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早期的民族魂教育
是埋葬侵略者的喪鐘
陳道康
今年是紀念世界反法西斯侵略和抗日戰爭勝利80周年,對那段歷史的回顧,又把我帶回到學童時代的場景——那時我正在金堂城廂鎮陳氏私立崇本小學讀書,早期的民族魂教育就從這時開始接受。在全面抗日戰爭8年中,作為一個四川人是很光榮的,四川人愛國熱情很高,出兵多,出錢多,出糧多,當時有無川不成軍的美談。四川人頭戴斗笠,足蹬草鞋,扛槍上戰場,英勇無比,所以四川各地抗日英雄紀念碑也很多。金堂的抗日英雄紀念碑,就在原縣城城廂鎮金剛公園內。每逢清明時節,前去瞻仰的人也很多。

四川及成都對抗戰勝利的巨大貢獻(蓬州閑士攝於成都市烈士陵園)
我們在崇本小學讀書,老師教我們朗讀:「軍號吹,軍號吹,軍旗隨風飛,看我抗日小軍隊,個個很精銳,今夜要上前線,殺敵救國危,哪那怕粉身碎骨,願作戰場鬼,不得勝利,誓不生回!」。那朗讀聲慷慨激昂,催人淚下,是中華民族不會亡的吶喊聲!老師又教我們唱氣壯山河的抗日救亡歌曲《大刀進行曲》(又名《大刀向鬼子們的頭上砍去!》),這天籟聲聲,唱響了校園。學生們又去社會上教唱,真是氣壯山河。
學校每周的朝會,全校學生都要聽老師講世界反法西斯戰場和全國抗日救亡的形勢,把全民族團結奮戰的激情,上升到民族魂的高度,讓學生們時刻準備聽從祖國的召喚,去與日寇侵略者作殊死的博斗。真是群情振奮。
日本侵略軍的三光政策(殺光、搶光、燒光),激起學生的無比憤怒,各校師生組織講演會,寫聲討檄文和詩詞,表達支持抗戰到底的決心,一起同仇敵愾,傾注了滿腔的熱忱。學生們還給前方將士寫慰問信,我曾在信上寫道:「英勇的抗日救亡將士們,你們離別了親愛的父母和妻兒,開赴抗日前線去消滅日寇侵略者,為國家盡大忠,為民族盡大孝,這不僅是你和全家的光榮,也是全民族的光榮!由於你們的浴血奮戰,維護了全民族的尊嚴,使我們還能在學校讀書,我們學生誓作你們的堅強後盾,隨時準備開赴抗日前線,和你們一起並肩殺敵立功,消滅日寇侵略者!」

抗日宣傳隊在三台縣城街頭宣講抗日救亡(圖源:綿陽市地方志編纂中心)
由於民族魂教育不斷深入和廣泛開展,我們在學童時期就懂得「此路不通,去找毛澤東!(去延安)」的革命內涵。「西安事變」與共產黨的抗日主張,使我們更加深信:「共產黨所領導的抗日軍民,是全民族抗日救亡的希望和主心骨。當時在教育界擁護抗戰,親近共產黨已是人心所向。那時延安、成都、金堂,常有共產黨地下聯絡活動,為延安輸送革命志士,或在國民黨川軍軍閥中作抗日統一戰線工作,這些被傳為歷史佳話。
我們崇本小學的蘇青平老師是地下活動的共產黨員,他教我們唱解放區的革命歌曲,把「解放區呀好地方」改兩個字,即「山那邊呀好地方」,在課堂上教唱,實際上是傳播解放區的福音,大家都心領神會。歌中唱道:「山那邊呀好地方,窮人富人都一樣,你要吃飯得耕種呀,沒人跟你當牛羊。」又通過學生們在社會上傳唱,在工農大眾中引起了思考,希望這一天早點到來!
早期的民族魂教育,使我們受益終生,並立志從戎報國。我響應毛主席發出的「抗美援朝,保家衛國」偉大號召,1951年8月參加中國人民志願軍,成為參戰人員,戴上了軍功章。脫下戎裝後,也自強不息!

《抗美援朝——浴血榮光》(油畫)梁昊鵬 作(圖源:光明日報)
民族魂的教育在金堂是很有成果的,到處可見的標語是——「好鐵要打釘,好男要當兵!國亂顯忠區,茅屋出將軍!」我的堂兄長、叔叔和鄰居,相邀投筆從戎的,在國內國外抗日戰場浴血奮戰,有的還寄回了立功喜報!
中華民族是最優秀的民族,在國難當頭,為國家盡大忠,為民族盡大孝是第一位的,用自己的血肉築起了新的長城!經過艱苦卓絕的八年全面抗戰,迫使日本於1945年8月15日宣布無條件投降。

1945年9月2日,日方代表登上「密蘇里號」美軍軍艦,簽署投降書(圖源:央視軍事)
通過戰爭的洗禮,我深深地懂得和平的可貴,也更清楚地認識到,民族魂的傳統教育是愛國主義的升華、是埋葬侵略者的喪鐘,同時又是每一個炎黃子孫必須具備的高尚情操。一旦侵略戰爭爆發,才能迅速組織起來給促略者以慘痛教訓。前事不忘,後世之師,讓民族魂的傳統教育發揚光大!
最後,以一首詞結束本文:
憶秦娥·警鐘在耳
盧溝月,
八年抗倭何其烈。
何其烈,
太陽旗下,
華人鮮血!
東鄰拜鬼沒停歇,
警鐘在耳爭飛躍。
爭飛躍,
不忘歷史,
獻身勛業!
來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辦公室
方誌四川部分圖片、音視頻來自互聯網,僅為傳播更多信息。文章所含圖片、音視頻版權歸原作者或媒體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