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的十位閑散王爺身處權力中心卻選擇遠離政治漩渦,瀟洒人生

2025年07月04日08:22:03 歷史 1813

清朝的王爺群體中,有一批人選擇遠離權力漩渦,以閑適自保的姿態活出了別樣的宗室人生。他們或因生母卑微無緣大位,或因深諳帝王心術而主動放逐,最終在詩酒書畫、園林戲曲中找到了歸宿。以下十位代表性人物,以史料為據,展現其瀟洒淡泊的一生:

一、胤禧慎靖郡王)——書畫寄情的隱逸者

清朝的十位閑散王爺身處權力中心卻選擇遠離政治漩渦,瀟洒人生 - 天天要聞

生母與出身:庶妃陳氏內務府包衣宮女出身,地位低微。

性格特點:清雅淡泊,不慕權位,醉心藝術。

淡泊原因:康熙晚年出生,年幼無爭位可能;雍正乾隆對其無猜忌。

享樂方式:精研書畫,與布衣名士鄭板橋結為至交,作品被譽「筆致超逸,本朝宗藩第一」。

子嗣與結局:無親子,乾隆將六子永瑢過繼為其嗣;48歲病逝,謚「靖」,得康雍乾三帝善待,善終。

二、弘晝(和親王)——佯狂避禍的荒唐王爺

清朝的十位閑散王爺身處權力中心卻選擇遠離政治漩渦,瀟洒人生 - 天天要聞

生母與出身:純懿皇貴妃耿氏,雍正寵妃。

性格特點:表面荒唐放縱,實則深藏政治智慧。

淡泊原因:親歷「九子奪嫡」慘劇,以自污避乾隆猜忌。

享樂方式:好「活出喪」——坐供桌吃祭品觀人哭喪;飲酒作詩,留下《金樽吟》明志;書畫造詣深厚(後人啟功承其藝)。

子嗣與結局:生育8子;58歲善終,乾隆厚葬,家族富貴綿延。

三、永瑢(質庄親王)——藏書校典的文藝宗親

清朝的十位閑散王爺身處權力中心卻選擇遠離政治漩渦,瀟洒人生 - 天天要聞

生母與出身:純惠皇貴妃蘇氏,乾隆妃嬪。

性格特點:溫厚謙和,痴迷典籍。

淡泊原因:過繼慎靖郡王胤禧為嗣,遠離帝系競爭。

享樂方式:主持《四庫全書》校勘,築「九思堂」藏書萬卷;詩畫兼修,作品士林爭藏。

子嗣與結局:生育6子;48歲病逝,謚「庄」,乾隆親撰祭文悼念。

四、永璘慶親王)——醉心享樂的紈絝幼子

清朝的十位閑散王爺身處權力中心卻選擇遠離政治漩渦,瀟洒人生 - 天天要聞

生母與出身:孝儀純皇后魏佳氏,乾隆幼子。

性格特點:豁達貪樂,直言「皇帝位豈可覬覦?唯冀和珅府邸居之」。

淡泊原因:序齒最幼,主動棄權。

享樂方式:豪擲千金擴建「慶王府」,搜羅奇珍異寶;好宴遊,府中夜夜笙歌。

子嗣與結局:生育6子;54歲病逝,嘉慶親臨祭奠,子嗣襲爵。

五、奕誴惇親王)——市井聽書的平民王爺

清朝的十位閑散王爺身處權力中心卻選擇遠離政治漩渦,瀟洒人生 - 天天要聞

生母與出身:祥妃鈕祜祿氏,道光第五子,幼年過繼惇親王綿愷

性格特點:粗放近民,厭棄宮廷禮儀。

淡泊原因:過繼旁支,政治邊緣化。

享樂方式:常穿布衣逛茶館聽評書,與販夫走卒閑談;府中不設奢華宴席,偏好市井小吃。

子嗣與結局:生育7子;50歲病逝,民間稱「小五爺」,口碑頗佳。

六、奕譞(醇親王)——修園退潛的謹慎國戚

清朝的十位閑散王爺身處權力中心卻選擇遠離政治漩渦,瀟洒人生 - 天天要聞

生母與出身:庄順皇貴妃烏雅氏,道光第七子,慈禧妹夫。

性格特點:隱忍謹慎,深諳韜晦。

淡泊原因:光緒生父,為避嫌主動辭政,自號「退潛居士」。

享樂方式:營建蔚秀園、退潛別墅,終日賞景寫詩;精研茶道,專雇茶農制新茶。

子嗣與結局:生育7子(含光緒帝);50歲病逝,慈禧厚葬,但府財曾被其搜刮殆盡。

七、昭槤(禮親王)——著史自娛的革爵文豪

清朝的十位閑散王爺身處權力中心卻選擇遠離政治漩渦,瀟洒人生 - 天天要聞

出身:鐵帽子禮親王代善後裔,世襲親王。

性格特點:孤高耿介,直言招禍。

淡泊原因:嘉慶時因牢騷被革爵,遂絕意政事。

享樂方式:著《嘯亭雜錄》錄清朝掌故;混跡茶樓收集野史;拜師學戲曲,創票友社。

子嗣與結局:生育3子;革爵後潛心著述,晚年貧困,以文名留史。

八、溥倫貝子)——捧角組會的末世閑人

清朝的十位閑散王爺身處權力中心卻選擇遠離政治漩渦,瀟洒人生 - 天天要聞

出身:乾隆玄孫,清末襲貝子爵。

性格特點:圓滑善交,熱衷風雅。

淡泊原因:清末新政中任資政院總裁,實為虛職。

享樂方式:組「翠峰庵票社」,重金捧京劇名角;廣結名流,府中常辦堂會

子嗣與結局:生育4子;清亡後任民國閑職,晚年寂寥而終。

九、載振(慶親王)——奢靡經商的逍遙貝勒

清朝的十位閑散王爺身處權力中心卻選擇遠離政治漩渦,瀟洒人生 - 天天要聞

出身:慶親王奕劻長子,晚清顯貴。

性格特點:紈絝奢靡,精於享樂。

淡泊原因:因「楊翠喜案」被迫辭官,退出政壇。

