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少奇同志紀念館舉辦2024年國際博物館日暨社科普及主題周系列活動

2024年05月18日09:10:57 歷史 4980

5月17日,劉少奇同志紀念館圍繞國際博物館日主題——「博物館致力於教育和研究」,結合湖南省社會科學普及主題活動周,開啟主題文化宣傳活動。

劉少奇同志紀念館舉辦2024年國際博物館日暨社科普及主題周系列活動 - 天天要聞

上午9點15分,原創研學思政課《「此致·近你」——「愛」的家書》(父母篇)在劉少奇同志紀念館多功能廳首次開講。炭子沖小學的近百名學生成為了這一課程的首批宣講對象。該課程甄選夏明翰寫給母親陳雲鳳的信、劉少奇寫給14歲的女兒劉平平的信、任弼時寫給父親任裕道的信等3封家書,通過讀信、演繹、講述家書背後的故事、寫家書等多種形式,引導學生們感悟先輩們的家國情懷,讓孩子們感受愛,表達愛,汲取不斷前進的紅色精神力量,鑄就紅色靈魂。

劉少奇同志紀念館舉辦2024年國際博物館日暨社科普及主題周系列活動 - 天天要聞

上午10點,原創展覽《十二個春秋——館藏劉少奇文物文獻展》在劉少奇同志紀念館特展廳開展。此展覽遴選1945年中共七大到1956年中共八大期間劉少奇同志相關文物藏品,以展現劉少奇同志為新中國的建立和探索新中國建設道路所做出的傑出貢獻。為進一步利用好革命文物,發揮好革命紀念館在革命傳統教育、愛國主義教育、思想道德教育等方面的功能,展覽展出文物藏品90餘件,輔以珍貴的文獻資料、歷史照片,並採用場景復原及數字化多媒體等展示手段,多角度展現劉少奇為新中國的建立和建設所做出的重大貢獻。

劉少奇同志紀念館舉辦2024年國際博物館日暨社科普及主題周系列活動 - 天天要聞

為了增強廣大觀眾對專題展的體驗感和獲得感,劉少奇同志紀念館將在省社科普及主題活動周期間持續開展「修養大課堂」之「方寸乾坤 篆印春秋」觀眾互動文化活動。以本次展覽內容為依託,選取1945年中共七大到1956年中共八大期間四件代表性館藏文物製作成印章,通過收集文物印章、體驗篆刻印章等形式,讓廣大遊客在互動中發掘文物背後的故事、了解劉少奇同志在此期間為國家所做出的重要貢獻的同時,感受篆刻藝術等傳統文化的魅力。

瀟湘晨報記者王麗姣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周恩來在東北的求學歲月(姜義軍) - 天天要聞

周恩來在東北的求學歲月(姜義軍)

鐵嶺的周恩來少年讀書舊址紀念館從1910年春到1913年春,少年周恩來曾在東北求學3年,這也是他人生的一個重要轉折點。1946年9月,已經成為黨的重要領袖人物的周恩來在同美國記者李勃曼談個人的求學和成長經歷時說:「12歲的那年,我離家去東北
傾聽尼山2025|李敬澤:我們是在世界中 - 天天要聞

傾聽尼山2025|李敬澤:我們是在世界中

傾聽尼山2025 編者按:2025年7月9日至10日,第十一屆尼山世界文明論壇將在山東曲阜舉辦。從2010年9月創立至今,尼山論壇彙集全球專家學者,匯聚世界文明智慧,共同為解決人類社會普遍存在的問題、為人類文明的未來發展貢獻智慧,正日益成為世界了解中國的重要窗口、文明交流互鑒的重要平台、凝聚人類文明共識的重要紐帶。當...
「感謝黨接納了我」,92歲高齡游本昌宣誓入黨 - 天天要聞

「感謝黨接納了我」,92歲高齡游本昌宣誓入黨

「感謝黨接納了我。終於有這樣一天,我成為了預備黨員。太光榮,太不容易了。感謝黨,接納了我。」七一前夕,在鮮紅的黨旗下,92歲的中國國家話劇院一級演員游本昌宣誓加入中國共產黨。宣誓完畢,他用微微顫抖的手,珍重地撫摸着胸前閃亮的黨員徽章,他說,「現在,我是黨的一名『老學生』了。」為這一天,等了太久出生於1...
王進喜鍾南山張桂梅......上海藝術家15天「煉」成百枚勞模肖像 - 天天要聞

王進喜鍾南山張桂梅......上海藝術家15天「煉」成百枚勞模肖像

昨天,「印見榮光——慶祝中華全國總工會成立100周年全國職工篆刻作品展」在北京中華世紀壇開幕。展覽上,王進喜、鍾南山、張桂梅等百位全國勞模的肖像印章引人注目,它們不僅承載着歷史記憶,更展現了勞動者的精神風貌。這些肖像的背後,是上海畫家劉雙和他的團隊在短短半個月內攻克難關、完成創作的故事。傳統版畫邂逅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