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第一首輔張居正的改革,到底動了哪些人的奶酪

2020年06月19日23:08:39 歷史 1495

張居正(1525年-1582年),字叔大,號太岳,幼名張白圭。江陵人,時人又稱張江陵。明朝中後期政治家、改革家,萬曆時期的內閣首輔,輔佐萬曆皇帝朱翊鈞開創了「萬曆新政」。

明朝第一首輔張居正的改革,到底動了哪些人的奶酪 - 天天要聞

1547年(嘉靖二十六年),23歲的張居正考中進士。1567年(隆慶元年)任吏部左侍郎兼東閣大學士。後遷任內閣次輔,為吏部尚書、建極殿大學士。隆慶六年,萬曆皇帝登基後,張居正代高拱為首輔。當時明神宗朱翊鈞年幼,一切軍政大事均由張居正主持裁決。 張居正在任內閣首輔10年中,實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財政上清仗田地,推行「一條鞭法」,總括賦、役,皆以銀繳,"太倉粟可支十年,周寺積金, 至四百餘萬"。軍事上任用戚繼光、李成梁等名將鎮北邊,用凌雲翼、殷正茂等平定西南叛亂。吏治上實行綜核名實,採取「考成法」考核各級官吏,「雖萬里外,朝下而夕奉行」,政體為之肅然。1582年(萬曆十年)7月9日(六月二十)卒,年五十八,贈上柱國,謚文忠(後均被褫奪),張居正也是明代唯一生前就被授予太傅、太師的大臣。為萬曆所忌。去世未及半年便慘遭抄家,追奪謚號,舉家罹難,家人全部被下大獄,餓死的餓死,自殺的自殺,張居正豢養的十數名家妓和家中女眷更是被賣入青樓,余者遠戍充軍,悲慘之狀目不忍睹。至明熹宗天啟二年恢複名譽。

明朝第一首輔張居正的改革,到底動了哪些人的奶酪 - 天天要聞

「一條鞭法」的主要內容就是把各州縣的田賦和徭役,以及其他雜項歸總為一條,合併徵收銀兩,按畝折算繳納,這樣大大簡化了稅制,方便徵收稅款;同時使地方官員難於作弊,進而增加財政收入。「一條鞭法」是稅賦制度上的里程碑,是劃時代的制度!它上承唐代的兩稅法,下啟清代的攤丁入畝,是中國歷史上具有深遠歷史影響的一次社會變革;既是明代社會矛盾激化的被動之舉,也是中國古代商品經濟發展到一定程度的主動選擇。一條鞭法的施行,改變了當時極端混亂、嚴重不均的賦役制度;它減輕了農民的不合理賦役負擔,限制了胥吏的舞弊,特別是取消了苛重的力差,使農民有較多時間從事農業生產,就長遠來看,此舉對促進大明朝的經濟發展功莫大焉。

明朝第一首輔張居正的改革,到底動了哪些人的奶酪 - 天天要聞

明朝第一首輔張居正的改革,到底動了哪些人的奶酪 - 天天要聞

為保障「一條鞭法」的順利實施,張居正一面是任用能臣,舉措務實,強力推行「考成法」,簡單說來就是「以業績為核心,行的升職,不行的貶職」,這除了對官員的績效考核外,更重要的是要考核官員徵稅的業績,不足九成者,一律處罰。這一措施的實行,使得各級官吏不敢懈怠,國庫亦日益充裕,據統計,實施第一年賦稅就增長了近乎一番,史載改革的結果是:「太倉粟可支十年,周寺積金,至四百餘萬」和「朝下而夕奉行的巨大成就」。

明朝第一首輔張居正的改革,到底動了哪些人的奶酪 - 天天要聞

張居正的改革得罪了太多的王公貴族,損害了整個官僚階層的利益!張居正的改革,富了窮人,底層民眾對張居正肯定是感恩戴德,但是國家的權力並不在這些人手裡,他們不能保護張居正。可能張居正也想到了這一點,但是他還是義無反顧地進行改革,他是為了國家,為了民眾,犧牲自己一個人,他肯定覺得是值得的。

明朝第一首輔張居正的改革,到底動了哪些人的奶酪 - 天天要聞

另外,張居正是萬曆小皇帝的老師,對待小皇帝的學業比較嚴厲。加上皇帝母親李太后,以及司禮秉筆太監和司禮監掌印太監-馮保的支持,小皇帝對他是又怕又恨,使得萬曆皇帝逐漸站在了張居正和李太后兩個人的對立面。

明朝第一首輔張居正的改革,到底動了哪些人的奶酪 - 天天要聞

張居正通過改革雖然強大了大明朝,但是也站在了整個官僚階層和皇帝的對立面,後面悲慘的遭遇也就順理成章了!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免費≠公平?原神聖遺物為何評價兩極分化? - 天天要聞

免費≠公平?原神聖遺物為何評價兩極分化?

