止步,愕然的轉過身來。徐文琪將手中的鋼筆在桌子上敲了敲,注視了她們一眼,道:「還有幾個問題要對你講一講,我們飯店是食品服務性質的,首先必須要求清潔和衛生,還有的是要注意服務態度必須熱情周到,使客人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