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人都「賣身葬父」,為什麼不自己挖坑埋了?背後其實大有原因

2024年05月18日06:25:08 歷史 1703

古代人都「賣身葬父」,為什麼不自己挖坑埋了?背後其實大有原因 - 天天要聞

文丨微生曉芸

編輯丨微生曉芸

前言

估計大家在電視劇里都看到過一個很奇怪的場景,那就是「賣身葬父」。

有些人都是因為要錢處理家人的後事,所以就簽訂了「賣身契」,成為了丫鬟僕人。

但是這也讓人覺得奇怪,只是挖個坑而已,為什麼不自己動手挖一挖?實際上背後大有原因。

古代人都「賣身葬父」,為什麼不自己挖坑埋了?背後其實大有原因 - 天天要聞

為何「賣身葬父」?

在古代電視劇里,我們常常會看到些讓人心疼的畫面,一個女子在街頭穿麻衣戴孝帽,跪在地上。

她身邊躺着用草席裹着的屍體,面前擺着塊寫着「賣身葬父」的木牌。

這些女子多半家裡窮困,失去了頂樑柱後,又負擔不起喪葬費,為了親人能入土為安,她們只好放下自尊,上街求錢。

古代人都「賣身葬父」,為什麼不自己挖坑埋了?背後其實大有原因 - 天天要聞

有人願意出錢買她們,就被帶走,當買家丫鬟或僕人,或被賣到遠方干苦力。

其實之所以是賣身葬父,是因為這時的她們大多無依無靠,去當僕人也算是找到了一條出路。

畢竟那時貧富差距大,很多貧民可能連飯都吃不上,去大戶人家當僕人,好歹有口飯吃。

古代人都「賣身葬父」,為什麼不自己挖坑埋了?背後其實大有原因 - 天天要聞

而除了這個原因,也有人很奇怪,為什麼她們自己不挖坑埋了,然後自己一個人去找點事情做呢?