——為何「歐皇1天畢業」,「非酋300天坐牢」卻0提升?貪生怕死角鬥士,一往無前少女心大家好,我是拾柒。一、聖遺物系統的「雙刃劍」本質1. 表面公平:免費獲取機制「聖遺物可以免費獲取的機制,這能讓平民玩家也有機會獲得極品詞條的聖遺物。從一定程度來說,聖遺物系統相較而言會非常的公平。」零氪玩家可通過日常體力獲...
殘暴,屠出歷史紀錄!熟悉的威震天爆走拿下搶7!快船慘遭淘汰! - 天天要聞

殘暴,屠出歷史紀錄!熟悉的威震天爆走拿下搶7!快船慘遭淘汰!

掘船搶七大戰一觸即發,快船相比此前做了首發五虎的變陣:哈登+鮑威爾+小卡+小瓊斯+阿祖,即將小瓊斯頂替了鄧恩,提高了鋒線上的深度。掘金則五虎未變:穆雷+布勞恩+小波特+戈登+約老師。開場後快船的變陣就立竿見影,小瓊斯火力全開內外開花——擋拆下順攻框、接球下快攻自投自搶以及底角三分一箭穿心,幫助快船搶佔先機。...
援助圭亞那30餘年 中國醫療隊隊服成「中國名片」 - 天天要聞

援助圭亞那30餘年 中國醫療隊隊服成「中國名片」

在萬里之外的南美洲國家圭亞那,自1993年起,一批又一批的中國援外醫療隊的醫生,用堅守和奉獻精神,為當地患者帶來健康與希望,也推動了圭亞那診療技術的發展。前不久,65歲的眼疾患者奇尼安到喬治敦公立醫院找黃曉波醫生複診。他患有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繼發的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經過及時手術,他的眼睛已恢復了視力。喬治敦...
山河印記·尋訪抗戰足跡丨「響木」清脆 抗聯密營里的「密電波」 - 天天要聞

山河印記·尋訪抗戰足跡丨「響木」清脆 抗聯密營里的「密電波」

篤篤篤……「啄木鳥」發出的悅耳聲音回蕩在林間,然而在80多年前,這個聲音卻是東北抗日聯軍預警及聯絡的「密電波」。搖動「響木」會發出類似啄木鳥啄木頭的聲音,抗聯戰士利用「響木」發出的不同聲音可表達多種意思,其在抗聯部隊隱蔽傳遞消息的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據介紹,80多年前,楊靖宇率領的東北抗日聯軍第一軍,...
那頂象徵著夢想的草帽:照亮了整個三國的天空! - 天天要聞

那頂象徵著夢想的草帽:照亮了整個三國的天空!

文‬/胡鐵瓜‬建安十二年的深秋,新野縣城外的蘆葦盪泛起金浪。四十七歲的劉備站在城樓上,望着校場上整齊列陣的三千士卒,突然蹲下身揪起腳邊的蒲草,在粗糲的指間捻了捻,露出孩童般頑皮的笑意。
抗戰回望18︱《廣西學生軍》:「廣西的政治基礎是青年」 - 天天要聞

抗戰回望18︱《廣西學生軍》:「廣西的政治基礎是青年」

今年是抗日戰爭勝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澎湃新聞·私家歷史與抗戰文獻數據平台合作,推出「抗戰回望」系列,選取抗戰期間的報紙、圖書、日記等史料加以介紹,希冀帶領讀者前往歷史現場,觸碰抗戰時中國軍民的精神與生活。本文介紹《廣西學生軍》一書,藉以反映抗戰初期桂系軍隊組織發起的第二屆廣西學生軍的情況...
朱學勤憶胡適 - 天天要聞

朱學勤憶胡適

【原題】朱學勤:胡適,始終以一種從容的態度批評着那個時代,不過火,不油滑,不表演,不世故轉自當代文學批評作者朱學勤 節選 | 想起了魯迅、胡適與錢穆轉載 | 《被遺忘與被批評的》胡適的一生是堅持自由主義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