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靖宇犧牲後筆記本被日偽軍警擄走,塵封85年的檔案首次公布

2025年07月04日12:32:10 歷史 1754

7月3日上午,塵封八十五載的楊靖宇筆記本檔案在吉林省通化市檔案館首次公布。

楊靖宇犧牲後筆記本被日偽軍警擄走,塵封85年的檔案首次公布 - 天天要聞

這份編號「通省警特秘第一五三七號」的機密文件,是1940年3月16日偽通化省警務廳長岸谷隆一郎發給柳河縣警務科長的楊靖宇筆記本譯文。

1940年2月23日,楊靖宇血灑濛江(今靖宇縣),壯烈殉國。

殘暴的敵人解剖了楊靖宇的遺體,卻震驚地發現:他的胃裡沒有一粒糧食,只有一團團枯草、樹皮和棉絮。

‍‍‍‌‍‍‌

楊靖宇隨身攜帶的筆記本落入敵手,其內容被緊急譯成日文,成為日偽軍「討伐」抗聯的情報。

偽滿政權滅亡之際,偽通化省公署、警務廳及其所轄各縣公署、警察署開始大規模焚燒檔案,大量的政務、警務活動檔案被其銷毀,這件文檔混雜在未被徹底銷毀的偽柳河縣警務科警察工資表、請假條等殘餘材料中,得以留存至今。

十二頁譯文,十一個要項,字字千鈞。

檔案清晰呈現了將軍犧牲前數月的思考軌跡。他詳盡分析時局與國際形勢,嚴謹設定部隊聯絡的暗號、旗幟、時間與地點,精確統計兵力、戰鬥損失、傷員情況及緊缺的裝備、彈藥、冬裝糧食,親筆部署特務隊冬季工作計劃。

楊靖宇犧牲後筆記本被日偽軍警擄走,塵封85年的檔案首次公布 - 天天要聞

楊靖宇犧牲後筆記本被日偽軍警擄走,塵封85年的檔案首次公布 - 天天要聞楊靖宇犧牲後筆記本被日偽軍警擄走,塵封85年的檔案首次公布 - 天天要聞

這份經由敵手翻譯得以意外保存的記錄,因其內容的原始性和真實性,成為研究楊靖宇將軍和東北抗聯歷史的極其珍貴的客觀史料。檔案再現了楊靖宇將軍在極其危險、惡劣的環境下依然艱苦卓絕開展抗日武裝鬥爭的真實情況,為楊靖宇事迹研究及東北抗聯史研究提供了新實證。

銘記歷史

致敬英雄

綜合通化發佈、央視新聞

(來源:人民日報微信公號)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發現罕見30萬年前的木器!雲南甘棠箐遺址考古獲重要突破 - 天天要聞

發現罕見30萬年前的木器!雲南甘棠箐遺址考古獲重要突破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近日,雲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澳大利亞伍倫貢大學等國內外多家科研單位合作,通過對甘棠箐遺址發掘出土的遺存進行分析研究,發現35件保存完好的年代約為距今30萬年的木器,與木器伴生的文化遺
1942年敵軍中將送給粟裕一包香煙,粟裕看後大怒:處決電報科長 - 天天要聞

1942年敵軍中將送給粟裕一包香煙,粟裕看後大怒:處決電報科長

1942年,新四軍指揮部,粟裕看着手中的香煙盒,臉色平靜,接連下達了多道重要命令:全軍保持無線電靜默,派騎兵,火速追上高級幹部,讓他們緊急返程。如果粟裕的命令再晚上半天,整個新四軍的指揮體系,可能就被日軍給一鍋端了。粟裕將軍究竟在香煙盒上看
泉州一地發現一座清代古橋! - 天天要聞

泉州一地發現一座清代古橋!

在第四次全國文物普查(簡稱「四普」)工作中,泉州台商投資區普查隊發現兩座承載着歷史記憶的古橋——梅嶺惠安橋和上侖石塔及水尾橋。它們不僅是古代交通的重要節點,還蘊含著豐富的文化內涵和有趣的民間傳說。
85年前大學畢業證書成「傳家寶」,無償捐贈入藏南京民間抗日戰爭博物館 - 天天要聞

85年前大學畢業證書成「傳家寶」,無償捐贈入藏南京民間抗日戰爭博物館

7月3日,一場承載着歷史記憶與家國情懷的捐贈儀式在南京民間抗日戰爭博物館舉行。捐贈人王曉思先生將其父親——老戰士、老黨員、著名文藝工作者王雲同志生前珍藏的一批珍貴抗戰文物及史料,無償捐贈給該館永久收藏。把個人記憶、家庭記憶變為社會記憶王雲同志(1920-1980)是一位經歷豐富、貢獻卓著的老戰士和文藝工作者。...
香港培僑中學喜迎北京天安門國旗 - 天天要聞

香港培僑中學喜迎北京天安門國旗

7月4日,香港培僑中學在校內舉行活動,喜迎2023年7月24日在北京天安門廣場升起的國旗。據了解,培僑中學在2025年7月1日組織60名師生代表團到北京參加天安門升旗儀式,並獲北京市人民政府天安門地區管理委員會贈予2023年7月24日在天安門廣場升起的國旗(編號2023-0205號)。圖為迎國旗儀式。中新社記者 陳永諾 攝7月4日,香...
寶成鐵路電氣化50年:鐵軌上的傳承 - 天天要聞

寶成鐵路電氣化50年:鐵軌上的傳承

來源:【人民日報中央廚房-龍門陣工作室】2025年7月1日,寶成鐵路電氣化迎來開通50周年。這條穿越秦巴山脈的鋼鐵巨龍,承載着厚重的歷史與幾代人的夢想。在這個特殊的年份,一個關於父女與寶成線的故事,也在這蜿蜒的鐵軌上,清晰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