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一個平常的不能再平常的日子。開發商拿着一份上億元的合同來到了破敗不堪的定慧寺,想要收購這塊土地。
誰知,寺廟住寺不為所動,說了一句:
「定慧寺在大家的心裏有着很高的地位,寺廟現在雖然很缺錢,但是我們不能傷了信徒的心,不管多少錢,我是不會賣地的。」
聽到這番話,無數善信熱淚盈眶,有錢出錢,有力出力。在近半年,定慧寺就募集到600萬左右的善款。
但後續的發展,卻出人意料。這間看似平靜祥和的佛門清靜地,背後卻藏着一個驚人的秘密......
01、不甘貧窮,女孩的香港夢
一切要從1967年說起。
1967年,吉林省一個偏遠的鄉村,有一個小女孩出生了。這個女孩被取名為史愛雯。她就是日後成為定慧寺住持的釋智定。
那個年代的農村,生活拮据,物質短缺。家裡不管是男孩還是女孩都要幫忙干農活,過着面朝黃土背朝天的生活。
但小時候的史愛雯,就有些小聰明,每次下地幹活的時候,總是以各種理由偷懶。
她的父母為人老實本分,孩子不來幹活,也就隨她去了。
時間一瞬而過,八九十年代,許多人下海經商,賺得盆滿缽滿。
史愛雯看着外出打工的同鄉穿着時髦的衣服「衣錦還鄉」、蓋起樓房,心中的渴望蠢蠢欲動。
她抱着對錢、對富裕生活的嚮往,來到了深圳,希望能闖出一番天地。
但是,理想很美,現實卻很殘酷。
一個農村的小丫頭一沒有文化,二沒有技術。別說賺錢了,也就只能做一些底層的工作,養活自己。
就在那時,她看到黑白電視里關於香港的影片,林立的高樓、繁華的街道、光鮮亮麗的人群,這些都讓她心生嚮往,於是在立志一定要去香港生活。
人們常說,你想要什麼,就會關注什麼。
史愛雯一心做着香港夢,還真被她找到了辦法,那就是找一個香港人嫁了。
1990年史愛雯認識了一個香港人,對於她來說,實現香港夢的機會也來了。
這個香港人名叫岑偉榮,是一名貨車司機,在香港早有家室。但那時候的史愛雯才23歲,可以說是青春靚麗,岑偉榮不自覺地被她吸引,被迷得神魂顛倒。
史愛雯要求他與妻子離婚,帶她去香港結婚。
一邊是家裡的黃臉婆,一邊是充滿朝氣的少女。岑偉榮心下一橫,拋棄了糟糠之妻,與史愛雯結了婚。
1993年史愛雯來到了香港,根據政策需要居住7年才能拿到香港的身份證。
於是,7年時間一到,史愛雯便火速踢開這個曾經的墊腳石,改名為龍恩來,重新開始生活。
02、一步一步,浮現的貪念與野心
龍恩來實現了她的香港夢。在香港這座經濟繁華的都市,生活下來,但她的野心卻並沒有就此停滯,反而一點一點地浮現。
她迫切地希望自己能做人上人,成為有錢人,走上成功的人生。
然而,沒學歷、沒能力,沒有人脈,她如何在香港立足?她一邊做着服務員、洗碗工等底層的工作,一邊做着自己的富人夢。
直到一位朋友看到她沮喪、頹廢的樣子,勸她一起去定慧寺祈福,事情才發生了轉機。
她看着人來人往帶着大量的香油錢去祈福的人們,彷彿發現了新的商機。她想了想,如果能掌控一座寺廟,那麼寺廟中的錢是不是就可以全部歸自己所有。
她開始處心積慮的時常出入香火鼎盛的寶蓮寺,接近當時寶蓮寺的住持初慧大和尚。
那個時候,30幾歲的龍恩來,還紅潤嬌俏,外表風韻,給人的印象也是討好可愛。所以受到了許多僧人的喜愛。
到了2002年她對住持初慧大和尚說,自己看破紅塵,希望剃度為尼,一心侍佛。
初慧大和尚對她十分欣賞,親自為她剃度,並收為自己僅有的入室女弟子,賜法號釋智定。
當時釋智定35歲,初慧住持81歲。剃度後,釋智定一直跟在初慧大和尚的身邊,照顧師傅的飲食起居、淋浴擦身。
那時候的釋智定,恭敬、勤快,被師傅初慧認為是可造之才,初慧住持便推薦她到寶蓮寺分管的定慧寺當住寺及監院,成為一方寺廟的掌權者。
釋智定有了權利後,更是演一出「宮斗戲碼」,排除異己。將正直、善良的老尼姑以各種理由趕離寺廟,甚至誣告當時的監寺見修師盜取捐款,將其趕走,只留下自己的親信和心腹。
至此,龍恩來的野心,也一點一點實現了。
03、小人得志,尼姑的紙醉金迷
我們先來一起看看,2005年到2008年,定慧寺的賬面。
定慧寺每年差不多有200-400萬的善款、香油錢以及一些其他的收入。這個收入維持一個不需要多少人力、物力的寺廟還是足夠的。
但是定慧寺卻仍舊破敗不堪,天花板漏水,牆面發霉、地磚開裂......
