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村明清書院 民國高小 新中國初中 六百年的學校為何如今成廢墟了

2024年11月27日11:03:08 歷史 1279

我們村明清書院 民國高小 新中國初中 六百年的學校為何如今成廢墟了 - 天天要聞

(不知你是否還記得七八十年代的學校)

我們村學校原本是村上李姓那佔地百畝的祠堂和家廟東嶽廟所在地。據李姓族譜記載,明朝開始,身份顯赫的李姓在祠堂開設「濠源書院」,穿越明清兩朝直至科舉廢除,一李姓貢生與村上的周姓、郭姓、潘姓、姜姓、韓姓、高姓等出息人共同創辦了一所高等小學。

1938年日本鬼子先用飛機轟炸我村,炸平李家祠堂,將李姓家廟裡的80和尚跪成一排,用鐮刀割去頭顱。隨後將東嶽廟挖成圍溝,銷毀侵華殺僧的罪證。且在李姓祠堂處蓋起炮樓,與我村對峙。後在新四軍的領導下,被我村民兵打的晚上不敢在炮樓里睡覺,又挖地道「烏龜洞」。

1945年日本鬼子投降。燒了「烏龜洞」,炸平炮樓。填平圍溝,在鬼子圍牆據點內辦了高小。解放初改為初中學校內有小學。一直到70年代還常開設夜校,無償為附近所有村民掃盲。也是我們公社最大最氣派教學質量最高的學校。比公社學校要好很多,包括教師配置。最少都是老初中畢業的學生。四五個教師都是正兒八經的師範生。

1980年我們村的初中被撤銷,校長、教導主任和教師全轉移到公社初中繼續原職留用。一時公社初中九成教師都是我們村初中的老教師。而在校生,我們村的學生佔到三分之二。真不知道當時為何不把公社初中撤了併到我們村上來。我考初中時,因為才11歲,身高1米3多,體重42斤,因怕考上也走不動路去念書而想棄考。公社離我們村6華里,每天要走四趟,真的感覺有些吃不消。


我們村明清書院 民國高小 新中國初中 六百年的學校為何如今成廢墟了 - 天天要聞

(80年代學校)


一晃又二十年過去。2003年我村小學蓋起了教學樓。2016年左右改為鄉中心學校的教學點,2019年撤銷教學點,全部小學生要到鄉中心校念書。但村上有四五所民辦幼兒園。

我們村明清書院 民國高小 新中國初中 六百年的學校為何如今成廢墟了 - 天天要聞

(90年代的學校)

我6歲時因家裡大人怕我出門玩耍會掉水裡被淹死,於是花7毛錢的學費將我送到學校念書,權當把老師當成了保姆。班上有的學生比我大七八歲,常把我舉過頭頂當玩具玩。念到三年級時,因多了一門《自然》書,秋夏忙假因糧食太多了,又賣不掉,不用再向學校交糧食,學費漲價了,三塊多錢。四年級書又多了地理和歷史,四塊多錢,五年級沒漲價。

1985年到鄉初中念中學時,明明錄取通知書上寫的學雜費是10元,母親將學費用針縫在褲兜去學校報名時,居然漲了5毛錢,氣的我想退學,讓我來回白跑了12里路。初二學費降到7元,但比頭年的初二高兩元多。初三學費9塊多。班上有一半以上是補習生,不用交補習費。

1988年考上縣一中。那學費就高了,高一11塊錢,高三更多,高達17塊錢。那時補習考大學的很多,補習生按分數收補習費,但最少補習費是200,就是那種建檔的。分數低的有300、400、600最高達800元。因為我們縣數一中最好,每年考上大學的數量佔全縣所有高中的99.99%。我記得在高考前,校長給我們開會,說進考場千萬不要暴露是一中的學生。因在一中是倒數第一名,可能在其他學校就是第一名。如果不給人抄襲的話,人身有危險。

確實,那時我們高中每個年級只有四個班(高三補習班不算),文科班連上插班補習生能到90人。2008年時,在哈爾濱偶遇一個母校考出來的年輕大學生,他說一中一個年級有40多個班,當時我驚得嘴張的像瓢。

我們村那600多年的學校徹底消失了。據說學費越來越高,大學生也遍地都是,難道這就是村學校消失的進步?網上還有聲音,說好多學校都和房地產商人合作,搞掉村上學校,鎮上的高中,讓學生都到縣城念書,沒房子不給念!


