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5月9日電 (記者 李曉喻)當地時間5月9日,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和來自世界20多個國家及國際組織領導人應邀出席俄羅斯紀念蘇聯偉大衛國戰爭勝利80周年慶典。這是習近平時隔10年再次出席俄羅斯「5·9」勝利日慶典。

多位學者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稱,在百年變局加速演進之際,中國高規格出席此次慶典,包含三重深意。
深意之一,開歷史倒車決不允許。
中俄作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亞洲和歐洲主戰場,是抗擊軍國主義和法西斯主義的兩支中堅力量,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作出決定性貢獻。
「如果喪失對歷史的記憶,我們的心靈就會在黑暗中迷失。」習近平曾引用俄羅斯歷史學家克柳切夫斯基的名言,表達銘記歷史的堅定決心。此次訪俄之際,他在署名文章中明確指出,「一切歪曲二戰歷史真相、否定二戰勝利成果、抹黑中蘇歷史功績的圖謀都不會得逞!對於任何企圖開歷史倒車的行徑,不僅中俄兩國人民不會答應,世界各國人民也不會答應!」
有觀察認為,當前國際秩序遭遇多重衝擊,與錯誤二戰史觀抬頭不無關係。中國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歐亞社會發展研究所副所長許濤表示,在此背景下,中俄相互支持對方舉辦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紀念活動,對弘揚正確二戰史觀、維護二戰勝利成果意義重大。
外界注意到,中俄近日發表的聯合聲明也明確提出,堅決粉碎任何企圖篡改二戰歷史的行徑,並呼籲國際社會尊重和捍衛紐倫堡國際軍事法庭和遠東國際軍事法庭確立的基本原則。

深意之二,戰後國際秩序不容破壞。
今年也是聯合國成立80周年。80年前,中俄同其他反法西斯同盟重要成員一道,共商建立聯合國,共同制定聯合國憲章等一系列重要國際文件,奠定了現代國際秩序的基石,確立了當代國際關係的基本準則。
80年後的今天,作為聯合國創始國和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中俄在維護以聯合國為核心的國際體系方面肩負特殊重要責任。
習近平在署名文章中強調,「國際形勢越是變亂交織,我們越要堅持和維護聯合國權威,堅定維護以聯合國為核心的國際體系、以國際法為基礎的國際秩序、以聯合國憲章宗旨和原則為基礎的國際關係基本準則,持續推進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極化、普惠包容的經濟全球化。」
復旦大學國際問題研究院俄羅斯中亞研究中心副研究員馬斌表示,以聯合國為核心的國際體系、以國際法為基礎的國際秩序、以聯合國憲章宗旨和原則為基礎的國際關係基本準則,是二戰結束至今世界保持整體和平穩定的基礎,也為國際經濟和社會發展提供了堅實保障。習近平和來自世界20多個國家及國際組織領導人出席慶典,是在向國際社會表明中國同各國一道堅決維護戰後國際秩序的意願和決心。
深意之三,國際公平正義必須捍衛。
二戰的勝利,是全世界正義力量的勝利。歷史證明,弱肉強食、叢林法則不是人類共存之道,窮兵黷武、強權獨霸不是人類和平之策,贏者通吃、零和博弈不是人類發展之路。
時下,全球和平赤字、發展赤字、安全赤字、治理赤字有增無減,單邊主義、霸權霸道霸凌行徑危害深重,人類又一次站在了團結還是分裂、對話還是對抗、共贏還是零和的十字路口。世界期待真正的多邊主義、期待公平正義、期待合作共贏。

中國和俄羅斯都是具有重要影響力的大國,是維護全球戰略穩定、完善全球治理的建設性力量。多年來,中俄在聯合國、上海合作組織、金磚國家等多邊平台密切協作,助力全球治理體系改革和建設。
許濤說,作為在國際社會舉足輕重的大國,中俄相互支持對方舉辦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紀念活動,意在給動蕩世界注入確定性和穩定性,是「極具分量」的合作。
馬斌表示,中國一直主張以公平正義為理念積極引領全球治理體系變革,中俄兩國加強合作是反對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更好捍衛國際公平正義的關鍵。
觀察認為,站在特殊的歷史節點上,中國高規格出席俄羅斯「5·9」勝利日慶典,是在以史為鑒、昭示未來,彰顯維護世界和平穩定的大國擔當。(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