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王為何在意樊於期的人頭?看他做的事情,你就能明白嬴政的恨意

2023年11月30日16:13:06 歷史 1429

戰國,是一個被戰爭所填充的時代。

諸侯並起,各自為政,相互攻伐,也是對其最為準確的描述,到了戰國末期,奮六世之餘烈的秦國,已具橫掃山東六國之勢。

等待六國的命運,在此時已經註定,滅亡,只是時間問題。

在強秦的不斷蠶食下,山東六國各自轉動腦筋,有的派間諜,想要疲秦,如韓國;有的堅守偏居一隅,以求自保,如齊國;有的選擇禍水東引,苟延殘喘,如楚國

秦王為何在意樊於期的人頭?看他做的事情,你就能明白嬴政的恨意 - 天天要聞

當然,還有採取更激烈手段的,如燕國

燕國本身距離秦國較遠,是他「遠交」的盟友,可是在秦國滅掉趙國之後,燕國坐不住了,確切地說是從秦國逃回燕國的太子丹坐不住了,他要干一票大,刺殺嬴政

他認為只要嬴政死了,那麼燕國的江山社稷就能得以保存,只不過,這只是治標不治本的方法。

說到燕國的刺殺,就不能不說荊軻刺秦王這件事,而荊軻能面見秦王進行行刺,少不了一個人的人頭,這個人就是樊於期

樊於期原本只是秦國叛逃的一位將軍,在戰亂的年代,一個並不是太出名的將軍,本掀不起多大的風浪,尤其是在名將輩出的秦國,樊於期的存在感根本不高。

秦王為何在意樊於期的人頭?看他做的事情,你就能明白嬴政的恨意 - 天天要聞

那麼秦王嬴政為何那麼在意樊於期的人頭?

其實只要我們去了解樊於期所做的事情,就能明白嬴政對他的恨意有多強,也能明白為何荊軻去刺秦為何一定得帶着樊於期的人頭。

攻秦之仇

歷史上成功的大商人不計其數,但是如果要從中挑選出一個最有本事的人,那一定非呂不韋莫屬,畢竟他敢傾盡全部家財去謀國,雖說可以達到一本數百萬的利,可也有掉腦袋的風險。

呂不韋不管不顧去這樣做了,而最終他也成功了,他資助被秦王派去趙國當人質的嬴異人,甚至還把自己最心愛的趙姬都拱手相送,使其成為了大秦的繼承人。

秦王為何在意樊於期的人頭?看他做的事情,你就能明白嬴政的恨意 - 天天要聞

嬴政就是趙姬所生,由於她本身就是呂不韋的侍女,一度使得嬴政的身世說不清道不明,這點非常重要,而樊於期也與這件事有所關聯,我們先暫按不表。

嬴異人回國之後沒多久,便繼承了大秦王位,而呂不韋也因此一躍成為了秦國的相國

嬴異人是個短命鬼,沒過幾年就撒手人寰,年僅十餘歲的嬴政成為了大秦之主,趙姬也成為了趙太后,呂不韋更是成為了大秦權臣,代嬴政監國。

公元240年,呂不韋在秦國已經站穩了腳跟,放眼望去,天下盡在囊中,意氣風發的他,覺得要做些什麼,而戰功則是他日益渴望得到的東西,畢竟秦國自商鞅變法之後,就以戰功來說話。

想到之前,山東五國聯合攻秦,將秦國逼回函谷關的恥辱,呂不韋覺得是時候要大展雄風,報攻秦之仇了。

秦王為何在意樊於期的人頭?看他做的事情,你就能明白嬴政的恨意 - 天天要聞

於是他派遣蒙驁張唐率兵五萬伐趙,為了保險起見,他還以秦王的名義責令長安君成蟜與樊於期率兵五萬作為後援。

成蟜是嬴政的弟弟,此時他僅僅只有十七歲,根本不通軍務,樊於期自然是這路大軍的實際管事之人。

誘導叛國

蒙驁大軍兵出函谷關,趙國為之大驚,立即派遣龐煖與扈輒率兵十萬抗秦。

雙方交戰於堯山,結果秦軍大敗,這倒不是說秦軍的戰鬥力不行,而不是當時的趙國在軍事上實在不弱,而龐煖雖然名氣不響亮,但也是一位可圈可點的將軍。

對於這次戰敗,蒙驁不甘心,他立即派張唐去調遣長安君手中的五萬秦軍,長安君不知如何是好,便去詢問樊於期。

秦王為何在意樊於期的人頭?看他做的事情,你就能明白嬴政的恨意 - 天天要聞

樊於期本身就對呂不韋有所成見,憎恨他納妾盜國的行徑,便趁機慫恿長安君叛國,他說:

今王非先王骨肉,惟君乃嫡子。

看着蠢蠢欲動的長安君,樊於期又說:

今蒙驁困於趙,急未能歸,而君手握重兵,若傳檄以宣淫人之罪,明宮闈之詐,臣民誰不奉嫡嗣者?