我們村明清書院 民國高小 新中國初中 六百年的學校為何如今成廢墟了 - 天天要聞

(如今花園般的學校)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泰山和崔康熙矛盾激化,拉拉扯扯各有算計,天價違約金成最大障礙 - 天天要聞

泰山和崔康熙矛盾激化,拉拉扯扯各有算計,天價違約金成最大障礙

近日,山東泰山俱樂部韓國籍主帥崔康熙「失聯」一事被外界鬧得沸沸揚揚,成為這個中超間歇期最熱門的一個話題。這一事件初看起來有點匪夷所思,但背後實則是山東泰山俱樂部與主教練崔康熙之間複雜矛盾的一個集中總爆發。從表面上看,「失聯」 事件源於泰山俱樂部欲與崔康熙溝通夏窗調整事宜,卻無法聯繫到他。但事情遠非這...
歷史迴響中的民族覺醒 - 天天要聞

歷史迴響中的民族覺醒

盧溝橋畔的鐘聲穿透八十八載光陰,驚醒了沉睡在歷史褶皺里的血色記憶。當哈爾濱侵華日軍第七三一部隊罪證陳列館首次公開展示胡桃澤正邦 83 分鐘口述影像,這位 731 部隊原解剖技師的自述,讓那段湮滅於檔案深處的暗夜重新浮現於陽光之下。
奧里吉悼念若塔:言語無法表達,你將永遠被銘記,兄弟 - 天天要聞

奧里吉悼念若塔:言語無法表達,你將永遠被銘記,兄弟

前利物浦球員奧里吉更新社媒悼念因車禍去世的若塔,距離他上一次更新社媒已時隔一年。前利物浦球員奧里吉在社交媒體上打破了一年的沉默,向若塔致以自己的哀思。他曬出了一張若塔在一場歐冠比賽中替換自己出場的照片,並表示:「言語無法表達,將愛與祈禱送給迪奧戈和安德烈的家人、妻子和孩子們。我們會想念你。你將永遠被...
清宮秘史:孝庄太后下嫁多爾袞爭論之謎! - 天天要聞

清宮秘史:孝庄太后下嫁多爾袞爭論之謎!

皇太極駕崩後的1644年,大清帝國迎來了一場驚心動魄的皇位爭奪。肅親王豪格與睿親王多爾袞各擁重兵,八旗中半數的支持使得二人勢均力敵。然而歷史的天平最終卻傾向了年僅六歲的福臨。其生母博爾濟吉特氏(即後來的孝庄文皇后)展現出非凡的政治手腕。
戰爭上無力,道德上無敵 - 天天要聞

戰爭上無力,道德上無敵

本文參考歷史資料結合個人觀點進行撰寫,文末已標註相關文獻來源。(龍顏大悅 耶律德光)遼太宗收到了石敬瑭的來信之後,他的心情用四個字就可以形容,那就是:開心壞了。自己的父親,遼太祖耶律阿保機打遍草原大漠無敵手,可只要南下,總是吃虧,很大一部分
鄭州一五星級酒店擺地攤日入3萬/河南昨日最高氣溫43.2℃/日本教材污衊盧溝橋事變中方先開槍 - 天天要聞

鄭州一五星級酒店擺地攤日入3萬/河南昨日最高氣溫43.2℃/日本教材污衊盧溝橋事變中方先開槍

⊙河南省直青年人才公寓第二批房源公布河南省省直保障性住房建設管理中心近日發佈河南省省直青年人才公寓第二批次配租公告。本次配租房源共有博學苑、航港南苑、經開苑、文華苑、永盛苑、廣惠苑6個院區,3543套房源。詳情(河南省省直保障性住房建設管理中心)▼⊙盧洛高速盧氏段即將通車!節省約1小時車程盧洛高速(盧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