更離奇的事情是,定慧寺每年都入不敷出,在2006年超支161萬,2007年多用221萬。
釋智定更是經常向外界哭窮,說寺廟運營入不敷出,寺廟各處年久失修,卻沒有錢翻修寺廟。甚至窮到電費也交不起了。
一番哭窮下來,又有了不少善款,都落入了釋智定的口袋。
這個表面無欲無求的尼姑,背地裡卻過着奢靡的生活,從她的衣食住行就可見一斑。
先來看看住,對於一般人來說,買一套房子,可能都要花上一輩子的積蓄。
但釋智定卻以徒弟釋妙慧的名義,一次性花3950萬購入一套位於大埔比華利山的豪宅。這棟別墅,僅僅印花稅就要168萬之多。
在出行上,她的座駕無一不是奔馳、寶馬等名車。
在生活日常上,先說說她在定慧寺的房間,雖然定慧寺的確殘破不堪,但她的房間卻別有洞天。
9個大小不一的衣櫃中,掛着滿滿當當的各式名品衣裙,連貼身衣物都是品牌。千元一雙的黑色皮鞋,就有十幾雙。
雜物櫃中放置的也都是法國品牌護膚品、化妝品和各種美容用品,令人驚奇的是雜物櫃還有許多黑色的長絲襪和各式假髮。
有媒體記者跟蹤了她一天的生活日常,是這樣的:如若寺廟內,沒有法事。她不會早起誦經念佛,而是睡到日上三竿。
中午起床後,就約徒弟王卉(法號釋妙慧)一起到名店購物、逛街,一次上萬的費用花起來絲毫不手軟。
用餐也要到五星級酒店用餐,甚至用餐期間作為出家人冬瓜盅、酸辣湯等葷食也毫不避諱。
晚上,她的男性司機會開着7人房車載她回比利華別墅區的豪宅,一直待到隔天早上......
手機要用就用新款的iPhone,辦公室也一定要蘋果電腦。
甚至,她飼養的兩隻狗,在夏天會24小時開着空調。據說每個月僅狗糧的花費就達到7000多港元。
釋智定不僅在花費上奢華無度,在生活上更是荒唐。
2006年38歲的釋智定與小她15歲的23歲的商人釋智強(俗名:劉建強)註冊結婚。在2012年釋智強獲得香港居民身份證後兩人離婚。
同年10月又與釋智光(俗名:高武國)註冊結婚,並安排他在寶蓮寺工作。
尼姑結婚已經夠讓人震驚的了,更離奇的是,與釋智定結婚的兩個人之前在內地都當過和尚。
這尼姑和和尚結婚,連小說都不敢這麼寫,居然就在現實中發生,真的是很詭異。
事發後有人問釋智定:「你身為尼姑,為什麼要和和尚結婚?」她還意正言辭地說:「我這是假結婚,為了給香港引進人才所作的自我犧牲。」
明明為了滿足自己的私慾,卻還被她說得如此之冠冕堂皇。完全沒有看到一點悔改之心。
04、不是不報,只是時候未到
生活中很多事情,不要抱着僥倖的心理,每個人都要為自己做的事情負責,只是早晚而已。
釋智定奢靡生活的終結,得益於一個人。
這個人就是翁靜晶,翁靜晶是80年代香港演員。她因為信佛而與釋智定熟識。
她是一名虔誠的信徒,釋智定總是在她面前哭窮,還說每天都有開發商找上門,但她卻堅持要留下古寺。
翁靜晶深受感動,向定慧寺捐款10萬元。釋智定看中了翁靜晶的人脈和身份,便邀她做董事幫忙公開籌款。
果然在翁靜晶的影響下,短短一個星期就籌集了80多萬。
同年7月,香港「橙新聞」報道了「開發商高價買地而住寺卻不為所動,堅守古寺」的故事,引發許多人的關注並持續發酵。
定慧寺接受到了更多的捐款,從2015年3月到9月,就有近600萬的捐款。
而也有許多的義工過來幫忙,於是寺廟背後不堪入目的一面一點點浮出水面。同時翁靜晶翻查定慧寺的賬目,發現許多問題。
為什麼花出了修繕寺廟的錢,寺廟卻仍舊破敗?有許多善信的香油錢和大小法事奉上的現金,又去了哪裡?她開始對釋智定產生了懷疑。
翁靜晶私下找人調查釋智定,誰知道牽扯出這許多荒唐的事情來。
她將事情爆出,並向相關機關舉報,想要幫那些善心的人追回善款。
但釋智定卻仍在狡辯:「本人不會猜測,近日翁女士連串舉動的目的和動機,事件已交由律師處理,本人不會再做評論,對任何誹謗性及失實的言論,本人保留一切追究的權利。」
她甚至還在寺廟舉辦活動,在大埔區派發單張,要求善信以現金付款,叮囑他們不要以支票的形式存入寺廟戶口。
都到了這個時候,她還在欺騙信眾,不知悔改,大肆斂財。
多行不義必自斃。
2015年10月14日,香港入境處前往定慧寺,拘捕了釋智定和她的和尚丈夫釋智光以及另外兩名女子。
直到這時,釋智定才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她哭着求翁靜晶,放她一馬。
但翁靜晶卻怎麼會再上當,她對釋智定說:「有什麼事和法官說吧。」
釋智定哀求不成開始威逼:「我一人事小,連累了整個寺廟,豈不是得不償失,我們私下解決也可以啊。」
翁靜晶只回了她一句:「你的所作所為有辱佛門清凈之地,一定要把你這樣的無恥之徒繩之以法,才是給善信的交代。早知如此,何必當初呢?」
的確,早知如此,何必當初呢?
05、
佛法中,講究因果循環。
釋智定今天的果,就是她昨日的因。披着羊皮,卻與惡魔做交易的人,終將得到應有的懲罰。
人人都想要過得更好,通過提升自己,獲得成就,才能的到心靈的滿足。
任何妄圖通過捷徑、滿足自己的行為,都將只是萬劫不復的深淵。
-END-
【文|恩伊娜】
【編輯|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