長安君本就年少,聽聞樊於期這般說,彷佛看到了自己當秦王的威風模樣,於是便聽從樊於期的建議,叛國。

樊於期將張唐打發走之後,便立即草擬一篇檄文,然後將其四處傳播,檄文的內容主旨只有一個:

懷妊奸生。

即,秦王嬴政非先王親生子,而是呂不韋的私生子。

秦王為何在意樊於期的人頭?看他做的事情,你就能明白嬴政的恨意 - 天天要聞

當時的老秦人很多都聽到過呂不韋進妾的傳聞,不過只敢私下議論,如今看到檄文,便信以為真。

一時間,秦國人口耳相傳,甚至都覺得秦王嬴政就是呂不韋的兒子。

流言四起

在趙國長大受盡欺負的嬴政,十分在意自己的出身問題,這是他的逆鱗,動輒必死,就在謠言四起之時,張唐已察覺長安君成蟜已反,便帶着檄文立即星夜奔回咸陽報信。

嬴政見到檄文之後大怒,立即召見呂不韋詢問計策,呂不韋的內心其實也慌,如果老秦人都認為嬴政是自己的兒子,那麼大秦將無他們的立身之地。

秦王為何在意樊於期的人頭?看他做的事情,你就能明白嬴政的恨意 - 天天要聞

兩人合計之下,便派王翦率兵十萬征討長安君成蟜,成蟜和樊於期兩人自然不是王翦的對手,最終兵敗,成蟜自殺,樊於期慌忙逃亡。

在深究之下,嬴政得知,這一系列的事件都是樊於期的主意,尤其是讓整個秦國都認為自己是呂不韋的私生子,這事讓他在天下顏面盡失。

樊於期逃走了,他的家人逃不走,盛怒的嬴政將樊家滅族,然後又通告天下,以千金來買樊於期的人頭。

樊於期自知回不了秦國,便逃去了距離秦國較遠的燕國,投靠了與秦王嬴政有深仇大恨的燕太子丹

在荊軻為刺秦做準備時,他找到了樊於期,然後將計劃告知,而他們都明白接近秦王嬴政必須要有足夠的誘惑,而樊於期的人頭就是秦王嬴政不能拒絕的誘惑。

秦王為何在意樊於期的人頭?看他做的事情,你就能明白嬴政的恨意 - 天天要聞

樊於期聽後,覺得此事或許可成,便自刎身亡,而荊軻則抱着他的頭顱,踏上了一去不復返的刺秦之路。

從整個事件中,我們不難看出,對於嬴政而言,樊於期不僅只是個叛逃的將軍,更是觸碰了他的逆鱗的亂臣,尤其是對自己的身世大肆傳播,這是他無論如何也不能忍的。

至於說,嬴政是不是呂不韋的私生子,早已是歷史上的一件謎案,只是對於歷史進程而言,是與不是都已意義不大。

參考文獻:《戰國策》、《史記》、《戰國史》等。

(圖網,侵刪)

歷史分類資訊推薦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法學院黨委副書記易育因病去世!年僅45歲 - 天天要聞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法學院黨委副書記易育因病去世!年僅45歲

5月5日,南都記者從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法學院獲悉,該校法學院黨委副書記易育同志因病醫治無效,於5月3日在武昌逝世,終年45歲。易育自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碩士畢業後留校工作,曾任組織科科長、法學院黨委副書記等職,被評為該校2015年至2016年度「優秀黨務工作者」。易育。5月4日,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法學院發佈訃聞,中國共產黨...
台兒庄敢死隊隊長緣何淪為階下囚坐牢27年? - 天天要聞

台兒庄敢死隊隊長緣何淪為階下囚坐牢27年?

2007年6月6日下午,咸陽市涇陽縣洛村來了幾個人,他們是代表台灣國民黨名譽主席連戰前來的,目的是探望一位97歲的老人,並贈送連戰「民族之光」的親筆題詞。然而不幸的是,在這幾個人來之前的幾個小時,老人卻已經離世了。
從四合院的結構說說魯迅兄弟反目的原因 - 天天要聞

從四合院的結構說說魯迅兄弟反目的原因

從八道灣四合院的結構說說魯迅兄弟交惡的原因。魯迅兄弟交惡,是從三兄弟合資買入北京八道灣衚衕的三進四合院,三家人加上老母親生活在一起開始的。當初買房的錢3500大洋,是大哥魯迅出了大頭,家裡的開支也是以魯迅的薪資為主。
以前人們非常重視貞操觀。現在為啥不那麼重視了? - 天天要聞

以前人們非常重視貞操觀。現在為啥不那麼重視了?

人都有三觀: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其實在以前還有一個貞操觀。明清時期,人們是非常看重貞操觀的。貞操本來是指堅貞不移的節操。後來就演變成了專指女子不失節。有句話說:餓死事小,失節事大。這說明貞操對於女子是非常重要的,比生命還重要。那麼,從古
蘇聯當年為啥非要侵略阿富汗?十年血戰咋就把自己玩崩了? - 天天要聞

蘇聯當年為啥非要侵略阿富汗?十年血戰咋就把自己玩崩了?

大家好,今天嘮個硬核歷史!咱今天要聊的這個事兒啊,絕對比電視劇還魔幻——當年號稱世界第一「戰鬥民族」的蘇聯,明知道阿富汗是「帝國墳場」(英國、沙俄都栽過跟頭),卻非得頭鐵往裡沖,結果把自己整解體了!這事兒聽着離譜吧?具體怎麼回事,今天我就給