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磐石一帶,當然包括附近的縣,也包括漆江縣,人們傳頌紅石位子出了一支紅軍,不僅不搶劫人民,還幫助人民,沒有糧食給糧食,鬍子來了打鬍子。
人們都說過去沒看見過這樣的軍隊,這可能是天兵天將,在磐石縣的山溝里,楊靖宇領着游擊隊隱蔽着,山那邊有一個村,敵人的機槍乒乒乓乓地對着打。
村裡頭有個老太太拿着個小竹筐籮,在雪地上點蠟燒香,跪着磕頭禱告,求老天爺幫着紅軍打勝仗。
紅軍每打一仗,就解放一個村莊,趕跑了日偽反動勢力,這個村莊的人民就能安居樂業,
那些沒有解放的地方就等候解放,有的村子就派代表去找紅軍,要求紅軍到他們那裡去。
楊靖宇說的事情是十分感人的。在磐石縣煙筒山,紅軍游擊隊打進一個地主的土圍子。
這個地主很年輕,他有一支隊伍,有幾桿槍,但是他不在家,領着隊伍走了,游擊隊敲門,他的妹妹手使雙槍,出來就和游擊隊拚命。
她哭着說:"我哥哥花了多少心血才弄了這幾桿槍,現在你們竟然來打我們,要繳我們的槍。"
楊靖宇對她說:"你別急,我們不打你,我們是抗日的隊伍,只要你們願意抗日,跟我們去打日本鬼子,我們就不繳你們的槍。"
這個地主的妹妹聽後就不哭了,表示接受共產黨的主張,共同抗日。
東北土匪很多,他們有一個規矩把見面叫"碰馬"、雙方都騎在馬上,見了面兩人互拜表示尊重,這叫講義氣,
有一個土匪頭子要求見楊靖宇,見面的時候,楊靖宇騎在馬上,這個土匪頭子卻翻身下馬向楊靖宇磕頭跪拜。
過去在土匪中沒有跪拜碰馬的規矩,這個土匪頭子這麼做,說明土匪也把楊靖宇看成了天兵天將。
還有一個土匪頭子,他見楊靖宇時也是翻身下馬對楊靖字額手恭拜,稱楊靖宇為"總隊員"。這是什麼意思呢?
這個土匪頭子有點文化,他知道共產黨是講民主的,領導人不叫長官,也沒有什麼隊長、師長,都是隊員,只好管楊靖宇叫"總隊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