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茶日 | 不解之緣,當土耳其茶葉遇到中國龍井

2024年05月21日15:50:51 歷史 2769

5月21日是「國際茶日」。土耳其是全世界人均茶葉消耗量最多的國家之一,眼下,正值土耳其採茶季。

國際茶日 | 不解之緣,當土耳其茶葉遇到中國龍井 - 天天要聞

國際茶日 | 不解之緣,當土耳其茶葉遇到中國龍井 - 天天要聞

里澤省位於黑海沿岸,這裡降水豐富、山脈綿延。冬天厚厚的積雪覆蓋茶樹,而到了春天,融化的雪水就會滋養土壤,使生長出的茶葉保持穩定的風味。

國際茶日 | 不解之緣,當土耳其茶葉遇到中國龍井 - 天天要聞

每年的5月中旬到11月初,都是土耳其茶的採摘季。傳統的採摘方式是用大剪刀收割,但如果要製作出高品質的紅茶,就必須手工採摘。

國際茶日 | 不解之緣,當土耳其茶葉遇到中國龍井 - 天天要聞

國際茶日 | 不解之緣,當土耳其茶葉遇到中國龍井 - 天天要聞

採集好的茶葉經過萎凋、揉捻、發酵以及切碎等工序,製成紅碎茶。土耳其人常喝的茶就是這種紅碎茶,味道一般都偏苦,當地人喜歡加糖來中和。隨着時代的變遷,土耳其年輕一代制茶專家正在為土耳其茶尋找更多可能。

國際茶日 | 不解之緣,當土耳其茶葉遇到中國龍井 - 天天要聞

出生於制茶世家的阿依圖爾是土生土長的里澤姑娘。2017年代表土耳其赴中國參加世界制茶比賽,那是她第一次品嘗到中國茶,從此與中國茶結下了不解之緣。阿依圖爾把從中國學到的制茶經驗帶回了土耳其,大力推廣手工採摘提升茶葉品質。同時,用從中國學到的制茶技術,將土耳其茶葉製作出綠茶、白茶、烏龍茶等多種風味。

國際茶日 | 不解之緣,當土耳其茶葉遇到中國龍井 - 天天要聞

由於氣候和土壤都存在差異,阿依圖爾製作的龍井,外觀、香氣和口感都和中國龍井不大一樣。阿依圖爾說,她們的目標並不是想要製作一模一樣的茶,而是借鑒中國制茶方法,結合土耳其茶自身特點,探索更多風味。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太驚艷了!沉海500年,928件神秘文物重見天日→ - 天天要聞

太驚艷了!沉海500年,928件神秘文物重見天日→

6月13日,國家文物局在海南瓊海召開「考古中國」重大項目重要進展工作會,通報南海西北陸坡一號、二號沉船水下考古最新成果,經過為期一年的水下考古調查,兩艘沉船的分佈範圍已經探明,並提取出水陶器、瓷器、....
黃埔物語③ | 學員創建紅軍無線電隊 - 天天要聞

黃埔物語③ | 學員創建紅軍無線電隊

黃埔軍校是第一次國共合作的結晶。當時,黃埔軍校在較短時間內創辦了起來,迅速發展成為體制健全、組織嚴密、規模龐大的綜合性軍事院校。據了解,黃埔軍校最多時有40多個附屬機構。軍校有着怎樣的組織架構?分別發揮什麼職能?
劉備表明自已是中山靖王之後,會有人質疑他嗎? - 天天要聞

劉備表明自已是中山靖王之後,會有人質疑他嗎?

其實造假的成分不高,雖然這樣可以提高劉備的身份地位,可能代表什麼呢,畢竟當時的漢王朝已經日落西山了。那劉備表明自已是中山靖王之後,會有人質疑他嗎?我覺得不會,下面我講幾點,大家探討一下。第一點,中山靖王是誰,在歷史上有什麼貢獻。
清中期的清軍——從乾隆朝對外戰爭看清軍精銳戰鬥力 - 天天要聞

清中期的清軍——從乾隆朝對外戰爭看清軍精銳戰鬥力

首先,要明確一點,本文分析的是外戰,而非內戰(鎮壓農民軍起義、鎮壓土司叛亂等)。因為只有對外戰爭,才能看出清軍與當時東亞範圍的一流外軍之間的戰鬥力對比。我們拿乾隆朝最難打、最硬核的兩場關鍵對外戰爭看清軍的真實戰鬥力。
歷史上有哪些張姓建立的王朝 - 天天要聞

歷史上有哪些張姓建立的王朝

#歷史上有哪些張姓建立的王朝?#​這是頭條君發給我的一個問題,可能是因為我今天發了一篇「張姓的由來」文章的緣故吧。那我就再就這個題目寫一篇文章。張姓,曾經是我國的第一大姓氏,2023年全國人口普查結果是我國人口的第三大姓,僅次於李姓與王姓。
張姓的由來 - 天天要聞

張姓的由來

姓張的朋友和家人有姓張的朋友,對張姓的由來可能會有興趣。據說,古代張姓有三個來源:相傳少吳有個兒子叫揮,他通過觀察弧矢星得到啟發,從而發明了弓,因此被封為弓王,專管製造弓箭,並被賜姓為張。另一支源於春秋時期。晉國大夫解侯,字張,他的子孫們以
魏晉南北朝真的很黑暗么? - 天天要聞

魏晉南北朝真的很黑暗么?

魏晉南北朝是中國歷史上的一個重要時期,橫跨了東漢末年到隋朝建立前夕。實際上,魏晉南北朝時期既有黑暗的一面,也有輝煌和進步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