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冀魯豫野戰軍剛到大別山時,民眾不敢接近,我軍以行動贏得支持

2025年04月13日15:53:06 歷史 1131


晉冀魯豫野戰軍主力在劉伯承司令員、鄧小平政委的率領下,奉黨中央、毛主席之命挺進到大別山後,對國民黨反動派懷着刻骨仇恨的當地民眾是既高興,又擔憂。

他們為當年的「紅軍」重新回歸大別山而激動、高興,同時又擔心我軍一旦再次離開,他們會遭到反動勢力更為殘酷的報復。

大別山區,是我黨早期建立紅色政權、組建工農紅軍的革命根據地之一。紅軍因革命形勢變化,而撤離後,國民黨反動派對當地人民進行了血腥鎮壓。

晉冀魯豫野戰軍剛到大別山時,民眾不敢接近,我軍以行動贏得支持 - 天天要聞

國民黨反動派屠殺革命群眾(圖像)

再者,國民黨反動派對廣大民眾的長期的恐怖影響,一時間難以完全消除。因此,在我軍初到,立足未穩之際,大別山的群眾都不敢公開與我晉冀魯豫野戰軍相親相近。

為了迅速改變大別山的局面,重建革命政權,我軍在尋機殲敵,打擊土頑的同時,從部隊中抽調大批幹部,組織工作隊,配合隨軍南下的地方幹部,深入群眾,訪貧問苦,大力開展革命教育活動,努力喚醒民眾的革命激情。

通過宣傳我人民解放軍在全國各個戰場的卓著戰績,讓廣大民眾明確,「紅軍」重回大別山是革命即將成功的標誌之一,大別山將永遠為人民所擁有,從而消除他們內心深處的種種顧慮、隱憂。

積極有效地組織、領導群眾,清算國民黨反動派及土匪惡霸的滔天罪行,認真落實黨的減租減息政策,使他們能有實實在在的獲得感,進而信任、助力我軍。

晉冀魯豫野戰軍剛到大別山時,民眾不敢接近,我軍以行動贏得支持 - 天天要聞

軍民魚水情(圖像)

過程中,工作隊的同志們雖然時常工作在變化莫測、缺乏安全感的環境里,但都不畏艱險,勇於克服困難,全心全意地為老百姓服務。有的,甚至獻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如六縱政治部宣傳幹事馬豐年、中原獨立旅宣傳幹事梁桂華等同志。

與之同時,劉伯承、鄧小平等野戰軍首長,都高度重視部隊執行我黨、我軍各項政策、紀律的情況,並將其看成是我軍能否在大別山站穩腳跟的決定性條件。

鄧小平政委曾這這樣諄諄告誡全體指戰員:

「嚴守紀律,關心群眾,這是關係到我們能否在大別山生根的大事。破壞紀律,脫離群眾,是自掘墳墓。

有一次,鄧政委到皖西視察工作時,有群眾反映,當地的地主武裝搶了他家一頭牛,解放軍趕跑了他們之後,把他家的那頭牛也牽走了。

鄧政委立即命人查清了此事,迅速將牛送還老鄉,並鄭重而誠摯地向老鄉道了歉。

晉冀魯豫野戰軍剛到大別山時,民眾不敢接近,我軍以行動贏得支持 - 天天要聞

正在處置工作的鄧政委(圖像)

事後,他告誡同志們:「我們雖然進了大別山,但能不能站住腳,會不會被敵人趕出去,其關鍵因素之一就是看我們是不是能與群眾親密相處,是不是真正地維護了群眾的利益。」

挺進大別山之初,個別地方在發動群眾鬥爭反革命分子的過程中,曾發生過鬥爭擴大化、打擊面過寬,損害了中農及工商業者利益的現象。

鄧小平政委獲悉這一情況,及時予以制止,馬上糾改了「左」的做法,並與有關同志商議制定了系列保護工商業發展的規定,從而穩定了大別山地區的社會經濟發展。

行軍作戰途中,野戰軍首長及機關人員,處處帶頭執行群眾紀律,哪怕是在點滴小事上,也絕對不放鬆。

晉冀魯豫野戰軍剛到大別山時,民眾不敢接近,我軍以行動贏得支持 - 天天要聞

劉司令員與鄧政委在一起(圖像)

劉伯承司令員在胡涼亭指揮作戰時,發現警衛人員在地上拾了一枚拐棗吃,立即對其進行了批評教育,並要警衛員把拐棗錢給老鄉送去。

野戰軍司令部每到一地,都要組織人員另挖廁所,從不佔用百姓家的廁所。對此,鄧政委還親自督察,並再三提醒大家要尊重群眾的生活習俗。

隆冬嚴寒時節,為了不用群眾的柴草烤火,李達參謀長親自帶領野戰軍司令部警衛排的戰士上山砍柴、背柴。

在野戰軍首長們的示範帶動下,我軍湧現出現了許多遵紀愛民的事迹。

一天夜裡,大雨滂沱。執行任務中的某部某班的戰士來到一家老鄉門口後,打算借宿避雨。但是,他沒能叫開門。

晉冀魯豫野戰軍剛到大別山時,民眾不敢接近,我軍以行動贏得支持 - 天天要聞

露宿街頭的解放軍戰士(圖像)

這種情況下,戰士們不再打擾房主,就蹲在房檐下過夜。他們渾身淋透,冷得發抖,也不強行進屋

再如,某部重機槍連暫時借住在群眾家時,恰逢農曆新年。為了尊重老鄉過年不潑水的風俗,全連一整天沒有洗臉。

這些事,乍看起來都是些小事,但在群眾中引發了非常好的反響,老鄉們都欣喜不已地奔走相告着:「現在的解放軍關心、愛護咱們老百姓,看來,真是以前的那些紀律嚴明的』紅軍』又回來了。」

