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正七品以上的官員有多少,多少百姓養一個官?

2025年03月29日00:22:08 歷史 1272

古代究竟有多少官員,是偏多還是偏少?我們以明朝為例,來統計一下官員的總數,以及各品級各有多少人?

根據《大明會典》、《明史.職官》等資料綜合分析,明朝的正式文職官員(不含武官)額定為24600人,其中七品以下(不含七品)占絕大多數,達20000人以上,我們重點來說說七品以上官員的數量。

為什麼選取七品作為一個界線來分析呢?因為按照明朝的官職,縣令一般為七品,如果對應現在幹部的級別的話,剛好是正處級。以七品來作為標準,大家也比較好理解。

我們先說說京官。

明朝中央實行內閣制和六部制。

最高等級的大學士,最多時為六人,少的時候,甚至為三人。大學士的品級早期只有五品,但他們兼着尚書侍郎等職務。後期的大學士,是直接六部主官里選拔,就不用說品級了。大學士的品級應該是從一品。至於正一品的「三公」等職務,很少有單獨授予的,只是榮譽性的官職,就不計算在內了。

中央分為六部,在滿編的情況下,各部官員人數如下。

吏部尚書正二品1人;左右侍郎各1人,正三品;文選、考功等各司郎中共4人,正五品;員外郎每司1人,共4人,從五品;主事,每司2人,共8人,正六品。以上為吏部全部正七品官員,在最大限度滿編情況下,19人。

各部尚書、侍郎、郎中等官員的品級一致,下文不再贅述。

明朝的戶部職責非常廣,管理全國的疆土、田地、戶籍、民政,以及賦稅、俸祿、軍餉、救災等一切財政相關事宜,職能相當於現在的財政部、國土資源部、農業農村部、國家統計局、審計局、稅務總局、糧食局、央行等部門。不僅如此,戶部還直接一插到底,管吏各省的財政,設有十三清吏司,所以戶部的機構是六部里最龐大的。

戶部架構如下:尚書1人;左右侍郎共2人;十三清吏司各設郎中1人,員外郎1人,主事2人,合計為正七品上官員45人。另有照磨、檢校、提舉、大使等八、九品官員60餘人。

禮部:尚書1人;左右侍郎共2人;郎中、員外郎、主事等跟吏部差不多,七品以上官員也約為19人。

兵部:組織架構也為下轄武選、職方等4司,七品以上官員也約為19人。

明朝的刑部,類似於戶部,也設有十三個清吏司,因此,組織架構類似於戶部。刑部合計正七品上官員45人,八品及以下官員9人。

工部,與吏部、禮部、兵部的架構類似,也是4個清吏司。七品以上官員也約為19人。

除了六部,明朝的中央機構還有這些:

都察院,這個機構非常龐大。正二品的左右都御史各1人;正三品的左右副都御史各1人;正四品的僉都御史2-4人 。另外還有十三道監察御史(正七品)110人。

一個都察院,正七品以上的官員就有120多號人,幾乎相當於六部人數的一半。明朝的反腐夠厲害吧?結果怎麼樣呢?

其他的機構七品以上的官員數量,我就簡單說一下。

翰林院,這個機構很清貴,正五品的學士1人,從五品的侍讀侍講學士4人,編修約20人。正七品以上的官員共約30人。

國子監,祭酒1人(從四品),司業1人(正六品)。

大理寺,相當於最高檢察院,正七品寺卿1人,正四品少卿2人,正四品寺正6人,正七品評事12人,共30人,機構還不小。

太常寺,負責祭祀禮樂,類似於宗教事務局,正七品以上11人。

光祿寺,負責祭享、宴勞、酒醴、膳羞之事,寺卿從三品1人,正七品以上12人。

太僕寺,責管理全國的馬政,寺卿從三品1人,正七品以上7人。

鴻臚寺,負責朝會禮儀和接待外賓,寺卿正四品1人,正七品以上官員3人。

欽天監,相當於國家天文台,監正1人,正五品,副監2人,正六品。

其他還有,六科給事中、行人司、課鹽提舉司、市舶提舉司等機構,加來正七品以上官員也在100人左右。

綜上所述,明朝北京的中央機構,七品以上的文官數量為500多人。由於明朝實行兩京制,南京也有六部等中央機構,但是,南京的機構因為清閑,編製比北京少了一半,因此南京中央機構的七品以上的官員為250人左右。

我們再來看看地方機構

明朝省一級的機構為三套班子,分別是承宣布政使、提刑按察使司和都指揮使司。都指揮使司屬於軍事序列,不計算在內。各布政使司設從二品布政使2人,從三品參政2人,從四品參議2人,從六品經歷1人,從七品都事1人,從六品理問1人,從七品副理問1人,共10人。提刑按察使司設正三品按察使1人,正四品副使1人,正五品僉事若干,正七品經歷1人,共計約6人。布政使司與按察使司共約16人,全國13個省份,省一級的文官中,正七品以上的官員共計288人。