享樂方式:建天津勸業場作為娛樂中心;購西洋名馬賽騎;收藏古董珠寶,一擲千金。

子嗣與結局:生育3子;寓居天津至1947年病逝,晚年變賣珍寶維生。

十、溥侗紅豆館主)——曲藝傳世的遺老名票

清朝的十位閑散王爺身處權力中心卻選擇遠離政治漩渦,瀟洒人生 - 天天要聞

出身:貝勒載治之子,乾隆嫡系後裔。

性格特點:痴迷藝術,不拘禮法。

淡泊原因:清亡後以遺老自居,拒參偽滿。

享樂方式:精崑曲、京劇,創「紅豆館主」票社;通曉音律樂器,授徒傳藝。

子嗣與結局:無子嗣記載;1952年執教戲曲學校,病逝後梅蘭芳親奠,譽其「中華曲學第一人」。


權力如牢籠,富貴似煙雲。這些王爺以詩酒琴茶為甲胄,在皇權夾縫中開闢出逍遙天地——他們用半生荒唐,換來全族平安;以滿紙丹青,掩去半世驚心。紫禁城的金瓦紅牆間,終是容不下真性情,卻也在歷史的裂隙中,留下幾筆淡墨閑章。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發現罕見30萬年前的木器!雲南甘棠箐遺址考古獲重要突破 - 天天要聞

發現罕見30萬年前的木器!雲南甘棠箐遺址考古獲重要突破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近日,雲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澳大利亞伍倫貢大學等國內外多家科研單位合作,通過對甘棠箐遺址發掘出土的遺存進行分析研究,發現35件保存完好的年代約為距今30萬年的木器,與木器伴生的文化遺
1942年敵軍中將送給粟裕一包香煙,粟裕看後大怒:處決電報科長 - 天天要聞

1942年敵軍中將送給粟裕一包香煙,粟裕看後大怒:處決電報科長

1942年,新四軍指揮部,粟裕看着手中的香煙盒,臉色平靜,接連下達了多道重要命令:全軍保持無線電靜默,派騎兵,火速追上高級幹部,讓他們緊急返程。如果粟裕的命令再晚上半天,整個新四軍的指揮體系,可能就被日軍給一鍋端了。粟裕將軍究竟在香煙盒上看
泉州一地發現一座清代古橋! - 天天要聞

泉州一地發現一座清代古橋!

在第四次全國文物普查(簡稱「四普」)工作中,泉州台商投資區普查隊發現兩座承載着歷史記憶的古橋——梅嶺惠安橋和上侖石塔及水尾橋。它們不僅是古代交通的重要節點,還蘊含著豐富的文化內涵和有趣的民間傳說。
85年前大學畢業證書成「傳家寶」,無償捐贈入藏南京民間抗日戰爭博物館 - 天天要聞

85年前大學畢業證書成「傳家寶」,無償捐贈入藏南京民間抗日戰爭博物館

7月3日,一場承載着歷史記憶與家國情懷的捐贈儀式在南京民間抗日戰爭博物館舉行。捐贈人王曉思先生將其父親——老戰士、老黨員、著名文藝工作者王雲同志生前珍藏的一批珍貴抗戰文物及史料,無償捐贈給該館永久收藏。把個人記憶、家庭記憶變為社會記憶王雲同志(1920-1980)是一位經歷豐富、貢獻卓著的老戰士和文藝工作者。...
香港培僑中學喜迎北京天安門國旗 - 天天要聞

香港培僑中學喜迎北京天安門國旗

7月4日,香港培僑中學在校內舉行活動,喜迎2023年7月24日在北京天安門廣場升起的國旗。據了解,培僑中學在2025年7月1日組織60名師生代表團到北京參加天安門升旗儀式,並獲北京市人民政府天安門地區管理委員會贈予2023年7月24日在天安門廣場升起的國旗(編號2023-0205號)。圖為迎國旗儀式。中新社記者 陳永諾 攝7月4日,香...
寶成鐵路電氣化50年:鐵軌上的傳承 - 天天要聞

寶成鐵路電氣化50年:鐵軌上的傳承

來源:【人民日報中央廚房-龍門陣工作室】2025年7月1日,寶成鐵路電氣化迎來開通50周年。這條穿越秦巴山脈的鋼鐵巨龍,承載着厚重的歷史與幾代人的夢想。在這個特殊的年份,一個關於父女與寶成線的故事,也在這蜿蜒的鐵軌上,清晰迴響。
講述抗戰故事 弘揚抗戰精神 | 抗戰勝利80周年系列紀念活動梳理 - 天天要聞

講述抗戰故事 弘揚抗戰精神 | 抗戰勝利80周年系列紀念活動梳理

央視網消息:國務院新聞辦公室7月3日上午舉行新聞發佈會,請文化和旅遊部、國家廣播電視總局、中央廣播電視總台、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等單位相關負責人,介紹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主題展覽和推出優秀文藝作品、文藝活動有關情況。9月3日晚將舉行紀念抗戰勝利80周年晚會根據中央安排,中央宣傳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