這樣,晉冀魯豫野戰軍終於贏得了大別山父老鄉親們的認可後,得到了他們無私無畏的大力支持、鼎力相助。

如,高山鋪戰鬥開始前,當地群眾連夜舂米支援軍隊,並在幾天內備齊了一千多副擔架。戰後,他們迅速將我軍的七百多名傷員轉運至斌沖山區,保護起來。

晉冀魯豫野戰軍剛到大別山時,民眾不敢接近,我軍以行動贏得支持 - 天天要聞

民眾在護送傷員(圖像)

戰鬥中,民眾無怨無悔地為我軍帶路、偵察敵情、運送彈藥,甚至幫助打掃戰場。

一位不知名姓的民工,曾冒着密集的炮火,為我軍戰士們送乾糧。路上,他自己負了重傷,乾糧袋也被打穿了七個彈孔。當他把乾糧送到戰士們手中後,英勇的犧牲了

蔣介石調集大軍,瘋狂圍攻我軍期間,我軍的部分傷病員分散在曹大山、談家溝一帶養傷,處境十分危險。

為了躲避敵人的搜捕,白天,鄉親們就把傷員們送到深山中的岩洞里,隱藏起來。到了晚上,再把他們接回家中休養。老鄉們夜以繼日地看護、調理他們,就像對待自己的親生兒女一樣。

晉冀魯豫野戰軍剛到大別山時,民眾不敢接近,我軍以行動贏得支持 - 天天要聞

老鄉在護理我軍傷員(圖像)

曹山長凹的張順昌家裡,藏着我軍的九名傷員。一天,張順昌的行為引起了敵人懷疑,而被捕。在接受敵人的審問時,他雖然被拷打得死去活來,但為了傷員的安全,始終沒有屈服。

皖西金(寨)東縣縣委書記白濤同志不幸敵人殺害後,被暴屍城關。驕橫的敵人威脅當地民眾,不準任何人為其收屍,否則,格殺勿論。

住在附近的老農呂紹先和他的老伴,不忍心看着為了老百姓而犧牲的白濤同志曝屍野外,就冒着生命危險,在其他老鄉的幫助下,偷偷地「盜走」白濤同志的屍骸,讓他入土為安了。

總而言之,解放戰爭時期,有着光榮的革命傳統的大別山人民,與我人民子弟兵同生死、共患難,並肩戰鬥,留下了許多動人心魄、情真意切的感人事迹。

回憶起這一段光輝歷史時,劉伯承司令員曾無比感慨地說:

晉冀魯豫野戰軍剛到大別山時,民眾不敢接近,我軍以行動贏得支持 - 天天要聞

建國後的劉伯承元帥(圖像)

「這就是表現了人民戰爭的本質。我們依靠的是人民,蔣介石依靠的是碉堡……

是啊,偉大的人民解放戰爭,是在英雄的中國人民的捨生忘死的援助下,取得勝利的!

主要參考文獻:《挺進大別山》、《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史》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普京內部講話曝光:願意打「百年戰爭」 - 天天要聞

普京內部講話曝光:願意打「百年戰爭」

報道稱,普京最近向俄羅斯的一批精英通報,談判進程還要花很多時間。這是記者法麗達·魯斯塔莫娃和馬克西姆·托夫凱洛在名為「法里日報」的電子新聞簡報中報道的。該新聞簡報專門報道有關克里姆林宮的消息。這兩名記者曾為《紐約時報》《每日電訊報》和《福布斯》雜誌等媒體供稿,
選購天津墓地要注意的細節 - 天天要聞

選購天津墓地要注意的細節

天津具有重要的地理意義,不少好該公墓都建於此,光是國營公墓就有十四家,公益性的有二三十家,選擇十分豐富。當然了,如果要選購的話,還是應當注意一些細節,尤其是初次購墓的客戶。
北倉墓地有什麼墓地可選 - 天天要聞

北倉墓地有什麼墓地可選

為了便於市民選購和來往交通便利,天津基本每個區都建有公墓。天津共有國營公墓14家,那麼北倉有什麼好的墓地可選嗎?北倉好幾家公墓已經飽和了,但是靠近北倉的兩家公墓都是在售狀態,這兩家分別是天津憩園、西城寢園。
天津國營公墓發展情況 - 天天要聞

天津國營公墓發展情況

天津是北京門戶,地理位置意義重要,這片土地上也建有不少不錯的公墓,光國營公墓就有十四家。那麼在人口老齡化趨勢嚴重的當下,國營公墓的發展情況如何呢?天津這14家國營公墓不是全部都對外出售,其中有的已經飽和了,也就是不再對外出售或者是墓位緊張了
捷克古代的紅色處女軍了解一下 - 天天要聞

捷克古代的紅色處女軍了解一下

你是否聽聞過 「紅色處女軍」 的故事?這可是一支極為獨特的軍隊,成員皆為未婚處女。9 世紀初,捷克女王麗布施組建了一支特殊的私人衛隊,其成員均是未婚處女,「紅色處女軍」 就此誕生。衛隊隊長普拉斯妲對男人懷有極度的仇視,她只效忠於女王一人。
老杜女兒剛一回國,就向小馬科斯發難 - 天天要聞

老杜女兒剛一回國,就向小馬科斯發難

老杜女兒莎拉剛一回國就現身,呼籲民眾變革。面對馬科斯家族的全面打壓,莎拉民調支持率卻逆勢飆升、斷層領先。當杜特爾特家族凝聚民心,菲律賓這場政治豪賭將如何改寫? 【莎拉剛一回國就現身「勇氣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