明朝在地方設置府,州,縣三種結構,形成了省-州-縣與省-府-州-縣兩種模式。

府設置正五品知府1人,正五品同知1人,正六品通判1人,正七品推官1人,共4人。全國138個府,正七品以上文官共552人。

州設置從五品知州1人,從六品同知1人,從七品判官1人,共計2人(從七品不算),全國193個州共計386人。

縣設置正七品知縣1人,全國1138個縣,共計1138人。

由此我們可以得出以下結論:

明朝正七品以上的官員總數為:北京和南京兩套中央機構加起來共750人,各省一級機關288人,府和州一級(相當於地市級)938人,縣一級為1138人。全國共計3114人。

套用現在的行政級別,明朝正七品相當於正處級,那麼明朝正處級幹部為3114人。

明朝的人口,明初為6600萬人,萬曆三大征之前為最高峰,約1億8千萬人。取人口中間值1.2億人,平均為3萬8千多人供養一名七品以上官員。

另外還有一個數據,明朝七品以下官員大約為2萬人,其中九品的就佔了一萬人。比如,全國驛站的驛丞就有2000多人,驛丞是從九品,王陽明楊慎都做過驛丞。取人口中間值1.2億人,如此算來,明朝大約是6000多人供養一個正式官員(從九品以上,不含軍隊和吏員)。

明朝財政供養的邊軍約100萬,衛所兵自身種田無撥款撥糧,不計算在內。明朝吏員約10萬人。

如果把需要老百姓供養的官員、吏員和邊軍全部加起來,約為113萬人。取明朝人口中間值1.1億人,大約為100人供養一個官吏(兵)。

明朝正七品以上的官員有多少,多少百姓養一個官? - 天天要聞

明朝正七品以上的官員有多少,多少百姓養一個官? - 天天要聞

明朝正七品以上的官員有多少,多少百姓養一個官? - 天天要聞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解放軍在台島演訓,台軍「跟拍」都拍不清被嘲 - 天天要聞

解放軍在台島演訓,台軍「跟拍」都拍不清被嘲

東部戰區新聞發言人施毅陸軍大校4月1日表示,從當日開始,中國人民解放軍東部戰區組織陸軍、海軍、空軍、火箭軍等兵力,位台島周邊組織艦機多向抵近台島,重點演練海空戰備警巡、奪取綜合制權、對海對陸打擊、要域要道封控等科目,檢驗戰區部隊聯合作戰實戰能力。施毅還強調,這是對「台獨」分裂勢力的嚴重警告和有力遏制,...
手上一顆黑痣險些要了命,竟是「癌中之王」 - 天天要聞

手上一顆黑痣險些要了命,竟是「癌中之王」

痣在很多人眼裡,不過是皮膚上的一個小標記,甚至有人覺得它是「福氣」的象徵。但你知道嗎?有些痣可能是惡性黑色素瘤,它是皮膚癌中最危險的一種。「從小到大就有的黑痣,我也沒引起重視。突然長大了,左肘處還長出2厘米大小的硬腫塊,摸上去還疼。」嘉定市民王女士說,5年前,黑斑開始長大,逐漸出現破潰、滲出癥狀,並伴...
土匪王姚大榜:從烏龍山剿匪記原型到最後的水鬼 - 天天要聞

土匪王姚大榜:從烏龍山剿匪記原型到最後的水鬼

誰能想到,上世紀熱播劇《烏龍山剿匪記》中那個令人過目難忘的"田大榜",竟是以一個真實的土匪為原型?他在湘黔邊區稱霸半個世紀,最終卻葬身江底,成了一個令人唏噓的水鬼。這個人就是姚大榜,一個從農家子弟到悍匪魁首的傳奇人物。
電視劇《周生如故》精彩台詞合輯 - 天天要聞

電視劇《周生如故》精彩台詞合輯

街衢洞達,閭閻且千,九市開場,貨別隧分,人不得顧,車不得旋,闐城溢郭,旁流百廛,這就是你眼前的西州。 忍一時,能平順一世。 為弟子者,晨昏醒覲,不可怠慢。 長風至而波起兮,若麗山之孤母。 古有雲,弟子事師,敬同於父,怎能忘? 世行為鑒,守節
台獨勢力,不聽話就要用棍子教訓! - 天天要聞

台獨勢力,不聽話就要用棍子教訓!

台灣,自古就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李登輝主政台灣之前,歷任台灣領導人,從來沒有說要台獨!後來的陳水文扁、蔡英文、賴清德等都變着花樣叫囂台獨!為什麼台獨分子越來越囂張!其實就是一句話,寵愛太過,導致肆意妄為!屢屢犯錯就要家法伺候,來一頓棍
有這樣幾種台灣人,他們或許真的不怕戰爭 - 天天要聞

有這樣幾種台灣人,他們或許真的不怕戰爭

大家在新聞里肯定都瞧見了,解放軍東部戰區又開始了抵近台島的實戰演訓。 而且,與去年的「聯合利劍-2024A」、「聯合利劍-2024B」有所不同,此次實戰演練事前沒有放出一絲風聲。開啟後,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