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說,能忍常人所不能忍才能成大事,其實成小事也是這樣。
所謂小不忍則亂大謀。所謂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凡事都得隱忍,能伸能曲者方能有所作為。
隱忍不是膽小懦弱,更不是自暴自棄,而是修身養性、韜光養晦,待時機一到,就能一躍而起、一飛衝天、一鳴驚人。
古之能忍者有姜子牙隱匿渭水,孫臏裝瘋賣傻,勾踐卧薪嘗膽,伍子胥一夜白頭,韓信受胯下之辱,蘇武牧羊不屈,司馬遷遭受宮刑,司馬懿着婦人服。
被不公正對待了,受到屈辱了,被人穿小鞋了,被人嘲諷謾罵了,被人看扁了,被人侮辱了……被打壓了……
只要還沒有被剝奪生命,也還沒有讓你失去人之為人的起碼尊嚴,還沒有脫掉你衣服去遊街,我們就應當學會隱忍,只要學會隱忍,那麼未來必定會有所收穫。
因為,反也者道之動。因為福兮禍之所伏。禍福會轉換,好壞會變化。
那麼善於隱忍的人有哪些表現呢?
首先,得甘於苦悶。隱忍是苦的,那種味道如同吃黃蓮。隱忍往往只有自己才知道,別人是不會了解你的,也很難理解你,因此註定孤悶。
其次,得學會自律。隱忍的人必須學會自律,嚴格要求自己做哪些和不做哪些。堅持做那些對目標有益的行為,不做那些與目標背離的事情。
再次,得有超常耐力。隱忍需要超出常人的恆心和毅力。很多時間,事物拼到最後往往看誰的耐力更強,誰能堅持的更久。
最後,得處處小心,謹小慎微。隱忍需要隨時保持警惕,如履薄冰。表面上好像無所謂,但是實際上一定要清醒地知道自己的目標。
隱忍是一種心力,也是一種戰術,更是一種智慧。隱忍是具有遠大的目標,但在很長一段時間裏保持靜默。學會隱忍,將使得我們笑到最後。遇到事情只要能堅持隱忍,並且持之以恆,那麼就一定能達成期望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