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8日,經歷近一個月的航行時間,滿載近1萬噸出口冷凍蔬菜及果汁的巴哈馬籍冷藏運輸船「波羅的海春天」順利抵達美國東部威爾明頓港,這也是我省首批「包船出口」貨物,14日在當地完成卸貨。這也標誌着在榮成海關助力下,「包船出口」破解出口運力不足難題取得成功。
包船出口,是指由貨主或其代理直接向船舶所有人以不計裝卸貨物數量多少,按船舶艙容或載重噸計收運費的方式直接租賃船舶,用於運輸貨物出口。榮成海關工作人員介紹:「相較於傳統模式,『包船出口』船期計劃更可控,單港直達的航程也讓交付時效有保障。」

面對國際海運缺箱、缺艙位等複雜嚴峻的國際海運物流形勢,如何破解運營效率、運力緊張等困局,讓更多的產品走出去?「包船出海」模式能夠有效緩解外貿企業出口面臨的物流和成本問題,是破解國際海運物流「一箱難求」「箱比貨貴」等困局的有益探索。
「海關提供了『保姆式』全天候通關服務,優先安排我們辦理船舶進出境監管檢疫手續、指導貨物出口申報,還對船員在靠泊國外港口期間疫情防控做了專門培訓,確保貨物以最快速度出口,我們非常滿意!」榮成市華東國際船舶代理有限公司副經理周海英說。為讓企業「包船出口」更順暢,榮成海關不斷優化監管流程,採取智慧監管、抵港直裝等方式順勢監管,提升進出口貨物通關效率和進出境運輸工具結關速度,助力「威海貨」儘快漂洋過海。
越來越多外貿出口企業搭上了「包船出口」的「順風車」。9月16日,韓國籍散貨冷藏運輸船「永發輪」在在石島新港碼頭整裝待發,出發後17天便可抵達目的港美國西海岸聖地亞哥港口。屆時,「榮成—聖地亞哥」包船直航航線開航。本月,還將有2至3個石島至威爾明頓港班期通過包船從石島新港出海。榮成海關副關長宋黎說:「我們將持續用好用活各項通關政策,提升監管效能,壓縮通關時長,繼續提升口岸營商環境,保障更多貨物順利『包船』出海。」

除試水「包船出口」,石島新港還不斷拓展業務,開闢更多跨境航線。近日,在石島港口岸新作業區場站,來自韓國仁川港的重10餘噸顯示屏半成品由韓國仁川港啟運,通過中韓班輪航線由石島港進境,再經公路運輸至廣西東興口岸,在東興口岸出境後運至目的地越南海防。從韓國過境中國石島到越南,在聯通了韓、中、越三國物流通道的同時,全程運輸時間由單純海運的9天壓縮到60多個小時。
「同樣的貨物從仁川直接船運至海防,需要接近9天時間,如果採取空運方式,則費用大約是海陸聯運的3倍。」石島新港(榮成)國際物流有限公司經理孔鵬傑算了這樣一筆賬。抓住國際海運復蘇之際,石島新港已開闢橫跨中日韓、越南等國家,貫穿中亞、東亞,聯結東南亞的多重業務渠道,積極開發轉關至蒙古的大巴車、挖掘機等新貨種,先後開通石島—東興口岸、石島—二連浩特口岸、石島—額濟納口岸、石島—霍爾果斯口岸等10條過境貨物線路,成為山東半島過境貨物通關口岸之一。(Hi威海客戶端記者 杜曉瑩 通訊員 楊青 姜玉濤/文 資料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