就算不賣身葬父應該也有些地方會招收僕人吧?而且這樣也不需要簽賣身契,每個月還有月錢拿。

這其中又有幾個原因,一個是賣身葬父的這一類人價格低,往往一點錢就可以買她一輩子。

古代人都「賣身葬父」,為什麼不自己挖坑埋了?背後其實大有原因 - 天天要聞

其次是女子的力氣比較小,自己挖坑估計臭了都還沒埋上,而且古代人很相信來世。

他們覺得死後那個世界也很重要,所以好好安葬去世的人,也可以給去世人的後代帶來好運。

如果只是被草草找個地方埋了,後代可能會受到影響,去世的人來世可能也沒什麼好日子,所以即使是窮人也希望離世可以好好辦一下。

古代人都「賣身葬父」,為什麼不自己挖坑埋了?背後其實大有原因 - 天天要聞

不過大家在電視中也看到過男性賣身葬父,像這種人一般自己也有體力,但是古代講究孝道。

那個時候社會階級明顯,很多男性都只能幫地主家的人幹活,拿的工錢也很低,因此這種家庭也拿不出什麼錢舉辦葬禮。

這時最快的方法就是希望能被有錢人招回家當家僕,因為當時許多家庭可能只夠一家人吃飯,更別說有閑錢攢下來了。

古代人都「賣身葬父」,為什麼不自己挖坑埋了?背後其實大有原因 - 天天要聞

雖然一輩子要給人家當僕人,但是至少能在心中覺得安定,畢竟百事孝為先。

並且分析男性和女性,一般女性似乎更容易淪落成賣身葬父的狀況,原因就是女性本身就偏弱。

男子尚且可以掙扎一下,去想辦法籌錢,而古代女子無才是德,幾乎沒有什麼傍身的本領,並且也不被允許拋頭露面。

古代人都「賣身葬父」,為什麼不自己挖坑埋了?背後其實大有原因 - 天天要聞

在這種情況下,她們基本上都很難有活路,這也是她們最後的一個辦法。

不過隨着時代發展,女性也越來越有自己的選擇權了,這在另一個方面看,也值得感嘆。

而談及喪葬方式,其實也有很多規定,尤其是古代,流程可能更加繁瑣。

古代人都「賣身葬父」,為什麼不自己挖坑埋了?背後其實大有原因 - 天天要聞

喪葬不能草草了事

古代不管窮富對待葬事都是很重視的,有的要請道士或僧侶來給誦經超度,希望他們能順利進入另一個世界。

還要根據這個人的身份,選個合適的墓地和棺材,等到下葬前,親人們還要進行「守靈」,陪在逝者身邊。

之後是「出殯」,讓去世的人入土為安,出殯時,最前面的人一般是舉像的,後面的人默默跟着靈車,繞着去世的人生前生活過的地方一圈。

古代人都「賣身葬父」,為什麼不自己挖坑埋了?背後其實大有原因 - 天天要聞

並且古代還有好多與喪葬有關的民間傳說,也就是頭七,人們覺得離去的人會在下葬後的某個時間回來,這時人們不能哭泣,怕對方走的不安心。

之後就是每年或者祭拜的節日,供點食物表示懷念,順便祈求庇佑,給子孫後代帶來好運。

不過這些規矩也不能一概而論,畢竟中國地大物博,又許多的地區,很多地方的喪葬儀式因為地域、民族和時代不同,所以不一樣。

古代人都「賣身葬父」,為什麼不自己挖坑埋了?背後其實大有原因 - 天天要聞

比如,古代中原地區的人通常土葬,儀式也比較繁瑣複雜,南方則因為地理環境特殊,所以人們更喜歡水葬或船葬,把逝者遺體放在船里,隨波逐流,寓意生命輪迴。

不同民族喪葬習俗也大不相同,漢族講究祭祀和紀念,逝者去世後要進行一系列祭祀活動,如燒紙錢、上香、敬酒,表達懷念和尊重。

少數民族如藏族有「天葬」,彝族有「火葬」,他們都有各自的理解。

古代人都「賣身葬父」,為什麼不自己挖坑埋了?背後其實大有原因 - 天天要聞

其實現在我們都不太提倡土葬了,背後的原因其實挺多的,應該是現在土葬太佔地了。

城市的房價越來越貴,開發的地方也越來越大,人越來越多,土地都變得特別寶貴,而土葬要佔用不少地。

因此相較之下,更多人開始選擇了火葬,一個是節省土地,其次也比較環保。

古代人都「賣身葬父」,為什麼不自己挖坑埋了?背後其實大有原因 - 天天要聞

因為土葬時,屍體在土裡分解會產生有害物質,可能污染土壤和水源,而火葬雖然也有廢氣排放,但通過科學處理,這些影響可以降到最低。

再有,隨着大家思想觀念的變化,越來越多人接受並認可其他喪葬方式。

他們覺得火葬反而能更好地表達對逝者的尊重和懷念,並且隨着社會進步和環保意識的增強,一些新的喪葬理念也越來越受歡迎,比如生態葬和海葬。

古代人都「賣身葬父」,為什麼不自己挖坑埋了?背後其實大有原因 - 天天要聞

很多人可能還沒聽過生態葬,其實這種方式特別環保,比如樹葬,指的是將離去的人埋在樹木根部,這樣一段時間後會腐爛化成養料。

也可以理解為和樹木一同生長,也算是一種寄託,另外就是一直以來都有的海葬,這種也是一種常見的生態葬方式。

海葬是將逝者骨灰撒入大海,這個其實在一些電視劇很多人都看到過了。

古代人都「賣身葬父」,為什麼不自己挖坑埋了?背後其實大有原因 - 天天要聞

而外國其實還發明了一些比較奇怪的方法,比如冰葬,指的是將人冷凍後粉碎。

不過這些方式都比較奇怪,有些人可能都沒法理解,目前來看還是火葬用的比較多。

人離去後確實要考慮一些安置的地方,畢竟這對於活着的人也是一種紀念的方式。

古代人都「賣身葬父」,為什麼不自己挖坑埋了?背後其實大有原因 - 天天要聞

結語

看到這裡估計也有許多人可以理解為什麼古代會有這種方式。

其實時代不同,很多時候人的選擇就不同,尤其是古代受限制的地方多,很多人除了賣身葬父別無他法。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1934-2025,一首《畢業歌》的時空對話! - 天天要聞

1934-2025,一首《畢業歌》的時空對話!

2025年7月,南京夫子廟景區。昂揚的小號聲引得路人紛紛駐足,大學生們手拉手,由四面八方匯聚到「天下文樞」牌坊下,唱響《畢業歌》。這是一首來自91年前的青春吶喊。《畢業歌》,創作於1934年,是電影《桃李劫》的主題曲,詞作者田漢、曲作者聶耳。(1934年 《畢業歌》黑膠唱片在上海百代唱片公司灌制)「同學們,大家起來...
傅國涌凌晨突發心臟病去世,年僅59歲 - 天天要聞

傅國涌凌晨突發心臟病去世,年僅59歲

據澎湃新聞消息,知名教育學者、歷史學者、作家傅國涌先生,於2025年7月7日凌晨因突發心臟病去世,年僅59歲。傅國涌1967年生於浙江樂清,主要關注中國近代史,特別是百年言論史和知識分子問題等。傅國涌已出版的主要著作有《金庸傳》《百年尋夢》《葉公超傳》《追尋失去的傳統》《發現廿八都》等。來源:傅國涌微博賬號本文...
李在明收到中方邀請,要不要出席九三閱兵?韓國還在看美國臉色? - 天天要聞

李在明收到中方邀請,要不要出席九三閱兵?韓國還在看美國臉色?

7月2日,韓聯社記者提問,據報道,中國政府近期通過外交渠道向韓國政府詢問李在明總統能否出席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紀念活動。對此,中方是否能夠確認相關信息?外交部發言人表示,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中方將隆重
桓玄篡位最大失算:逼死反覆無常的劉牢之,卻漏掉了影帝劉裕 - 天天要聞

桓玄篡位最大失算:逼死反覆無常的劉牢之,卻漏掉了影帝劉裕

公元402年,桓玄率軍逼近建康,成功清除司馬元顯、司馬尚之及其一眾黨羽後,自任都督中外軍事、丞相、錄尚書事、領揚、荊、江、徐四州刺史,掌控了東晉的最高權力。為了掃清隱患,他決定過河拆橋,除掉反覆無常的北府軍統帥劉牢之。於是任命劉牢之為會稽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